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6/6/20 9:58:00 来源:新疆兴农网 阅读数:
福海县是全疆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浩浩荡荡的牲畜大转场,是当地最壮观最震撼人心的图景。
“想不到,这么原始、壮观的转场场面,居然在福海还能看得到。”6月4日,当福海县数十万头只牲畜穿过该县狭长的萨尔布拉克区域,进入广阔的夏牧场时,一位来自内地的摄影家感叹道。在他眼里,福海县早已变为一座现代化的边陲小城,什么都应该是现代化的。
千百年来,福海的哈萨克族牧民赶着牛羊不停地搬家,站在萨尔布拉克的山坡上看成群的牛羊,在骑马的牧民鞭子下缓缓移动,难道畜牧业生产还在原地踏步吗?带着疑问,记者来到福海县畜牧兽医局采访。
“和传统畜牧业相比,福海县的畜牧业生产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还是按照以前纯粹的游牧方式,草场早被破坏得不像样了,而且农牧民也赚不到钱。”福海县畜牧兽医局局长塔斯肯说。他向记者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全县大力推广的牲畜四季均衡出栏,也就是农牧民所说的“错时出栏”。
塔斯肯说,福海县有80万余头只牲畜,可利用草场只有2100余万亩,而且分为春秋牧场、夏牧场和冬牧场,如果让所有的牲畜在这三个牧场来回吃草,草远远不够。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必须施行轮牧、休牧和禁牧政策,让一部分牲畜在农区圈养。
自治区的定居兴牧工程,为福海县现代农牧业发展插上了翅膀,当地畜牧部门早先尝试的冬羔养殖技术开始大面积推广。因为农区养殖户家家户户有暖圈,进入12月份便可接羔育幼,冬羔长到6月份出栏,可以获得纯利润500元左右。
在福海县阔克阿尕什乡齐巴尔窝依村,圈养了上百只冬羔的定居牧民努尔兰说,冬羔不宜饲养时间太长,6月份能长到15公斤,再往大长就要投入更多草料了,放到草场上会导致草不够吃。再说,6月份卖羊价格要比入冬前牲畜大规模出栏价格高一些,早早拿到现钱后还可以购买春羔继续育肥,一年分批出栏,始终都有周转资金。
今年,福海县80余万头只牲畜中,有30余万头只在农区圈养,草料是农牧民自家种的苜蓿或农作物秸秆。在养羊方面,冬羔已经达到了15万只,春羔15万余只,早春羔4万余只。
“早春羔是2月中旬和下旬接羔,春羔是3月份之后接羔。接羔时间错开了,出栏销售的时间也就错开了。”塔斯肯说。
努尔兰等不少农牧民发现,“错时出栏”比较节省人力,不像以前那样赶着牲畜不停地搬家,全家人都得上阵,而是结合家庭劳动力能力饲养牲畜。另外,冬季气温低,病菌不容易滋生,接羔育幼成活率高。
现在,福海县在“错时出栏”上已经摸索了一套科学的方法,可以通过人工授精技术,让牲畜在不同的时间段配种生产。当前转入夏牧场的牛羊,在夏牧场经过人工授精,等冬季转入冬牧场时便能怀着羊羔下山,农牧民又可以迎来新一批冬羔。
■短评
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
按照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经济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努力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摒弃粗放式经营,转变过去那种只重速度、只顾眼前利益、浪费资源的生产方式,福海县努力推动现代畜牧业建设的各种举措,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畜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渠道,也是农民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当前,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的质量和技术进步,这些都要求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福海县为了让畜牧业由传统的散养向规模化养殖转变,施行的“错时出栏”发展方式,为逐水草而居的牧民,探索出了一条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新路子。而该县定居兴牧工程则让牧民变四季游牧为暖季适度放牧,冷季舍饲圈养,它的好处在于:草场放牧程度降低了,生态环境得到保护,牧民也逐步走上了现代化养殖之路。
这些年,我区在加快推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路上,不断进行着各种努力,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畜牧业生产方式落后、生产水平不高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离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福海县的经验告诉我们,着力推进我区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我们客观上需要观念、资金、技术、组织、人才等方面的强有力支撑。主观上,各级政府应切实加强领导,努力为发展畜牧业规模化养殖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应加强宣传教育和采用典型示范等形式,引导广大农牧民群众切实转变传统畜牧业发展观念,调动和提高农牧民发展畜牧业规模化养殖的积极性。只要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稳定提升综合生产能力,走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就能有效推动我区现代畜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