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资讯中心 >  市场分析 >  为什么此时三部委才启动冻猪肉的收储工作?

为什么此时三部委才启动冻猪肉的收储工作?

畜牧家禽网  时间:2009/6/15 13:44:00 来源: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阅读数:

     核心提示: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近日联合启动了国产冻猪肉的收储工作,以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根据年初发布的《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暂行)》表明现在生猪价格出现轻度下跌,生猪生产效益下降,政府要适度采取措施,增加中央和地方冻肉储备。

    2009年6月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称,5月份,我国生猪出场价格、白条肉出厂价格、仔猪价格均呈现持续走低态势,猪粮比价继续下跌,已经连续4周低于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六部门年初联合发布的《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暂行)》设定的生产盈亏平衡预警点。 中新社发 任卫红 摄(资料图)

     据《央广新闻》13时20分报道,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联合启动了国产冻猪肉的收储工作,以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详细内容我们来连线中央台记者冯雅。

  中国之声:国家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启动国产冻猪肉的收储工作?

  记者:这是根据国家年初发布的《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暂行)》三级响应机制有关规定执行的。这个《预案》提出,在生猪生产连续4周,猪肉价格和玉米价格的比价在6∶1—5.5∶1之间时,表明生猪价格出现轻度下跌,生猪生产效益下降,政府要适度采取措施,增加中央和地方冻肉储备。

  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的监测,早在5月底,我国猪肉价格和玉米价格的比价就只有5.87∶1,已经连续四周低于6∶1的生产盈亏平衡预警点,这也是2006年11月份以来的最低点。因此国家有必要启动国产冻猪肉收储工作,这样有利于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稳定生猪生产,保护养殖户的利益,促进生猪及猪肉市场稳定发展。有些业内人士甚至认为国家的收储来得太迟了,早就该启动了。因为从今年4月份开始,有些地区的养殖户就已经陷入亏损。

  中国之声:那为什么到昨天三部委才开始启动冻猪肉的收储工作,而不是象养殖户希望的在4、5月份就开始?另外,这次收储的规模可能有多大?

  记者:实际上,在6月5日,国家发改委就已经在官方网站发布公告称,国家正按照预案的规定,在着手开展冻猪肉政府储备的收储工作,而在更早之前,国家发改委已经多次通过媒体发出预警信息,表示,今年的猪肉市场将是供大于求,希望养殖机构特别是小的养殖户要多关注国家发布的信息,及时减少仔猪的存栏,尽早淘汰老化的能繁母猪。

  还有一个原因也许是因为目前生猪养殖结构调整已经开始,养殖户对母猪、仔猪补栏积极性有所下降。这段时间猪肉价格有触底反弹的趋势。而玉米价格现在还保持稳定。这样也会使得国家推迟国家层面的冻猪肉收储工作。但尽管国家层面是从昨天才开始启动收储工作,各个地方根据自己的情况却是早就开始了,比如养猪大省四川,早在5月初,就已经启动了猪肉收储计划。

  我们目前还不知道收储的规模有多大,我国有政府收储和商业收储两条渠道。一般来说,收储与供应量达到1∶10的比例才可能起到调节作用。全国猪肉产量一年是5000多万吨,5月就有近500万吨猪肉供应市场。目前中央全部的储备能力不到100万吨,因此可能更寄希望于商业收储。比如四川的的收储,参与方有政府,也有企业。政府采取银行贷款、财政贴息等方式鼓励企业收储。而且猪肉价格目前较低,生产经营的企业也会主动参与收储,等年底形势转好、价格上来后再适时投放一部分进入市场。

畜牧家禽网编辑:

首页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