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9/3/21 9:36:00 来源:猪讯网 阅读数:
猪年来了,猪的身价也在持续走高。根据市场监测,自3月15日以来,全国生猪价格持续上涨。3月15日,外三元猪全国均价报14.65元每公斤,3月19日外三元猪全国均价报15.32元每公斤。事实上,自从进入3月份以来,全国猪价就保持着持续上涨的态势,相比月初时12.15元每公斤,目前涨幅已达3.17元每公斤,在经历了12日到15日的短暂下跌之后,开启价格反弹,目前较15日已上涨0.67元每公斤。业内人士预测,目前全国生猪价格已进入明显的上涨周期,结合多方信息,预测本轮上涨将持续至少一年,而峰顶的猪肉价格可能会触及25元每公斤至30元每公斤的区间,单头猪的盈利将达到1000元以上。
本轮猪肉价格上涨符合市场周期
关于本轮猪价上涨的原因,业内人士分析有两个,一是上一轮猪肉价格的下行周期已经结束,市场迎来了一个上涨周期,另一方面,去年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非洲猪瘟疫情对于市场的影响力开始显现。
从2010年上半年开始,在没有发生较大疫情的情况下,我国的生猪养殖行业迎来快速发展的阶段,行业集约化进程明显加快,龙头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越来越好,导致市场出现了明显的产能过剩。市场上的猪肉供给远超市场需求。从2013年至2015年,行业内的许多企业出现了连续三年的亏损。2016年,市场进入新的周期,在上一轮中没有挣到钱的散养户开始退出市场,猪肉价格在2016出现上涨,此后,2017年下跌,2018年亏损,到2019年3月,该轮猪肉周期已经基本结束了。
和2010年至2015年的周期相比,2015年至2019年的周期呈现出的*特点是去产能的效率更高。进入2018年后,市场出现4个月的下行,此后市场的生猪供应明显减少,导致价格上升,亏损加疫情让众多散养和小型企业退出市场,同时,龙头企业规模化扩张明显,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更大。
下行周期迫使散养退出
相对于规模化的生猪养殖企业,分散养殖户对于市场的波动极为敏感,价格走高散养户一哄而入,价格走低则成批退出。在经历了去年底至今的市场剧烈波动后,目前散养户失去了养殖热情,空栏比例巨大,并且补栏意愿极低。一方面,疫情对于散养户威胁巨大,另一方面,市场价格还在酝酿中,没有产生明显的吸引力。根据相关预测,全国生猪产能下降幅度将达百分之15,已接近历史极值,并且在未来,去产能的速度还将加快。
需要注意的是,疾病的攻击不是仅针对散养户,大公司的猪也可能会死,只是在管理严格的企业中,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较低罢了,一旦风险来临,资金持有就成了抗风险的主要凭借。在这一点上,上市公司比未上市的公司要安全一些。未上市公司如果发生疫情,一旦处置不当就会面临破产的风险,而且几乎难以恢复再次生产,巨额的债务将使企业就此关门。而资金充足的公司可以进行快速补栏,在未来吃下更多的市场份额。所以,未来几年,行业的产业集约化将更加明显,而上市公司在今后的两三年里可能会拿出非常漂亮的成绩单。
加速猪肉进口
我国是世界上*的猪肉消费国,每年全世界约有一半的猪肉消费都发生在中国,巨大的市场需求也对世界上其他生猪生产国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除中国外,美国和欧盟也是主要的养猪大国。
2018年,美国猪肉价格低迷,美国农业部发布数据称,美国平均猪肉价格于年内同比下跌了百分之10.3,作为美国猪肉的主要进口国家,我国开始加大进口额度,以满足市场需求和产能不足的缺口。据报道,3月15日,中国从美国采购了23846吨猪肉,这是近两年来发生的规模*的一次猪肉采购。尽管中国对美国的猪肉采购有着高达百分之62的关税,但交易还是成行了,这足以见得国内市场目前对于生猪的巨大缺口。
目前,出现猪肉价格上涨的地区集中在华东、华中、华北等地,这些地区生猪被迫提前出栏,某养殖企业的猪以往平均出栏体重在110公斤左右,而在今年,该数据下降至92公斤左右,可见猪还没长胖就要拉出去卖了。目前,全国猪价上涨还未明显传导至消费者身上,预测到今年下半年,普通消费者可能会明显感受到本轮猪价上涨的影响,换句话说,猪肉要涨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