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7/12/24 9:18:00 来源:农民日报 阅读数:
前些年,“猪周期”的产生和变化总是基于这样一个逻辑:高猪价刺激养殖户疯狂补栏,盲目扩大养殖规模,而一年以后这些扩张的产能同时出栏,进而导致市场供大于求,猪价暴跌,如此周而复始,“一年赚,一年平,一年亏”成了养殖户们躲不掉的怪圈,令其身心俱疲。
从2017年7月份开始,始于2016年下半年的生猪价格跌势开始逆转,并且成为一种稳定上涨的态势。这种现象在业内人士看来,是本轮“猪周期”的延长,也是养殖户们更理性看待“猪周期”以及行业集中化程度更高的结果。
在经历几轮大起大落的“猪周期”以及国家用环保大棒主导下的供给侧改革之后,那些不具有专业技能、市场应变能力差的散户正在加速退出这个行业,而专业性养殖大户越来越多。专业户们应对市场、开发市场的能力更强,因此在面对猪价的“此起彼伏”时也更加从容和理性。
我们在走访调查中发现,为了节省成本,扩大利润空间,自繁自养成为了当前广东多数生猪养殖场的主要方式,在生猪价格下跌或者上涨的时候,他们并没有盲目扩大产能或者惜售压栏。因而在季节性需求加大的时候,生猪的供应是充足而稳定的。
破解“猪周期”,产业升级是良方。除了扩大规模化、专业化、工厂化养殖以外,越来越多的养殖企业正在采用产业链资源整合的办法,通过与大中型超市、屠宰加工企业建立直接的产销对接关系,推广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直供直销等新型畜产品流通方式,提高经营效益,获得更多利润空间。
理性看待“猪周期”,深耕品质与品牌,才能在养猪业这场转型升级的“大浪淘沙”中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