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7/5/4 9:24:00 来源:西藏日报 阅读数:
天刚亮,圈里的羊群就躁动起来。
披着曙光,扎西次旦和热旦打开羊圈门。在头羊带领下,羊群像开闸的水,涌了出去。这两位岗巴县直克乡吉荣村牧民每天所放牧的,正是闻名西藏的岗巴羊。
岗巴县平均海拔4700米,独特的水质和土壤,造就了独一无二的岗巴羊。岗巴羊以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膻味,食后不容易上火等特点,享誉区内外。
近年来,岗巴羊特色产业开发投入力度逐年加大。2012年8月,岗巴羊在全区率先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2013年,扩大岗巴羊合作社覆盖面,探索规模化养殖;2014年,岗巴羊获得有机食品认证和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
不知不觉,两年过去了,作为岗巴羊经济圈的核心,岗巴羊合作社运行得怎样?规模化养殖之路走得怎样?在精准脱贫攻坚中,岗巴羊这种会行走的“黄金”为当地牧民带来哪些收益?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来到岗巴县,再度对岗巴羊产业的发展进行采访——
解放劳力——走出去
达瓦加措的丈夫普赤是石匠。去年,普赤出门打工,达瓦加措在家照顾孩子,还种了3、4亩青稞和燕麦。一年下来,他们家收入达到2万元。
“以前,他出去打工时惦记着家里的羊,在家放牧时又想着出去打工。一年下来,只有1万元左右的收入。”达瓦加措说:“自从成立了合作社,全村644只羊,平时只要两个人放牧就行了。”
在吉荣村、在岗巴县,达瓦加措家的现金收入并不是最高的。同村的桑珠是木匠。去年,他到岗巴县城、定结县等地打工,现金收入达到4万元以上。
吉荣村有71户共324人。据合作社负责人旺堆介绍,目前全村有25户共121人加入了合作社,解放了大量劳动力。2016年,除了2人放牧之外,41人外出打工,有人在合作社统一组织下种植青稞和燕麦,现金收入达44.3万元,同比增长112%。
在全县来讲,直克乡吉荣村的合作社运行情况并不是最出色的。养羊专业合作社成立后,有一技之长的岗巴牧民有了更多时间外出创收。成立之初,仅有300多户牧民参加,目前合作社已覆盖全县5个乡镇,合作社成员已达近2000户,总资产达9000余万元。
合作社成立前,岗巴羊市场价与其他品种的绵羊没有区别;合作社成立后,岗巴羊单只售价已达到1200元左右,比其他品种的绵羊高出300多元。
优化种群——走得好
“纯种的岗巴羊是黑色的!”在位于直克乡的岗巴羊良种繁育基地里,直克乡乡长、岗巴羊产业办主任饶辉饶有兴致地向记者介绍。
要发展岗巴羊产业,必须扩大种群规模,扩大出栏总量。岗巴县海拔高、生态环境脆弱,如果盲目扩大养殖规模,势必会对岗巴县本就脆弱的草原生态造成不良影响。
近年来,日喀则市大力支持岗巴羊产业发展,提出了涵盖10个县区的“岗巴羊经济圈”概念。岗巴县作为岗巴羊繁殖的核心区,将在每个乡镇建立一个规范化、标准化养殖基地,尽快实现向其他县区提供5万只原种羊的目标。
要完成向其他县区提供5万只原种岗巴羊,就必须对现有岗巴羊进行人工选择,用品种优良的种羊进行人工授精,淘汰品质不良个体。这个看似成熟的技术,在海拔4700米左右的岗巴却成为难题。
岗巴羊产业办工作人员一天十几个小时与羊待在一起,终于选出了品质优良的种羊。2016年,他们攻克了在高海拔地区对羊进行人工授精的难题,成功对120只母羊进行人工授精,在扩大岗巴羊种群规模方面迈出可喜步伐。
饶辉说:“今年春天,这些羊羔陆续出生,与自然生产的没有任何区别。”
保证品质——走得远
在位于岗巴县直克乡的岗巴羊繁育基地里,一群岗巴羊正在圈里安静地吃着由燕麦、青稞和部分微量元素等配制的有机颗粒饲料。
与全区其他地方牧区一样,每到春季,是牲畜膘情最差的时候。为了给岗巴羊加强营养,有关专家为岗巴羊配制了适合的有机饲料。目前,岗巴县每日可加工10吨有机饲料。
“按照一只羊一天消耗0.2公斤的标准来算,作为辅助性有机饲料,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我们的目的,就是要保护岗巴羊这一有机产品的质量。”饶辉介绍道,从2015年,岗巴县开始规模化连片种植有机饲草7000余亩,饲草产量达1400万斤,增加载畜量10000个绵羊单位。岗巴羊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也得到加强。
采访中,记者还注意到,圈里的岗巴羊,每一只都带有一个桔红色耳标。原来,这是二维码防伪系统。凭二维码,每只进入市场的岗巴羊都能够追溯到原产地。
岗巴县委常委、副县长高剑峰表示:“目前,对口支援我们岗巴县的中国化工集团计划投资160万元,专门用于开发岗巴羊菜品。促进岗巴羊产业提质增效,为牧民带来更多经济效益,带动精准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