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5/5/14 10:06:00 来源:中国畜牧网 阅读数:
日前,国务院颁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要求,严防畜禽养殖污染,且明确了具体措施和路线图。防治畜禽养殖污染已经提升到国家层面,这一条例的实施必然给畜禽养殖带来深远的影响。笔者认为,未来的畜禽养殖应该认识到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养殖区域越来越受限制。“水十条”明确“科学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实质上,现在的畜禽养殖除“禁养区”外,还有“限养区”等功能分区,对畜禽养殖都给予了一定的限制。而当前的实际情况却是,很多规模化养殖场出于排污、成本等方面的考虑,都建立在干流、支流等排水条件相对较好的“禁养区”。
第二,养殖管理要求越来越严。畜禽养殖的功能分区明确之后,无论是规模化养殖还是散养,都要对畜禽粪便污水等进行处理利用。不具备污染防治条件的养殖主体势必会得到更加严格的监管,甚至影响自身的生产。
第三,养殖成本越来越高。“水十条”后的畜禽养殖成本,已经不仅仅是生产环节的成本了,随着排污和粪便资源化利用等配套设施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总成本也会相应增加。
第四,畜禽产品的价格形成越来越复杂。传统的畜禽产品价格形成主要由生产和流通成本构成。而今后,生产成本还将包括排污和资源化利用等方面,流通方面也会因受到电商物流等新型流通方式的融入而影响定价机制。同时,笔者认为,生态补偿政策、投资补贴等力度应该会进一步加大,这些宏观政策对畜禽产品的价格也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落实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战略决策,畜禽养殖生产者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首先,积极把握和严格执行国家政策。畜禽养殖主管部门要根据政策要求,加强督促,依法解决政策落实执行当中的具体问题。要做好生态补偿政策和其他补偿政策的落实工作,将损失降到最低;畜禽养殖主体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从保护和维护生态环境的高度出发,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落实“水十条”要求。
其次,主动适用畜禽养殖和产品生产新常态。畜禽养殖既要注重量的生产,更要保证质的提升;既要注重产品的生产环节,又要保证生态环境的保护;既要注重产品本身的提质增效,更要着力于资源的循环利用。
第三,加快畜禽养殖转型升级。要实现养殖区域转移,通过产业发展规划调整,解决区域功能定位问题。要推进畜禽养殖的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加快规模化养殖的配套设施建设,提高畜禽养殖和污染防治的科技能力及水平,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第四,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畜禽产品生产成本;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多元化发展,确保畜禽产品供应;通过政策干预,加大补贴力度,使消费者利益不受太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