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资讯中心 >  致富经 >  女牛倌“三迁牛舍”

女牛倌“三迁牛舍”

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0/12/6 10:42:00 来源:舜网-人口导报 阅读数:

    “只要有恒心坚持,用心去做事,就一定会有收获的。”前不久,身患残疾的桓台县邢家镇张茂村42岁女牛倌伊红,在总结自己13年饲养奶牛的经验时告诉笔者。伊红说:“除了耐心坚持,还得要做个有心人,边养边学,边学边养,并要不断更新自己的养殖思维,勇于改进。”最让伊红记忆深刻的当属她“三迁牛舍”的经历。

    伊红最初是在自家院子里养牛,那时,她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门外汉”,买两头奶牛花费的一万八千多块钱,也是父亲帮忙借的。她抓住一切机会学习饲养技术,每次兽医来给牛看病,她都会认真观察每一步骤,并进行详细记录、总结,她还购买了许多科技养殖的书籍,并向他人虚心求教,经常在牛圈里一待就是半天。靠着自己的吃苦精神,最终她摸索出了一套成熟的饲养技术。勤奋耕耘和妥善经营,一年下来伊红获得了不小的收益。正当家人为初见效益而高兴的时候,伊红却决定把刚刚获得的一点收益继续投资,再建牛舍,扩大饲养规模。

    “当时牛棚建在家中,规模很受限制,并且牛舍的气味也影响到了街坊邻居,所以,必须得重建牛舍。”伊红在村里承包了5亩半土地,建起了一个相对宽敞的养牛场,进行了牛舍的第一次搬迁。后来随着养殖规模的继续扩大,这个养牛场又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2000年,她在附近的吉托村利用一个20多亩的废弃窑湾,建成了一个规模化的养牛场,进行了第二次搬迁,继续拓宽自己的养殖致富路。

    但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伊红又逐步认识到,光有规模是不够的,传统的养殖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而现代养殖技术既省时又省料,饲养成本也大大减少。但自己的养牛场在建设时并没有考虑到发展现代养殖,基础设施不完善。于是,伊红决定“三迁牛舍”。2008年,经过考察,她选择了后诸村一处基础建设完善的养牛场,采取租赁的形式,用别人的养牛场来发展自己的养牛事业。如今伊红的养牛场安装了摄像头,新上了自动喂养机,初步实现了现代化养殖,并建起了沼气池、饲料青贮池,每天养牛场能产奶近两吨,实现年销售收入200多万元。她还带头成立了巨鑫奶牛合作社,组织起附近的养牛散户“抱团”闯市场。

畜牧家禽网编辑:

首页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