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资讯中心 >  致富经 >  山西七旬老人养牛脱贫(图)

山西七旬老人养牛脱贫(图)

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8/6/8 9:22: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阅读数:

养牛脱贫

  居住在山西省临汾市隰县午城镇水堤村一个已过古稀之年的七旬瘦小老人,用他伛偻的身躯靠养牛脱了贫,还把孙女供上大学,凭一己之力、用坚强意志为全家人撑起了一片蔚蓝的天。

  现年有74岁的李明文有俩儿一女,都相继成家,二儿子和女儿都搬出去住。大儿子初中毕业后得了抑郁症,结婚后便越发严重,后来也和儿媳妇离了婚。离婚后,病情就更严重了,以至于不能下地干活,偶尔在家里打打杂,孙女2017年考上了山西农业大学。照顾大儿子和供养孙女上大学的重担压在了老人身上。

  6日,李明文指着他的6间平房对记者说,“我这个房子是自己动手修的,这房子当时在村里是头一家盖的。那时候条件好,儿子找媳妇,许多女孩都愿意嫁过来……”但是后来,大儿子患病、离婚,以及老伴患病等等一些变故,使得家里的光景日趋没落了。

  李明文是一个意志坚韧、生活乐观的老人,这一切变故并为打倒他。2003年的时候,隰县扶贫部门给村里的贫困户每家一头牛,后来,许多人都没坚持下来,只有李明文一直坚持把牛养到了现在,牛最多的时候发展到了11头,这些牛也为他们家带来了好的经济收入,改善了他们家的生活。

  李明文说,“2年前,老伴因为乳腺癌做手术,花了十多万,要不是这些牛,可是不知道该咋办了。”

  此外,李明文还特别吃苦能干,多年来,他在村里河边垒石造田10余亩,栽植芦苇。据老人介绍,这个芦苇以前是村里人打席子用的,现在没人打席子了,可是叶子可以用来包粽子,一年卖叶子也能收入好几千元。

  “这几天,老伴儿进城给女儿伺候月子了,家里就剩下我和患病的大儿子……”李明文说,他现在又得跑地里,还得喂牛,做饭,照顾病人……今年雨水多,芦苇长得很好,趁着端午节快到了,他每天早上5点多,就到里打理这些芦苇,希望能有个好收成。

  水堤村驻村工作队队长杨智星说:“李明文确实不容易,现在一大家子都靠他一个人撑着。”根据李明文家的情况,村里给他们家办了低保;申请了退耕还林的款项;并帮助他们家入股大象集团,每年还能得到分红;还申请了医疗救助、慢病补贴等。2017年,李明文已成功实现了脱贫。

  李明文认为,政府帮助自己脱贫致富是好事,但是自己不能躺着只靠政府帮,关键是要自己干,在政府的政策引导下实现脱贫致富。李明文说:“我一个外乡人,能在这里扎根,全靠大家的帮衬;现在,咱农村还有这么好的政策,我已经很满足了……只要我还活着,就要努力干活……”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xx

首页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