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7/6/22 10:02:00 来源:南宁日报 阅读数:
望河村是上林县镇圩瑶族乡最偏远的一个村,全村518人,其中贫困人口256人、72户。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常年外出务工,村里的留守老人和妇女如何发展产业,实现脱贫?
为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南宁市人力资源服务管理办公室派驻第一书记孔军来到望河村。孔军入户详细了解村民困难,与村民共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办法,点燃了村民脱贫致富的激情。
如今,望河村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引进了良种肉牛养殖项目,发展劳动强度较小、投资少、见效快的种桑养蚕业,加上劳务输出补充,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扶贫开发新路子。
入股养牛年年稳获分红
中午时分,记者来到望河村肉牛养殖基地,贫困户覃庆燕正赶着牛群归来,牛儿们在野外吃饱了青草,肚子显得鼓圆,走起路来懒洋洋地。
此前,山多地少是望河村的发展瓶颈。孔军来到望河村后,发现村里河草资源丰富,适合发展牛羊养殖。于是,在派出单位的支持下,孔军与广西上朝农业公司取得联系,引进了西门塔尔良种肉牛养殖项目。
望河村肉牛养殖,采取“龙头企业+金融+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企业投资500万元建设肉牛养殖基地,贫困户依托政府扶持资金入股,共同发展肉牛养殖业,实现了自然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
“我们运用上林贫困户产业奖补资金政策,确保每个贫困户都有项目资金发展产业。”望河村村支书、村主任段名华告诉记者,贫困户入股养牛,每年可得到农业公司保底养牛分红。
实施扶贫产业项目,才能提高“造血”功能。今年1月9日,望河村72户贫困户每家都领到了2016年养牛分红款2000元,望河村也成为了上林县养牛见效最快的一个村。目前,望河村肉牛养殖基地现存栏肉牛180头,等年底出售后,贫困户又能分到养牛“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