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5/7/13 13:29:00 来源:人民日报 阅读数:
45岁的胡永平是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县舍必崖乡水口村奶农。胡永平从2001年开始饲养奶牛,随着奶牛数量不断增多,2008年以后,胡永平联合村里另外7户奶农,建起了奶业专业合作社。如今,合作社集中管理饲养了500头奶牛,每天为乳企提供4.4吨鲜奶。
但今年以来,随着鲜奶收购价格走低,奶农收入也逐步缩减。用胡永平的话说,“合作社的日子是真心不好过”。他告诉记者,2013年和2014年,鲜奶最高价格卖到每公斤4.2元,但今年每公斤鲜奶的收购价格只有3.5元左右。“2015年的饲草料、兽药价格基本和前两年持平,但收购价低了,合作社一天的收入就减少了3000元,利润基本被压缩殆尽。”
从个体散养到如今的合作社经营,集约化养殖为胡永平节省了饲养成本,但收购价上不去,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断凸显。“企业对于鲜奶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牛吃得好才能产好奶,饲养成本也不断增加。但*的问题是,现在合作社每天的鲜奶产量稳定维持在4.5吨以上,和企业签订的收购订单是每天4.4吨,这就意味着每天有100多公斤鲜奶被白白倒掉。”他说。
看着白花花的牛奶被倒掉,这位“资深奶农”由衷感到心痛,但却束手无策。“企业只收当天的鲜奶,牛奶又无法储存,所以只能倒掉。这还不算被拒收的牛奶。”胡永平算了一笔账,“如果鲜奶质量达不到企业的检测标准,当天的牛奶会被全部拒收。这样的拒收,平均每个月都有两三次,被拒收的牛奶也只能倒掉。加上过剩的产量,合作社每个月大约要白白倒掉10吨牛奶,这就是3.5万元。本来现在养奶牛就不怎么挣钱,这样一来,奶农的日子更不好过了。”
如何保证奶农利益不再进一步被损害?胡永平说,国家应该适当出台补贴政策,同时推广落实奶价保险,从而保护奶农的生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