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7/12/13 14:47:00 来源:华商报 阅读数:
打工中一次意外,让他失去右胳膊变成了独臂人,曾一度自暴自弃,但面对两个女儿和老母亲,他选择坚强面对生活,要为自己和家庭撑起一片天。他就是蒲城县苏坊镇党定村已脱贫贫困户党喜顺,党喜顺靠养奶山羊实现脱贫,成了远近闻名的独臂“羊倌”。12日上午,党喜顺站在党定村奶山羊养殖小区内,看着羊圈里的奶山羊,盘算明年的养殖计划,从他的眼睛中能看到对美好生活的期望。
独臂“羊倌”靠养奶山羊实现脱贫
在党喜顺看来,自己成为残疾人后,家庭收入减少,自己的温饱面临很大问题,让他没想到的是在村委会的帮助下脱了贫还把钱挣了,对于过去党喜顺回忆道:“十年前外出务工,失去了一只胳膊成了残疾人,从此以后干不了重活,没人雇打不成工,偶尔在村里打打零工,全家靠妻子一人在村里打工维持家用,前年妻子得病花了两万,从此也干不了重活,家庭收入基本成零,加上两个女儿上学花费,家里经济状况非常艰难。最困难的时候是妻子得病那年,家里没钱看病,借了一些钱,两个女儿的学费没钱交,那时候基本快到崩溃的边缘。”
从2015年年底,党喜顺的生活在村委会的帮助下有了新变化,据党喜顺回忆,以前在外务工一年收入就几千元,失去一只胳膊后就更难找到工作了,在镇政府和村委会的帮助和协调下,申请了5万元贴息贷款,购买了多只奶山羊做起了独臂“羊倌”,经过一年的精心照料,去年年底10只奶山羊卖了2万多元,让我尝到了甜头,去年实现了脱贫。
“别看我只有一只手,在脱贫致富路上,我绝不拖后腿,去年10只奶山羊每天都会产奶,一公斤羊奶最低卖4.5元,一只羊按一天2公斤羊奶算,一天收入90元,很满足。今年自己还留了10只小羊,小羊变成大羊后,就可以把羊按市场价卖给其他农户,10只羊至少卖8000元,市场行情好的话可以达到1万元以上,这比出去打工强太多。”党喜顺说。靠勤劳的独臂,也能让家庭生活有很大改善,在党喜顺看来,在以前这是不可想象的。
对于党喜顺,苏坊镇党定村党支部书记胡宏社说:“党喜顺人勤快,肯吃苦,热心肠,重孝道,家里虽然有几个兄弟,但一直是他在照顾87岁的母亲,得到了很多村里人的认可。平时村里如果有公益劳动,党喜顺也是抢着参加,并没有因为是残疾人要求特殊照顾。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今年5月份党喜顺为了统计村里残疾人情况,他骑着电瓶车跑遍了13个小组,因每个组距离比较远,他没有任何怨言,村委会研究决定,想补贴给他几百元补助,没想到被他拒绝了。”对于拒绝村里的补贴,党喜顺这样回答道:“村委会给我的帮助已经很多了,自己为村里干点力所能及的事是应该的,不需要任何报酬。我应该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村委会干部,是他们给了我很大的关心,让我有了新的美好生活。”
为了能够彻底改善党喜顺家的贫困情况,胡宏社说,从2015年年底开始,党喜顺全年在奶山羊养殖小区务工,做清洗奶嘴、打扫卫生、记账工作,一个月工资1800元,保证了家庭日常生活开支。以前单家独户散养规模小,成本高效益低,还缺乏有效的羊奶销售渠道,进入奶山羊养殖小区后,有了技术支持和稳定的销售渠道,经济收益大幅提升。去年党喜顺因养羊顺利实现脱贫。”
独臂“羊倌”看着羊圈里的奶山羊,党喜顺对于明年的计划有了初步设想,现在奶山羊养殖前景很好,下一步会再增加10只小羊,扩大生产规模,资金已不是问题,加上自己目前的饲养经验,完全有能力养20只羊,明天经济收益肯定会肯好。
目前党定村已有30户贫困户加入党定村四通奶山羊养殖小区,他们要实现脱贫也只能是时间问题了。对于党定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党定村第一书记郑结说:“党定村抓党建促脱贫,对于劳动力不足的贫困户,引导其发展奶山羊养殖,对于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将其纳入党定村移民产业园内,除了要交一年800元的土地流转费,免费提供6个大棚给贫困户,统一技术培训、农资供应、产品销售,一个大棚可以给贫困户带来一年至少2万元收入,贫困户脱贫有了切实保障。”
推行“党支部+”扶贫模式
今年拟脱贫6500人
党喜顺的脱贫故事,就是蒲城县创新实施“党支部+”产业扶贫模式的一个缩影。12月12日在蒲城县苏坊镇党定村召开的渭南市脱贫攻坚工作系列新闻发布上,蒲城县县长张毅锋说:“蒲城县制定出台《关于全县产业脱贫扶持全覆盖的实施意见》,创新实施‘党支部+’产业扶贫模式为主,以群众自主发展产业、光伏基地保障、互助资金协会支持、电商助力等为补充的产业发展模式,基本实现产业脱贫扶持全覆盖。全县整合涉农资金8130万元,建成247个‘党支部+’产业点,带动贫困群众3889户,集中打造苏坊镇党定村移民产业园、洛滨镇马湖村怡农食用菌产业园、尧山镇闫家村金银花产业园等扶贫产业示范园。落实2453万元为11210户贫困家庭每户发放产业奖补资金 1000元,2016年底全县脱贫退出54个贫困村7486户28243人, 2017年拟退出22个贫困村脱贫6500人,计划2018年脱贫‘摘帽’。”
蒲城县结合实际,创新推进“三变改革”(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依托“村党支部+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等产业模式,以农村生产经营体制改革为载体,盘活工矿企业废弃场地、荒山、荒沟、荒坡等资源,带动群众发展酥梨、花椒、金银花、奶山羊等种养殖产业,增加了村级集体经济积累,群众脱贫增收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