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资讯中心 >  致富经 >  “创业能人”返乡愿望:让村民们钱包“鼓起来”(图)

“创业能人”返乡愿望:让村民们钱包“鼓起来”(图)

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8/7/2 10:35: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阅读数:

黄国业(右)手把手教授养鸡技术

  仲夏时节,山区酷热难耐。杨家山村村民黄国业在鸡棚中查看完小鸡长势后,踏着鸡叫声、羊叫声、驴叫声的“调子”走上乡间小道上。

  杨家山村位于兰州市榆中县山区,干旱、少雨这个村的“标签”。世代生活在此的村民种地为生。在当地人眼中,杨家山是“靠天吃饭”的一座“穷山”。但在黄国业眼中,这座“穷山”就是“聚宝盆”。“通过养殖及‘农家乐’产业今年预计收入应当在300万元到400万元。”黄国业说。

  在当地,黄国业是外出务工的典型人物,是村民们茶余饭后的热议话题,他的创业故事激励着村庄青年外出务工,谋求出路。然而,作为村庄青年偶像的他却在2008年决定返乡养猪,消息一出,又使他成为村里“头条话题”。

  谈及过去,黄国业说,1990年他退伍回乡后,放弃“祖传种地营生”,相继在四川、西藏、山东等地务工,凭借着努力,他从务工人员成为了一名老板。

  在外人看来,正在黄国业风光无限的时候,他却选择了回乡创业。“父母上了年纪,再加上在外漂泊没有归属感,生意也越发不好做。”黄国业说。

  “干旱、少雨的确不适合种粮,当地空气流通顺畅,土地污染少是养殖的好地方。”2008年,黄国业注册成立了养殖公司,专注养猪事业。2009年猪流感盛行,猪肉市场萧条,“养殖计划”夭折。

  2013年,被村民选举成为村委会主任的黄国业再次回到乡村,尝试着说服村民,准备以集体形式实现“养殖梦”。他说,相比以前,自己更需要谨慎,要解决如何在“穷山”中让村民们的钱包“鼓起来”的问题。

  “毕竟自己有过一次失败的经历,村民们也都不太敢表态,成为集体养殖合作社存在不小阻力。”黄国业坦言,想要说服村民,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让他们看到效益。

  2016年,黄国业从山东等地考察归来之后,将大半辈子的积蓄近1500万元投资用于养驴、养羊、养鸡,并且招聘当地有意愿的村民作为员工加入其中。“绿色生态是品牌方向,将有兴趣的村民聘用为员工,让他们实际感受,最后以点带面,帮助村民实现脱贫致富。”黄国业说。

  被聘为养殖公司对外销售专员的邴永龙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养殖业对于当地村民来说比较陌生的领域,尽管自己之前有兴趣,但不敢轻易尝试。“以员工身份‘保守方式’参与其中,不仅能挣钱还能实地感受和学习,等有成绩再做下一步打算。”

  “养羊和养驴收益时间为1年和3年,而养鸡则需要6个月。”邴永龙告诉记者,他养鸡从500只养到了2000多只,2017年,养鸡收入4多元万元,作为员工领到工资4万多元。“比在外面打工不仅轻松还挣得多,是一个好营生。”

  如今,杨家山村的养殖产业从黄国业“单干”已发展到4家养鸡大户,据记者了解,4家养鸡大户年平均获利在4万元左右。

  此时的黄国业又在养殖的基础上,开始发展“农家乐”。他告诉记者,绿色无污染的肉类可提供农家乐使用,同时,依靠农家乐吸引游客,给村庄带来“人气”。“自己多折腾些挣钱门路,让村民们见到收益后,有自主选择的余地,同时也可有效避免单一化发展,规避恶性竞争。”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yyn

首页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