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8/6/11 9:14:00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阅读数:
2012年,青海省投入1000万元,正式搭建启动10个农牧业科技创新三级平台。平台集合了科研、推广和示范3个功能,涵盖了省、县、户三个层级。其中,牛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凝聚科研、教学、推广、生产及畜产品加工等各方面的技术力量,形成团队优势,以主导品种青海高原牦牛、大通牦牛、中国荷斯坦牛、杂种肉牛的产前、产中、产后生产链条为主线,大力开展牛产业技术研发、熟化、示范、推广,基本形成全产业链覆盖。请看本期关于“青海牛平台”的特别报道。
技术转化研发成效显著
在大通种牛场育种二大队饲养员李梅花家的饲养棚里,李梅花在给成年母牛补饲。母牛正在舔食的一种砖形饲料,很引人注意。李梅花介绍,“这是盐砖补饲,也叫矿物舔砖,牛儿通过舔砖能补充营养,加快生长速度。”
“舔砖是把反刍动物像牛和羊等需要的微量元素凝固,做成砖形饲料,动物通过自由舔食摄入营养成分,能明显改善健康状况,主要针对高寒地区的冷季补饲。”省家畜改良中心主任、原牛平台大通牛场基地主任冯宇诚介绍。
据了解,大通种牛场作为牛产业平台省级技术转化基地,主要职责是牛产业实用科技成果的引进、中试、熟化、转化工作。平台上的一些技术就在种牛场试验、推广,最早研发的就是牦牛冷季补饲。
“冷季补饲就是从头年的11月底到第二年5月底青草长出来的时候,我们补饲出发点是给母牛补营养。饲料配方是全价配合饲料,里面蛋白质、脂肪、糖、矿物质、微量元素等各种营养物质齐全、比例平衡。通过冷季营养补饲,母牦牛的繁殖性能提高了5%~20%,每户母牦牛均出现了一年一产的好情况。”牛产业平台首席科学家、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院长刘书杰解释。
“我们把冬季补饲这一成果拿到共和、海晏、刚察、乌兰的牦牛养殖基地进行推广并采集数据,同时种牛场提供技术指导,而且每年还组织这几个县的牧户到牛场参观,对他们进行培训和技术扶持,这就为现在海晏、刚察等地的牦牛高效养殖打下基础。”冯宇诚补充。
省农牧厅科技处处长熊进宁认为,“牛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在产业发展中定位准确,与科技创新平台五年规划紧密衔接,达到了科技助推产业发展的目标,为产业发展起到了应有的科技支撑作用。”
据悉,牛产业平台自启动以来,多次对接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及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引入奶牛犊牛早期断奶关键技术、牦牛衣原体防治技术研究、新型饲料资源开发等相关技术。平台对接县由最初的五县(海晏县、刚察县、天峻县、共和县、玉树县)一牛(牦牛),逐步扩大至目前的18县市,牦牛、奶牛、肉牛全覆盖,初步形成牦牛、奶牛、肉牛相关产业带布局。为引导推进全省牛产业发展朝着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示范推广带头作用。
2016年,牛产业科技创新平台提出的“牦牛适度补饲、牦牛高效繁殖和牦牛寄生虫病防治”3项技术成功入选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目录,已在全国牦牛产区推广应用。“主推技术虽然集成了,但在应用上更加强调技术的可操作性,更加注重应用技术的系统性、配套性,尤其是技术的轻简化,便于基层、养殖合作社、养殖企业、牧民等应用。”刘书杰说。
科技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
“牛患炭疽病应及时注射抗炭疽血清,一般成年牛需每天注射一次,用量200~300毫升,可以先在皮下少量注射,如果没有不良反应后再把药全部注入到静脉……”这种针对养殖环节中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以及养殖技术要点的培训,还有面对面、手把手的传授,在省级牛产业平台专家的记忆中,已经数不清了。
“专家们到我们牧民的家里和牛群中来,手把手地教我们,让我们真正弄明白了牦牛养殖技术方面的一些难题,这对我们牧民来说真的很实用。”祁连县野牛沟乡牧民代吉扎西感触很深。
在大通县畜牧兽医站站长赵志刚看来,牛产业三级平台启动以来,把科学技术带到牛圈中去,确保了养殖户能将学到的技术理论应用于生产实践,并产生效益,使他们真正体会到培训学习的好处。“牛产业三级平台启动后,养殖户们将遇到的问题反映给我们的技术员,技术员又将问题反映给县里的产业技术首席,技术首席再直接找到省里的专家解决。这个平台,把养殖户反映问题的路径给打通了,专家解决问题的效率也提高了。”赵志刚说。
据了解,牛产业平台设立了遗传育种与繁殖、营养与饲料、疾病防治、畜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和产业发展5个功能研究室,有5个省级产业技术转化基地及25处技术示范基地。县级平台由重点产业对接县和技术指导县组成,应用平台由各科技示范户组成。
“原来县里没有意识主动来找我们专家,我们专家也常年埋首论文和实验室,没有主动下去指导的意识。现在有了三级平台,就相当于将科技转化的路直接铺到了我们专家的脚下,只需要对接县里的产业首席,就能转化成果。可以说,农牧业的科技转化,有了一条‘快车道’。”刘书杰表示。
畜产品加工及质量控制功能室主任靳义超介绍,平台还对接了12家企业,实施科技服务,实现了平台的“研企”对接,全部签订合作协议,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切实帮助企业增强发展的支撑力度与开展科技创新的潜力。
为便于开展对接工作,增加对接的时效性、长期性,牛平台制作并发放了牦牛组、奶牛组、肉牛组三个牛种的岗位专家技术服务卡,县级平台和示范户可根据技术需求,直接同对应的专家电话联系。同时,通过组建的QQ群,“青海牛平台”微信群和微信公众号,平台与对接县保持了信息沟通渠道的畅通。
“平台的工作就是解决牛产业示范户在生产中遇到的关键技术问题,提高生产潜能、加速畜群周转、减少草场载畜量、减轻草场压力,使养殖户在生产经营中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增加经济收入,同时科技意识和养殖水平得到明显提高。”熊进宁说。
为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2016年8月,针对门源回族自治县苏吉湾村一组牦牛群中发生疑似牛病毒腹泻病,已出现死亡情况,牛平台岗位专家们紧急出动,联合诊断,找出了病因,减少了农牧民的损失……“无论发生何种疾病,平台的专家都是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查找疾病的发生、流行原因,及时采取防治措施。赴对接县开展牛重大病、普通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普通临床病防治技术培训和示范指导工作,也是我们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在平台疾病防治功能研究室岗位专家张寿心里,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是自己和团队义不容辞的责任。
刘书杰介绍,按照“预防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平台成立以来,立足实际,不断创新,以产业需求为导向,重点开展基因工程疫苗防治牦牛包虫病试验、牦牛衣原体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牛内外寄生虫病防治技术示范、奶牛流产性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和防治等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统计,平台五年累计采集检测牛血清样品87356份,基本摸清了牛主要疾病的发病和流行情况,掌握了主要疾病的发病底数,明确了重点防控的动物疾病种类。通过主推技术的推广,降低了疾病的危害,五年累计推广防治牛1749.19万头次,主要疾病得到有效控制。而这些疾病得到控制的同时,也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寄生虫病防治的成功,使幼年牛保活率提高1.46个百分点,牛毛产量每头增加0.02公斤。幼年牛每万头新增总产值20.56万元,每万头新增纯收益就达19.85万元。三年时间里,全省共推广幼年牛550多万头,经济效益达1900多万元。同时衣原体病、奶牛乳房炎防治的成功,也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刘书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