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9/1/21 13:32:00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阅读数:
2018年在不被从业者看好的情况下迎来历史上最好的市场。大家在惊奇、不理解、并且在上扬的市场中一直怀疑,总是认为明天就会下行,但市场一直在反弹并反转,创下多年新高,彻底颠覆人们过去认知的行业规律。
自2012年8月以来,市场一直低迷,企业处于亏损倒闭的边缘。尽管在2016年取得突破,但在2017年禽流感的报道后,让人们产生对从事的白羽肉鸡行业狐疑。无论企业家、专家、上市公司的金融分析员等等,在拥有那么多的养殖经历、理论数据、市场预测工具,仍然不能做出准确判断。
2018年再一次印证那句充满智慧但很多人常常忘记的话:少就是多。还是那句话:感谢“禽流感”!是它让从业者保持理性、充满敬畏、重视市场规律。
祖代公司是最舒心的,但也最承受骂名:永远在协调客户的“巨大需求”,只恨自己产量少,恨不得所有的进口鸡种都给了自己。但却出现个别公司产品质量问题、而给一些人感叹,一些人奏响欢歌。
从白羽肉鸡联盟统计看
2018年截至到47周(11月25日)父母代的销售量为3685万套,与去年同期4018万套相比下降333万套,与前年4227相比下降542万套。上半年为1947万套,与2017年上半年2024万套相比减少77万套,与2016年上半年2459万套相比减少512万套,与2016年相比下降达到20%。
商品鸡雏产量以联盟统计来看,预计2018年销售42亿只左右,与以前相比下降14%,故2018年商品鸡价格基本居高不下,并在目前达到报价每只9元的历史巅峰。从产能来看,这种局面仍将有维持的可能。
鸡肉价格也进入历史高峰:大胸价格每吨突破1.8万元,无人问津的腿肉价格每吨突破2万元,产品综合售价每公斤12元以上。整个肉鸡产业进入各个环节全面盈利的时代。
预测2019年、大多数人又恢复了2016年的自信。这一次理性的判断依据实际同2016年一样,但似乎更有保证的是连续3年的低于70万套的祖代引种量。
2015~2017年祖代引种及国产量72、64、69万套。 2018年祖代引种量仍然在低位。预计2018年进口量64万套,加上益生承诺的自产23万套,合计低于87万套。
从以上数据能够看出,无论如何、过去3年的产量在2018年显示的市场销量及价格证明,祖代低于80万套的引种量绝对是一个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量。其实2017年除了受外因“禽流感”的影响外,更关键的是种鸡换羽量在父母代一雏难求的情况下急剧上升。当然商品雏鸡的价格除此之外,还受到以下5个因素影响:父母代鸡群的疫病、极端高温高湿天气引发的低产、环保的限养、祖代鸡群本身的产能下降及换羽鸡数量的下降。
根据祖代鸡的引种量及过去几年实际情况,推测2019年乃至2020年商品雏还是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商品雏将保持可观的利润空间。
经过2012~2016年及2017年这两次的行业洗礼,肉鸡产业发生重大的格局变化。
单独饲养种鸡的小规模散户由于资金、技术短板而大量倒闭退出。中等规模的种鸡公司变得更大更强、种鸡的饲养越来越集中,甚至超出100万套的企业也逐渐增多。
种鸡、饲料、孵化、加工全产业链一条龙企业的产生:过去鉴于资金、技术、团队等原因很多屠宰企业没有自己的种鸡场。这一次一方面鉴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品质的要求及攫取行业全产业链的价值,很多企业自己开始饲养种鸡,并且短时间取得很大发展。
因饲养肉鸡的散户大量退出,单独生产肉鸡料的饲料厂因利润空间下降而转行或倒闭。
其实出现以上的情况是必然的历史规律,也是产业成熟的标志。也只有这样才能*限度的挖掘整个产业链潜力,保证产品可追溯,确保食品安全,使得中国养鸡行业集中度增加、全面对接国际趋势,具备国际竞争力。
肉鸡企业如何应对非洲猪瘟的影响
2018年8月,从辽宁沈阳开始传播的非洲猪瘟猝然发现,并在短时间全面爆发。11月以来,短短20天全球发生132起非洲猪瘟疫情,我国平均1天1起!真的到了“谈猪色变”。为了防止蔓延,政府果断采取很多措施,尤其跨省禁运、消费下降、使得养猪行业遭到巨大损失。
尽管我们可以继续放心吃肉,但根除非洲猪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了根除疫情,有些国家用了5年,有些甚至用了30多年。例如,非洲猪瘟1960传入西班牙,经过30多年的努力,直到1995年10月,西班牙才正式对外宣布,彻底根除了非洲猪瘟疫情。为了对非洲猪瘟进行防控和根除,建立起了流动的临床兽医团队网络;对所有猪场进行血清学监测;提高养猪场的生物安全水平;迅速拔除所有疫点,对生产者足额补偿;严格控制猪只移动,冲洗和消毒交通工具。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疫情防控的复杂性、长期性。
尽管不能判断长期影响、但短期来看还是非常大的。尤其中国人普遍的“羊群效应”心理,“宁信其有不信其无”,这样短期消费会下降。随着养猪及猪肉消费的下降,对家禽行业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消费替代提升。从目前的家禽产品的价格上扬也可以看出它的影响。因而家禽行业在目前来看充满机会。
通过这件事情,看出一个行业受到的这种不可控因素的巨大影响,突发事件会导致很多企业遭受致命打击。家禽业也是刚刚从去年的禽流感事件中摆脱出来。其次企业发展过程中一定量力而行,充分留出足够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资金,切不可盲目扩张。
养殖业最可怕的就是烈性传染病暴发,故要根据国内外的科技力量,严格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与执行。这一次可以看到那些生物安全做得好的企业几乎没有发生任何疫病问题,很多养猪企业能够做到蓝耳病无免疫阴性的管理。
中美贸易对肉鸡行业的影响
虽然中美贸易是发生在2018年,其实对家禽产品来说,我们一直没有和美国建立实质上的贸易。首先美国若不能平等对待中国的家禽产品,那么即使不打贸易战,中国也不会向美国开放家禽产品市场。
对于祖代的进口,短时间美国对禽流感的防控措施也不一定取得突破,因而不能把在美国的祖代种鸡引入中国。相反,我们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巴西、欧洲对中国的虎视眈眈:尤其巴西产量世界上*,成本低,本国不能全部消费,一直渴望寻找进入中国的突破口。
中国重点是要控制走私产品。从白羽肉鸡联盟的报告来看,联盟与中国海关缉私局多次沟通、探讨联合打击走私的具体方案和可行性,目前联盟已经与中国海关缉私局达成初步合作框架,海关建议先试行,按照海关要求联盟采集和提供相关走私线索和物证等,海关再介入缉私;另已经找到另一条打击走私的途径,即:香港出口鸡肉到台湾、越南是源头。
综上,任何行业的引领者一定是那些具备冒险、创新,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大浪淘沙,最后留下的一定是那些讲诚信、职业化管理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