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6/8/5 10:01:00 来源:青海日报 阅读数:
随着灾后重建全面完工,玉树州委、州政府意识到畜牧业作为全州的主导产业、命脉产业,应该是一个常抓不懈的产业。那么如何才能重振昔日畜牧业的雄风,玉树州提出了三年打基础、五年上台阶、七年大变样战略布局。
今年恰逢打基础的最后一年,玉树州畜牧业这三年来究竟是如何打基础,打好的基础是否牢固,玉树州农牧科技局局长才仁扎西这样说道,我们用三年时间给玉树州畜牧业做了一个“手术”,我们要追求的不仅仅是数量,更重要的质量和效益。
才仁扎西口中的“手术”就是淘汰、串换、推广。为何要进行“手术”,还要从玉树畜牧业包产到户说起,牦牛包产到户后,一户的牦牛基本都是近亲繁殖,几代以后牦牛逐渐退化,出现了毛色不纯、个头矮小、牛角畸形等特征,牦牛整体质量下降,牦牛提纯复壮迫在眉睫。
对于有这些特征的种畜进行淘汰,去年淘汰了5.6万头,今年已经淘汰了6000头。连续3年举办牦牛文化艺术节,艺术节上评比种畜,优秀种畜进行串换,如曲麻莱县和玉树市串换,2014年全州串换5600头,今年已经串换6000头,以此保障牦牛的血统纯度。野血牦牛推广,家中饲养的牦牛和野牦牛繁殖,出生的野血牦牛一代、二代进行推广,三年来累计推广8000多头。
通过这场“手术”,玉树畜牧业的“恶疾”得到缓解,牧民增产增收的目的实现了,以曲麻莱县红旗村来说,以前这里的一头牦牛价格在5000元左右,但是推广野血牦牛后,一头良种牦牛价格超过了10000元,有些野血牦牛的重量甚至是普通牦牛的一倍。
玉树州畜牧业“回温”还得靠政府的扶持。三年来,玉树州扶持100个家庭牧场,18个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全州上下形成的一个共识,就是小块农业区为牧业区服务,推动粮转饲,加大饲草料种植,为畜牧业发展提供后备保障,目前全州饲草料种植已经达到了0.93万公顷。
去年底,曲麻莱县建成了芫根饲草料加工基地并投入运营,这个加工基地是我省青南地区规模*的饲草料加工基地,而芫根种植基地则是西北*的芫根种植基地,接下来还要在治多、称多、杂多等县建立饲草料基地,让玉树畜牧业发展没有后顾之忧。
玉树畜牧业发展还要与精准扶贫、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结合起来。贫困农牧户纳入到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精准扶贫资金扶持合作社基础设施建设和牲畜购置,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轮牧轮休,可以有效地保护草场,这样既可以增产增收,又可以保护生态环境,达到了双赢。
玉树州畜牧业曾经也有辉煌的一面。上个世纪80年代,玉树州是全省主要畜产品供给地,有畜牧业大州的美誉。那时,全州牲畜存栏数曾一度突破800万头(只匹),人均达40头(只匹),畜牧业收入占农牧民收入的90%以上。辉煌过后,时至今日,玉树全州牲畜存栏率仅有240万头(只匹),人均占有率不足7只,畜牧业收入只占农牧民总收入的40%。
究竟是何原因让玉树州畜牧业“滑坡”,前后反差如此之大?
1984年和1995年两场特大雪灾,玉树州畜牧业元气大伤,从此便一蹶不振。
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实施,大量农牧民放弃传统主导产业离开草场,导致牲畜存栏率下降。
玉树牧区,7岁至15岁年龄段的孩子是一户家庭中的重要劳力,也是最好的放羊年龄,随着“两基”攻坚,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上学,玉树牧民不再养羊,玉树草原上的羊逐渐消失,全州240万头(只匹)牲畜中羊的数量不足20万头只,牦牛数量的十分之一都达不到。
还有,灾后重建和城镇化发展政策,更多的牧民自主移民到城镇务工、创业……而这些仅仅只是宏观方面的影响,而对玉树畜牧业发展更大的影响在于虫草、藏獒等泡沫经济。
玉树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几乎各县都有虫草,当地人有这么一句话,“挖虫草辛苦一个月,一年吃穿不愁”,因此许多牧民便卖掉牲畜,闲置草场,在县城过着安逸的生活,每到虫草采挖季节,进山挖虫草。
藏獒也是导致玉树州畜牧业衰败的“罪魁祸首”,被炒作的天价藏獒,出售一只也许一辈子都衣食无忧,在这种巨大利益的诱惑下,牧民纷纷放弃主导产业,投身到藏獒养殖,最终藏獒经济破灭,牧民一夜“暴富梦”也随之破灭,最根本的畜牧业也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