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0/8/19 16:06:00 来源:天山网 阅读数:
在昌吉的阿什里乡,很多牧民牵着自己的奶牛走下大山,让奶牛住进新家———“托牛所”。
这个被定居后牧民形象称为奶牛“保姆”的地方,就是将牧民的奶牛集中起来饲养,牧民不用花一分钱,每个月还能得到奶牛产出牛奶出售后的一份钱。当然,牧民也可以留在这里照顾自己的牛,每个月还有工资。
牧民叶尔肯10年前就走下大山定居县城。直到去年,他听到朋友说将自家奶牛送进“托牛所”,是个不错的选择,而且收入比放养的收入多。
去年8月,叶尔肯把自家的两头奶牛送进了阿什里乡努尔加新峰奶牛养殖合作社,同时他自己也留在了这个“托牛所”。一个月下来,除了每头奶牛产奶给他带来300元的收入,加上自己的工资1200元,一个月就能稳收入1800元。
“没风险,赚钱还比以前多。”15日,叶尔肯对记者说,他看到收益后,就将家里的羊卖掉,又买了三头牛放在这里,这样下来每月就能有2700元的纯收入。
在这个“托牛所”里像叶尔肯这样送奶牛入户的还有12人,但一年前,“托牛所”无人问津。“刚开始都没有人来,都不信。”新峰奶牛养殖合作社负责人张峰说,刚建所时,四栋牛舍中只有一栋有牛,而且没住满。
当张峰把第一个月奶牛产奶的钱放在牧民的手里时,大家都信了,不断有人将牛牵来。
奶牛在通过体检、检验等过程后,在第二个月四栋牛舍就已全部住满。现在,二期牛舍的建造工程也已经完毕,12栋牛舍已经有10栋住满。
“托牛所”的建成,成功解决了长期以来奶牛分散饲养与规模经营、集中养殖与共同受益、养牛与种地难以兼顾的现实矛盾,实现了奶牛饲养管理水平和牛奶品质的同步提升,达到了牛奶价格大幅提高和奶农大幅增收的目标。
截至2009年底,昌吉州已建成10家“托牛所”,3000多头优质奶牛入托,日提供商品奶550吨左右,居全疆各地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