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7/4/24 10:37:00 来源:中国江西网萍乡频道 阅读数:
他虽然在外务工10年,但他牢记“叶落归根”古训;他虽然是个“鸡技盲”,但他立志当“鸡司令”;他虽然连续三年养鸡血本无归,但他凭着毅力与坚持,苦拼7年终成致富能手。这个面对失败不服输的“鸡司令”,就是湘东区东桥镇南岸村农民刘亮。
今年36岁的刘亮,因少年时家庭生活贫困,读完初一就辍学。2000年,刘亮背井离乡,南下打工,且一干就是11年。这些年来,他发现一个商机:一些农庄发展绿色种养,自产自销,生意火爆。他想,老家山田土较多,不如回乡创业,搞个生态农庄,发展种养殖业,反正手上也赚了10多万元。
于是,2011年初,刘亮趁热打铁,回乡养鸡,并把养鸡场选在了比较偏僻、环境天然、空气清新的山旮旯里,也就是南岸村大石冲水库库尾,并坚持不喂饲料,不圈养,让鸡在青山绿地中自由生长,养殖原生态的土鸡,并让它们产原生态的土鸡蛋。
作为一个养鸡“门外汉”,困难比想象中要大得多。第一年,从第一批600只到第二批400只,再到第三批300只,因不懂科学管理和鸡病预防,盲目养殖,最终造成辛辛苦苦饲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宝贝土鸡”,每一批都成批死亡而告终,一只也不剩。遇上这种血本无归的失败,他愁眉苦脸,也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从而开始在网上学习养鸡技术。
第二年,他自认为已基本掌握了这项养鸡技术,想大干一场,挽回前面的亏损。可是,第一批1200只,当饲养到三四市斤一只时,仅卖了300多只,余下的又因鸡发病而全部死光了。而第二批600只,笫三批300只,也只卖出一部分,余下的又因鸡发病,也全部死光。这一年,他心痛得哭了,但还是没丧志,努力找原因。
第三年,刘亮又养了几批土鸡,可是,也是血本无归,到了年终,心痛得像患了病似的,每天以泪洗面,吃不下,睡不好。家人劝他不要再搞这个赔本行业了,除在外打工的积蓄耗费一空,还欠下10多万的债,要是再失败如何办?但刘亮还是不信邪。“我认为,失败的原因是因为我不懂技术,资金缺乏,纯粹就是门外汉瞎搞,但我对自己的选择始终有信心!”
常言道,创业,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刘亮深知这个道理,在他看来,要想成功,贵在坚持。到2015年,因为养鸡,已负债30多万元的他,买来书籍潜心学习,并拜访知名的蛋鸡养殖场,积极参加各种养殖技术交流会和同行前辈交流,向他们学习取经。由于他好学善学,肯吃苦,不久,他就掌握了饲养各个环节的关键技术。
在学习摸索中,刘亮采用种植中草药喂鸡,并在农场的每个角落都种上了黑麦草和中草药。不仅增加了鸡饲料来源渠道,也起到对鸡病的防疫作用,养出来的鸡更安全,更健康,还是一道美丽的景色。他继续向亲友求助,想尽一切办法筹集资金。终于,在2015年,他满怀信心成立了嘉屹农场。
失败是成功之母。刘亮的创业之路越走越宽,此后,他的农场,蛋鸡存栏达到3000余只,鸡蛋不仅销往萍乡和周边地区,而且销往东莞、深圳、广州等地,2016年产值达到60万元,2016年纯收入达到20多万元以上。另外,他还成功饲养有鸭、鹅、鸽子、蜜蜂、兔、鸵鸟等。
如今,刘亮和父母住在一栋荒废多年的旧房里,对此,刘亮说,创业初期,只有这样将就着。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一直坚持自己的绿色创业梦。“绿色养殖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绿色循环生态养殖,发展健康农业生态才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今后准备成立专业公司,加强科研、管理等力度,搭建互联网+平台,向观光农业的方向发展。”
谈起他几年来的艰苦创业历程,刘亮说,当他养鸡养到第三年时,因失败,家里人对他失望了,都离家外出打工了,他看着爸妈一大把年纪还出去打工,心里确实不好受,一个人跑到山里养鸡。当时,虽然这里的养殖环境比较好,但到了晚上,一片漆黑,孤身一人露宿在茅棚屋内的刘亮,根本不敢出门,到处有野兽和不知名的鸟叫。再加上这里的茅草比他还高,路也没有,吃饭基本上都没有菜,出去买又太远了。“亏损时间太久了,也没钱,家里人总是想让我快点摆脱养鸡,第二年亏损的时候,觉得绝望了,没想到第三年更绝望。”他说,“一路走来,特别感谢很多支持我的亲友,尤其是乡政府和湘东区就业局,给予了我很多学习的机会,使我的蛋鸡养殖业发展开始步入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