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7/1/9 10:17:00 来源:搜狐新闻 阅读数:
1月4日凌晨2时,整个城市还在熟睡,位于成都双流的白家农贸市场已开启一天中最忙碌的时候。
10多辆挂着山东牌照的大卡车驶入兔业配送中心,赶早市的采购员们也跟着赶来。城西菜场300斤,城南酒楼200斤……天刚刚大亮,批发商李德旺的5000斤鲜兔已经所剩无几。
2016年,全川共吃掉近3亿只兔子,比去年多出10%,价格也大幅上涨。
兔肉量价齐升的背后,透露出怎样的消费动向和产业机遇?
每秒钟卖出9只兔子,入冬以来兔肉价格直线上升
“老板,兔子好多钱一斤?”白家农贸市场附近的居民老靳来到李德旺摊前。“14块5。”正忙着算账数钱的李德旺顾不得抬头。“又涨价了?”
入冬以来,四川兔肉价格直线上涨。白家农贸市场的兔肉批发价从10月的9元/斤涨到14.5元/斤,兔头则从每个3元涨至5元。
熟食店更不必说。青羊区金马街71号一家兔肉熟食店老板表示,春节后兔丁将从40元每斤涨至45元;林皓双流老妈兔头13家店的统一零售价已调至每个兔头9元,比两个月前上涨1元,比2015年上涨3元;宽窄巷子附近的刘氏特色兔头小摊已涨至每个10元。
尽管如此,顾客仍络绎不绝。李德旺往常卖3000斤兔子要卖到中午12点,最近10点就能卖完五六千斤兔子收摊。“贵,也还是要吃噻!”老靳虽然犹豫,还是付了钱。
中国畜牧业协会兔业分会统计,去年四川共销售近3亿只兔子,平均每秒9只,年销量增幅约10%,占全国市场近7成,是当之无愧的第一销兔大省。2016年,仅自贡芭夯兔一家就卖出1000多万只兔子。
川兔供给不足,三分之一靠“外来兔”扎起
季节性因素是导致本轮兔肉涨价原因之一,四川省草科院研究员、国家兔产业体系岗位专家刘汉中分析:“最主要还是需求日益旺盛,供给相对不足。”
据中国畜牧业协会兔业分会统计,作为全国第一产兔大省,四川年产兔约2亿只、30万吨左右,占全国产量逾1/3,集中产自自贡、南充等地,多为散户小规模养殖,主要供本地消化。
省农业厅数据显示,作为消费大省,四川兔业发展不足,每年约15万吨、近亿只兔子需从省外引进。
巨大的市场缺口,吸引了不少省外兔商。在白家农贸市场,记者发现不少运兔子的卡车都挂着山东等地车牌。有山东临沂的兔商干脆在这里开起了批发店,自产自运,落地经营。
刘汉中介绍,国内兔子主产地还有山东、湖南、重庆等地,成都市面上的不少鲜兔头、兔肉,都来自这些地方。一位运兔子的司机告诉记者,兔子在山东的养殖基地宰杀、保鲜处理后就连夜送到成都。“洋兔头”也正挤进本土市场。“部分兔食店用起欧美进口的冷冻兔头。”刘汉中表示,欧美兔业规模大,当地人也不吃兔头,便低价出口中国。
肉兔站上“风口”可借鉴生猪扶持路径
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分析,随着人们消费需求的升级,肉食消费从以猪肉为主向多元化转变。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矛盾,成为兔肉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
变“一猪独大”为“六畜兴旺”,这正是四川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大着力方向,大力发展牛羊及家禽、家兔(含肉兔、獭兔和毛兔)等产业。肉兔作为四川特色,正站上“风口”,面临发展新机遇。“到2020年肉兔出栏达2.5亿只。”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透露。
刘汉中认为,四川肉兔养殖总量虽大,但单个规模小、分布散,没有有影响力的品牌和规模化生产基地,“当务之急,在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培育产业规模。”
《四川省“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送审稿)》已明确,川中丘区聚焦优质禽兔发展集约化养殖,以宜宾、自贡、乐山、雅安、绵阳、广元、南充及周边市为主建设优质兔生产区域,重点发展规模化肉兔、长毛兔及獭兔养殖。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大力加强我省自主培育的国审品种川白獭兔推广,打造品种品牌。“发展初期可借鉴生猪发展路径,政府主导并出台激励政策,在技术培训、特色保险、贷款等方面给予配套支持。”刘汉中建议,要建立市场应急机制,防止一哄而上或一兔难求等极端情况,警惕价格周期波动风险,保护生产积极性和产业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