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9/2/27 11:21:00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阅读数:
甘肃省临夏州按照党中央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以作风建设年活动为推动,主动适应发展形势,及早着手,科学谋划,在全省率先整区域大力推进粮改饲工作,使之成为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突破口,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村“三变”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探索走出了一条“粮饲兼顾、草畜配套、以养带种、农牧互促”的循环农业发展和产业扶贫新路子,推动实现了旱作农业的“第二次革命”。2018年全州粮改饲面积29.9万亩,比省上下达任务多15.8万亩,比2017年增加近20万亩。
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实现农业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和种养双赢的目标。临夏州立足130多万亩玉米种植面积和群众善饲养、会经营的资源禀赋优势,把粮改饲作为旱作农业提质增效的二次革命和推进循环农业牛羊产业扶贫的突破口,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载体,重点推广“饲草料(秸秆)种植加工―牛羊养殖―粪污还田―绿色农产品生产”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在支持有能力、有发展牛羊养殖意愿的贫困户发展能繁母畜养殖的同时,引导支持农户根据饲养规模配套种植青贮玉米2亩以上,着力构建草畜配套新型种养关系。探索推广“农户自种、订单收贮、专业生产、免费收贮、半价配送”等5种粮改饲收贮模式,使旱作农业亩均增收400元以上,牛羊养殖成本降低、养殖效益增加,畜产品品质提升,农业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实现了种养双赢。
应收尽收、应改尽改,实现田间地头和房前屋后不堆放一根秸秆的目标。为了进一步加快粮改饲助农增收步伐,临夏州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2018年粮改饲暨秸秆饲料化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在省列5个粮改饲试点县的基础上,将临夏县、永靖县、临夏市列为州级试点县,全州整区域推进。实行“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政府包落实、业务部门包技术”的工作机制,把每一块地的玉米秸秆收储任务落实到具体的养殖场、饲草收贮企业和每一个养殖户,扩大收贮面积,努力做到应收尽收、应改尽改,不在田间地头和房前屋后堆放一根秸秆的目标。靠实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工作责任,做到“种、管、收、储、运”等关键环节有人管、有人抓。全州开展粮改饲的企业与合作社有281个,参与农户9.85万户,其中贫困户4.9万户,企业与合作社流转土地7.2万亩,订单种植7万多亩,形成了全社会参与粮改饲的局面。
财政补助、多措并举,实现“三个结合”和青贮饲料普及使用的目标。在指导各县实施好粮改饲、草牧业发展等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州县财政加大对秸秆收储加工机械、青贮物资等补助力度,投入各级财政资金15086.7万元,全州新购置各类收贮机械789台(套),投入各类机械4.08万台;各县(市)抢抓时间节点,集中人员机械,开展玉米全贮工作,做到“三个结合”,即坚持大型机械作业与小机械相结合、定点加工与流动服务相结合、全株窖贮与裹包袋贮相结合。目前全州已收贮56.7万亩,加工玉米全贮饲料134.8万吨,积极推进了青贮饲料的普及使用。
因户施策、精准发力,实现推广新型养殖发展模式和扩大规模养殖的目标。制定出台《临夏州牛、羊产业精准扶贫三年行动实施方案》,配套出台了农民培训、合作社建设等支撑方案,全面对接“一户一策”产业发展计划,新增加有能力、有需求的贫困养殖户3.14万户,累计达到7.58万户。积极推广“政府扶持与农户自筹相结合”的牛羊能繁母畜养殖村发展模式和“规模养殖场(小区)+贫困户”、“农民合作社+贫困户”、“养殖专业村+农民合作社+贫困户”等养殖模式,支持有能力、有需求的贫困户开展能繁母牛、能繁母羊等特色养殖,基本形成贫困户以能繁母牛、能繁母羊养殖为主,规模养殖场以自繁自育和异地育肥相结合的牛羊产业发展格局。截至目前,通过农户自繁自育、资金入股、托养、配股分红等方式,发展牛羊能繁母畜养殖村979个,发展养殖户98564户,全州牛饲养量45万头,羊饲养量300万只。
注重培训、强化指导,实现服务带动能力和扶贫攻坚能力提升的目标。结合粮改饲开展,试验示范饲用玉米新品种27个,推广种植饲用玉米品种13个;采取培训班、现场技术指导、科技宣传等方式推广粮改饲、品种改良、疫病防控、饲养管理等实用技术,全年计划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85000人,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完成技术培训64432人。同时,为了提高产业发展指导水平,采取2天集中授课、3天到实训点参观学习实践“3+2”培训模式,对全州412个深度贫困村村支书、村主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队长,按照贫困村主导产业、分批次进行了全员培训,共培训1648人,提升了服务带动能力和扶贫攻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