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9/2/11 14:29:00 来源:新浪南阳看点 阅读数:
32岁的刘冬是一名三级伤残退役军人,2008年,在汶川大地震救援中,为救人被埋废墟73小时失去左腿。退伍回到家乡后,靠着一副拐杖,在深山中摸爬滚打发展生态养猪。多年来,已带动深山区200多户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走进淅川县西簧乡卧龙岗村的腾龙林牧有限公司,占地面积差不多有三个运动场大小的标准化猪舍,一排排整齐划一地呈现在眼前。很难想象,一个手拄拐杖走路不太方便的年轻人,在偏僻的山村创办一个年出栏五六千头猪的企业。刘冬说,想干点事儿确实很难,但趁年轻,要干就要把它干好:“我是在参加5.12汶川地震执行救援任务时受伤,左大腿高位截肢,2009年12月退伍回到家乡,当时到内乡牧原、郑州、南阳等几个猪场考察后,决定从事养猪业,采用滚雪球的方式往规模化发展。”
2010年,他和媳妇一起开始租地,盖猪舍,买种猪,从饲养10头母猪起步,实行绿色养殖。经过几年来的艰苦发展,刘冬的猪场年出栏无公害商品猪5000多头,并获得“全国农技推广科技示范场”荣誉称号。为了让村民脱贫致富,刘冬2013年成立了淅川县龙岗农牧专业合作社,为当地农民提供生猪养殖、技术、防疫、销售等一条龙服务,并设立免费服务电话,为当地农民解决养猪难题。在他的带动下,周边200多户农民从事养殖业:“给他们发送仔猪、在仔猪成长过程中派技术员定时去防疫、管理,商品猪成长后我们会回收销售,通过我们卖到雨润、双汇公司,把会员养猪的风险降低到最小,从根本上解决当地一部分农户的增收问题。”
身为残疾人的刘冬,知道残疾人生活不容易。为此,他从当地招来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对他们进行培训,安排岗位就业,解决他们的增收问题。2015年上半年,刘冬在自己猪场最困难的时期,仍然给本乡40户残疾人免费发放仔猪,帮助残疾人增收。刘冬表示:下一步会增加猪场的规模和先进设备,不断完善技术人员的培训,把养猪业做大做强,带动更多的群众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