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动态 >  山东:把“高青黑牛”品牌叫得更响

山东:把“高青黑牛”品牌叫得更响

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8/7/2 22:04:00 来源:山东农业信息网 阅读数:

  在山东高青黑城(山东新天地黑牛集团),记者参观了新天地黑牛集团标准化养殖基地、黑牛小镇美食综合体项目(在建)、家庭农场(在建)。

  高青县有着“中国黑牛城”的美称。该县位于北纬37度的黄金纬度线,地处黄河三角洲湿地,土壤肥沃,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水源充沛,光照充足,是中国最适合黑牛生长的地方。同时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常年小麦、玉米种植面积在60万亩左右,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和秸秆养牛示范县。农民一直有养牛传统,最高时存栏18万头。

  “现在养牛跟以前养牛不一样了,尤其是像高青黑牛这样的高端肉牛品种。以前养牛,对肉质关注小,更多是怎么让牛多出分量、多出肉。但是高端牛种是能够产出高品质牛肉的品种,不但育肥时间长,而且采取谷饲喂养。谷物的好坏、育肥的时间,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牛肉品质的好坏。所以,在牛的养殖方面,除了适宜的自然条件,拥有丰富的高品质的谷物饲料资源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山东新天地黑牛集团副总裁杜斌介绍说。

  高青黑牛通过900天长期食用优质天然谷物,不但有利于黑牛沉淀出高级别的大理石花纹,而且赋予其香醇的滋味。

  杜斌告诉记者,高青黑牛拥有世界上最顶级的肉质基因,是由世界顶级肉牛品种日本和牛,与中国顶级的肉牛品种杂交改良培育而成,其日本和牛的基因血统可占到80%以上。

  目前只有少数几个国家通过肉牛杂交改良拥有了优质肉牛的品种资源。之前中国一直缺乏高端的肉牛品种,国外真正优质的高级别的牛肉产品也大都用来满足本国消费,中国市场上占比例*的仍是传统肉牛的中低端产品。高青黑牛在2009年通过了国家高档肉牛新品种鉴定,一举成为国宝级的肉牛新品种。这不仅填补了国内优质肉牛品种资源的空白,也填补了我国没有高档牛肉产品的市场空白。

  据杜斌介绍,高青黑牛*特点是肉质好,呈典型的大理石花纹,又称“雪花肉”,富含铁、辅酶Q10,肌间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肉用价值极高,肉质达到A3级。“牛肉分级一般分为A、B、C三级,每级又分5个小级,共15级,最顶尖的为A5级。无论从外观、嫩度、香度、口感还是营养,我们的牛肉均可与日本神户牛肉相媲美,并具更加独特的口感风味,食用和营养指标都达到世界顶级高档牛肉水准。”他说。

  之所以能产出高品质牛肉,跟科学的饲养管理模式分不开。高青黑牛采取科学人性化的饲养方式,黑牛们每天按照科学的生物钟,定时吃熟食,定点听音乐,累了痒了就按摩一下,还可以睡软床,夏天能吹风扇,冬天,小牛犊们还有马甲可以保暖。黑牛还会定期洗澡、做身体检查,确保其健康成长。

  更加引人关注的是,牛栏里装上了摄像头,24小时通过网络进行直播。黑牛已然成为了“网红牛”。在产品上架的超市里,有电视屏幕直播着它们的一举一动,通过微信、水滴直播等软件也能观看到牛栏里的动向。杜斌透露,作为食品企业,将坚决地把好食品安全关,从牧场直供百姓餐桌,让消费者买得安心、吃得放心。

  山东黑牛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园办公室副主任宗学斌向记者介绍了高青县黑牛产业发展及“黑牛小镇”建设情况。经过多年来聚焦于黑牛产业和全产业链建设,目前该县已经形成了集“高端黑牛品种繁育—生态养殖育肥—屠宰与精细分割—肉制品深加工—副产品高科技开发—生态循环农业—餐饮连锁酒店—高端零售终端”于一体、完整的高效循环现代化畜牧生态产业链条。

  以山东新天地黑牛集团为龙头的黑牛产业,其黑牛动态存栏量1.3万头,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民”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已初步形成集高档优质肉牛种源繁育、养殖、屠宰、分割加工、冷藏、物流、饲料加工、餐饮服务等为一体的大型企业,极大带动了周边黑牛养殖户的发展。

  此外,高青县还规划建设了山东黑牛特色小镇项目,项目集黑牛养殖、产品研发、精深加工、冷链物流、大宗肉牛交易、家庭农场、黑牛特色文化旅游等于一体,重点打造三个中心(*黑牛育种研发中心、*优质肉牛大宗商品电子交易中心、全球领先的黑牛养殖加工中心),九大产业板块(集中饲料种植基地、集中育种育肥基地、集中屠宰分割基地、集中仓储物流基地、精加工中央厨房中心、中国肉牛大宗交易中心、黑牛文化交流中心、黑牛文化体验区、黑牛经济延伸产业区),全力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山东黑牛全产业链集群示范区,经过2-3年的培育,力争把黑牛小镇建设成为中国的瀚吉斯。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louchaochang

首页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