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9/4/2 8:59:00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阅读数:
春季万物复苏,各种细菌、病毒也会随着适宜的温度、湿度大量繁殖,而此时猪群刚刚经过一个漫长的冬季,机体的抗病能力也明显减弱。如管理不善,饲喂不好,防疫不利,极易引起各种猪病发生,严重影响养猪效益。
提高防疫意识
养猪场(户)要实行封闭管理,严禁闲杂人员进出。养猪场(户)之间不串门;养殖区域禁止外来人员出入,特别要杜绝走乡串户的猪贩等人员进入养殖区域;养猪场(户)尽可能不在市场上购买猪肉(可买鱼肉、鸡肉、牛肉等代替或自宰猪食用),上饭馆应养成不吃或少吃猪肉的习惯,以防带入病菌,造成疫情传播。养猪场(户)应杜绝养殖狗、猫等其它动物。
坚持自繁自养
坚持自繁自养,实行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确需从外地或外场引种时,应做好引种地的疫情调查,同时做好引种前后的检疫和隔离工作,以防引入病猪和隐性感染猪。生猪引到场后,应隔离饲养半个月以上,并按程序进行免疫接种及预防性投药,让其产生适应本场生物环境的抗体。确定无病后方可与原有猪群混养。
调控猪舍环境
春季养猪要解决好舍内保温和通风的矛盾。养猪场(户)应重视硬件建设和设施投入,在保障舍温的前提下,气温较低时可采用暖气炉或热火炉供暖,同时应用局部保温设施,如红外线保温灯或加热板等,防止仔猪扎堆诱发消化道疾病和呼吸道疾病。同时应在保证舍温的前提下,建立适于春季使用的排风系统,并搞好猪舍卫生。
强化消毒
应定期对环境,包括栏舍、场地、用具、器械及排水道、母猪体表等进行消毒,还应注意卫生死角,如装猪台、污水沟、储水池、食槽等消毒。生猪全部出栏后,相关场所和物品实施终末消毒,彻底清扫猪场并用烧碱和生石灰等消毒,用具用消毒液浸泡或喷雾,密闭的圈舍可用熏蒸法消毒。猪场彻底消毒后14天再饲养下一批生猪。正常情况下,养猪场(户)应每周对猪舍和环境进行一次消毒,疫病流行时,应坚持每天消毒。平时应及时清扫圈舍,勤换消毒药,以确保消毒效果。尽量选择安全、高效、无刺激、无毒性、无异味的消毒药进行带猪消毒。
做好免疫接种
猪场应在执业兽医指导下,根据本地区或本场疫病流行情况和规律、猪场的病史、品种、日龄、母源抗体水平和饲养管理条件以及疫苗在体内会相互干扰等因素制定出合理科学的免疫程序。所制订的免疫程序还据疫情变化、疫病流行特点、猪群动态等具体情况,在执业兽医指导下进行对免疫程序及时进行修改和补充。规模化养猪场要做到在每一次给生猪免疫之前,做好抗体监测,以抗体水平的高低为依据,确定科学免疫程序。春季需要重点免疫的疫病有口蹄疫、猪瘟、猪流感、猪肺疫、仔猪副伤寒、大肠杆菌病等。
科学喂养
春季可对育肥猪及种猪采取定时定量饲喂全价饲料的常规饲养方式。在改善饲养环境的前提下,应加强哺乳猪的饲养管理,保持母猪乳房的清洁,以使仔猪顺利度过新生关、补料关和断奶关。应科学配制全价饲料,保证日粮营养均衡,增强仔猪体质,使其顺利度过春季。春季青绿饲料缺乏,应尽量在日粮中添加一些胡萝卜类的多汁饲料,以促进猪的食欲,同时应注意补充维生素。
做好检疫工作
一要严格执行产地检疫,规范产地检疫工作。二要强化屠宰检疫,对待宰生猪要加强实验室检验,杜绝疫病传播。三要严把运输检疫关,引进种猪要慎重,要严格检疫,规定检疫疫病的血清学检测结果必须呈阴性。
一、二 。仔四要定期进行检测,重点检测猪瘟等 类传染病,阳性病猪坚决扑杀加强预防重视保健
根据猪只不同生长阶段的疫病发生特点与规律,通过在饲料或饮水添加细胞因子产品、抗病毒中药、高效抗菌药物可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预防性给药或使用饲料添加剂应选用生物饲料(如加藤菌、益生素、生态畜宝)、低聚糖、酶制剂、酸制剂、干扰素、转移肽、抗菌肽、白细胞介素、中草药制剂等。
预防混合感染
春季猪病多发,此期猪病多为混合感染,且发病后不易治愈。春季常见猪病有猪瘟、猪流感、猪肺疫、仔猪副伤寒、大肠杆菌病等。在日常管理中,要注意观察猪的精神、食欲、运动、呼吸、粪便状况,发现异常,立即诊治。疑似病例可进行细菌学检查及血清学诊断,确诊后采取防控措施。
病死猪及其产品的处置
若猪只出现异常死亡,要在畜牧兽医行政部门的监督指导下,按照《动物防疫法》和“五不一处理”规定(即不准宰杀,不准出售,不准转运,不准食用,不准随意丢弃病死猪,病死猪一律进行无害化处理),对病死猪及粪便、垫料等污染物进行焚烧、深埋的无害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