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8/10/11 10:37:00 来源:中国农业网 阅读数:
非洲猪瘟还没走禽流感就来了,近日我国发生了2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10月9日发布,湖南省凤凰县发生一起家禽H5N6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存栏家禽519羽,发病516羽,死亡385羽。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9月29日发布,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发生一起家禽H5N6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存栏家禽11055羽,发病家禽5297羽,死亡家禽4948羽。
疫情发生后,当地按照有关预案和防治技术规范要求,坚持依法防控、科学防控,切实做好疫情处置工作,全部病死和扑杀家禽均已无害化处理。目前,两起疫情都已得到有效控制。
近年来,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发生日趋频繁,其肆虐不但给许多国家的养禽业带来了沉重打击,同时也向人类的健康提出了新的严峻挑战。通俗来说高致病性禽流感是全球养禽业的头号杀手,而且也会感染人。与其惶恐,我们还不如从现在起,积极预防禽流感。
人感染禽流感是怎么回事呢
据广东卫生计生委通报,9月30日,广东省在重症肺炎常规监测中发现1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患者为22岁男性,现住广州市白云区,目前在医院隔离治疗。
防控专家认为,H5N6病毒为高致病性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病毒的来源是禽类。2014年四川省报告首例病例。本次发现的病例属于人感染H5N6偶发病例,人传人风险低。
疾控中心专家表示,上述通报中发生的是人感染了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事实上,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还有H5N1、H7N7、H7N2、H7N3、H7N9、H9N2等。
禽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传染性疾病,主要在禽类(如鸡、鸭、鹅、野生鸟类)之间流行,一般不感染人,当这些禽类身上的流感病毒感染人类时,就称为“人感染禽流感”。据目前研究显示:H5N1和H5N6亚型的病死率均超过60%,H7N9亚型近40%,即便病死率较低的H9N2亚型也有6%。
人可以通过四种途径感染:吸入含有病毒的气溶胶而感染;暴露于病毒污染的环境而感染,例如活禽交易市场;直接接触病死禽而感染;直接接触病禽的分泌物、排泄物等而感染。
流感病毒传染人逐渐减少
感染流感病毒H7N9的形势在2013年以后一度紧张,但自2017年10月以来,却仅发生几例零星感染。一项新研究发现,家禽及时接种疫苗有效阻止了这一病毒传播进入人群。
美国学术期刊《细胞宿主与寄生体》9月27日刊载的这项研究显示,家禽接种疫苗有效控制了H7N9病毒在禽类中流行,从而减少了这种病毒对人的威胁。
研究人员2013年监测到经过进化的H7N9病毒在鸡群传播,但受感染的鸡并没有明显发病症状。不过,这种禽流感病毒可以感染人,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死亡。
家禽接种疫苗有效减少了活禽市场和养殖场中H7N9病毒的传播,因此也降低了人感染H7N9病毒的可能性。尽管人感染禽流感仅仅是个案,但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记住,只要我们加强预防工作,禽流感是可以预防的。
禽流感疫苗最新进展
为了应对禽流感流行,我国在2017年9月推出了一种新型鸡用疫苗。近日,中国农科院研究人员发现,这种疫苗效果显著,但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人员在未免疫的鸭子中发现了H7N9和H7N2的两种新基因变异亚型。
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动物病毒学家陈化兰指出,出乎意料的是,这种新的高致病性亚型在鸭子中产生,并能很好地适应,而原来的高致病性H7N9在鸭子体内复制能力非常有限。
研究人员表示,数据显示,鸡的疫苗接种成功地阻止了H7N9病毒的传播。但禽流感病毒能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并经常发生突变和重组。当该团队仔细观察鸭子致病菌株的基因类型时,发现H7N9和H7N2病毒从其他鸭类流感病毒中获取了某些基因片段,提高了它们感染鸭子的能力。
据统计,我国消费者每年大约要吃掉30亿只鸭子。为了防止进一步的人类感染,研究人员认为应该尽快在鸭子中消灭这种病毒。陈化兰表示,幸运的是,研究表明目前的疫苗对鸭子也将有效,所以建议立即为鸭子注射H7疫苗。
防控禽流感注意这五点
面对禽流感的肆虐,我们要积极应对,正确对待。小农菌整理了以下五点,具体的可以参看农业农村部的《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
1.建立无公害养禽场
养禽业主应增强防疫意识,严格遵守兽医卫生防疫制度,建立禽场生物安全体系。在发展养禽生产中,应特别重视建立无公害的养禽场,做好养禽场地点的合理选择和禽场建筑的合理布局。养禽场要远离河流,避免污染水源。所有废弃物和病死禽必须按照《动物防疫法》规定和国家环保要求,作无害化处理,以防止污染环境或造成疾病的传播。
2.加强饲养管理
在家禽的整个饲养过程中,应全面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要注意合理的饲养密度和禽舍的通风良好,以保持舍内空气清新,给禽群创造一个安静而舒适的良好生活环境,让禽群生活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之中。
3.坚持自繁自养原则
养禽业主应坚持自繁自养,尽可能不从外地引进禽苗、种禽,以防传入禽病。如果不能做到自繁自养,需要到外地引进时,应当到确实没有禽流感疫情的禽场购买。
4.实行全进全出饲养制度
应避免在同一禽舍饲养不同龄期的家禽。因不同龄期的家禽有不同的易发疾病,龄期较大的患病禽只或已病愈但仍带毒的禽只,随时可将病原体传播给龄期较小的敏感禽只。
5.切实做好免疫接种工作
对于禽流感的预防最有效的办法是接种灭活疫苗。免疫接种时间为:首次免疫接种7-10天龄,第2次20-35天龄。肉用禽一般做2次免疫即可。此外,接种的疫苗应是农业部认定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定点生产厂家所生产的合格疫苗。
一旦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有关单位和个人应立即向当地县级以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需按照农业部《动物疫情报告管理办法》及时上报。有关单位和个人要积极配合当地县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对疫区实施全面的封锁,依照禽流感防控应急预案采取强制扑杀、无害化处理、彻底消毒和紧急免疫接种等强制性措施,迅速将疫情扑灭在疫点上。
吃鸡鸭鹅肉会传染禽流感吗?
由于禽流感病毒不能耐受高温,在65℃的环境下,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就可以杀死病毒。但禽流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在4℃的环境中可存活1个月时间,这太可怕了!
因此,接触家禽时要注意消毒;带血的鸡肉千万不要食用,吃火锅的时候要充分煮透后才能食用。总之,只要我们充分加热,完全熟透的家禽、猪肉等是可以放心食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