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09/6/8 10:12:00 来源:《延边信息港》 阅读数:
6月5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最新信息显示,5月份国内生猪价格继续走低,猪粮比价连续4周低于6:1。而这也意味着国内养猪业已经连续四周处于盈亏平衡点以下,冻猪肉政府储备也即将展开。那么作为猪肉输出大省的吉林又是怎样的情况呢?在产业已经逐步陷入危机的时刻,吉林的农民又如何去面对呢?
全国形势:连续4周低于盈亏点
按照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信息,5月份,我国生猪出场价格、白条肉出厂价格、仔猪价格均呈现持续走低态势,猪粮比价继续下跌,已经连续4周低于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六部门年初联合发布的《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暂行)》设定的生产盈亏平衡预警点(蓝色预警)。
信息中还透露,尽管我国生猪供大于求的情况依然较为严重,但生猪养殖结构调整已经开始,母猪、仔猪补栏积极性有所下降。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按照预案的规定,着手开展冻猪肉政府储备的收储工作。
本地形势:上周跳出蓝色预警
国内生猪养殖产业持续在亏损线上挣扎,吉林的养猪业又面临怎样的境况呢?
5日,记者通过长春市物价监测部门相关工作人员了解到,从上周开始,长春地区的猪肉出栏收购价格已经回升到4.6元/市斤,而本周这一价格再次升高,达到4.7元/市斤。
同时,由于大成玉米收购价格在近期每吨下降50元,长春地区玉米收购价格平均下降为0.75元/市斤。将两者比较后可以发现,在5月曾经持续在5.96:1的猪粮价格比目前已经上升到6.27:1。由此,长春地区养猪业已经跳出国家划定的盈亏平衡点,即蓝色区域。
业内提醒:注意调整生产周期
虽然本地生猪饲养行业已经跳出蓝色预警,但长春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认为,由于目前包括长春市在内,吉林省的生猪饲养行业还是以散户和小型养殖为主,抵御风险能力偏低,所以,除了部分大型养殖企业能够保本或者微利经营外,整个行业仍旧处于盈亏平衡的边缘。
“所以说,这并不代表就没有危险。”日前,长春市工农业产品成本调查监测所专业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长春市多数是中等规模和小规模散养户,大规模养殖企业还不多,在这种养殖模式下,散养户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生产成本还要高于其它模式,很容易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为此饲养户更应该及时关注市场行情,调整生产周期,并利用科学养殖技术,降低养殖成本,增加生猪养殖利润,使成本和利润处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
“如果将眼光放得再长远一点,在别人减栏的时候,咱们稳定住自己的生产,到下一个周期,自然会得到相应的利润。”
专家预警:预防猪肉报复性涨价
产业的发展、物价的涨跌、菜篮子的稳定正在牵动着每一个人。生猪市场正在经历的变化也引起中国社科院欠发达地区研究中心主任袁钢明的关注。
袁钢明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06年上半年,是我国生猪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当时,生猪价格一度跌至每公斤5.96元,为近期历史最低点,由于猪贱伤农,不少养猪户不得不减少母猪和肉猪的养殖。作为国内农产品与宏观经济的权威专家,袁钢明表示:“后来的情况是,猪肉市场在随后的几个月开始转暖,而由于此前的母猪存栏太少,导致猪苗市场短期难以恢复,由此引发了上一轮由猪肉主导的物价迅猛上涨,通胀压力直到去年中期才有所缓解。”
“随着各地减少母猪和商品猪饲养,市场有可能形成反转,猪肉价格很有可能在明年中期开始报复性上涨,”袁钢明忧心忡忡地表示,“现在情况和三年前很相似,今年年初开始,母猪生产已经开始减少了,这对市场未来恢复极为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