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动态 >  陕甘宁毗邻地区秦川牛产业发展论坛在杨凌举行

陕甘宁毗邻地区秦川牛产业发展论坛在杨凌举行

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0/12/3 14:05:00 来源:西部网 阅读数:

  11月29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国家肉牛改良中心主办,联合陕西、甘肃、宁夏三省区有关科研、技术推广及龙头企业参加的陕甘宁毗邻地区秦川牛产业发展论坛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际交流中心举行。

  陕西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余健,加拿大农业部国际合作局副局长周坚强,农业部全国畜牧总站刘海良处长,中国畜牧业协会副会长乔玉锋,陕西省农业厅副厅长张志恒,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吴普特,国家肉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中国农业大学曹兵海教授,陕西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郭庆宏,甘肃省农科院畜草研究所所长白滨,宁夏回族自治区畜牧工作站站长罗晓瑜、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肉牛专家Rafat博士,以及全国畜牧总站、中国畜牧业协会、国家肉牛产业技术体系、中国良种黄牛育种委员会有关领导和陕西、甘肃、宁夏等地的专家学者和龙头企业领导共计200余人参加了论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科学院副院长、国家肉牛改良中心主任昝林森教授主持了29日的开幕式。中国畜牧业协会副会长乔玉锋先生宣读中国畜牧业协会会长张宝文的贺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吴普特教授,甘肃省农科院畜草研究所所长白滨,加拿大农业部国际合作局副局长周坚强,农业部全国畜牧总站刘海良处长代表谷继承站长,陕西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余健分别致辞。

  论坛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科学院副院长、国家肉牛改良中心主任昝林森教授,中国农业大学曹兵海教授,北京农林科学院蒋洪茂研究员,内蒙古大学李光鹏教授以及来自陕西、甘肃、宁夏等地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分别作了专题报告,从遗传学的角度探究秦川牛的选育改良方略,从产业化开发的角度挖掘秦川牛的肉用价值,共商秦川牛发展大计。加拿大农业部周坚强博士和澳大利亚Rafat博士分别介绍了中、加肉牛科技合作前景和澳大利亚肉牛产业。

  论坛期间,与会专家学者就“秦川牛肉用选育改良技术方案”进行了论证,并参观了国家肉牛改良中心、杨凌秦川肉牛良繁中心和杨凌秦宝牛业工程中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中国黄牛选育改良方面具有明显的学科优势和研究基础。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农业部就在该校成立了全国惟一的“黄牛研究室”,致力于中国黄牛尤其是秦川牛的肉用选育和遗传改良。几代科技工作者坚持不懈,矢志不渝,在地方良种黄牛品种选育、导血改良、杂交优势利用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近10年来,在农业部、科技部、教育部等有关部委及陕西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秦川牛遗传改良及产业化开发方面的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先后获批组建了“国家肉牛改良中心”、“教育部肉牛、奶牛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团队”以及“陕西省肉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现代牛业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和创新团队,逐渐形成了我国肉牛改良的科学研究中心和产业化示范基地。

  秦川牛作为我国地方黄牛的代表性品种,以其肉质细嫩多汁、耐粗饲、抗病力强、适应性广等优点而享誉海内外,被誉为“国之瑰宝”。至今,秦川牛已被推广到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并成为供港活牛的首选品种。秦川牛肉用性能大幅提高,肉牛企业迅速成长,产业优势日渐凸显,辐射带动效应不断增强,有力地促进了陕甘宁地区肉牛产业的稳步发展,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和全国肉牛产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陕、甘、宁毗邻地区作为传统的秦川牛产区,也是西北农区肉牛生产的优势区域,对我国地方黄牛的改良和肉牛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此次论坛的举办,必将进一步奠定和巩固秦川牛在我国良种黄牛中的首要地位,加快秦川牛肉用遗传改良与产业化开发进程,对我国肉牛产业优化升级和品种更新换代,以及现代肉牛生产体系和技术体系的构建将产生积极影响。

畜牧家禽网编辑:

首页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