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动态 >  黑龙江省畜禽屠宰及肉类加工业的思考

黑龙江省畜禽屠宰及肉类加工业的思考

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0/12/14 13:34:00 来源:互联网 阅读数:

  一、我省畜禽屠宰及肉类加工业

  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现状

  随着我省经济社会进步及畜牧业的发展,催生了畜禽屠宰行业的变迁及现代肉类加工业的快速发展。

  ——畜禽屠宰业从无到有、由乱到治,屠宰网点由分散到集中、规模由小到大,小作坊走向工厂化。

  建国初期,我省现代肉类食品产业几乎是一片空白,除哈尔滨市有一家机械化屠宰厂外,其他地市基本都是“一口锅、一把刀”的原始手工屠宰方式。1955年到1985年的30年间,国家对生猪实行了“派养派购”、“统购统销”政策,我省大中城市陆续兴建机械和半机械屠宰线120条,兴修冷库70多座,冷库储存能力近10万吨。上世纪90年代后,生猪屠宰加工向牛、羊、禽等9个品种延伸。进入新世纪以来,省政府制定了《黑龙江省畜禽屠宰厂(场)设置规划》,省财政设立了省级畜禽定点屠宰专项补助资金。2009年10月,省人大审议通过了《黑龙江省畜禽屠宰管理条例》,为畜禽定点屠宰加工提供了法律依据。据统计,自1997年以来,全省共取缔私屠乱宰点3800多个。到2009年底,全省现有生猪定点屠宰厂328家、禽类定点屠宰厂210家、其他牲畜定点屠宰厂267家。其中,定点屠宰生猪规模以上企业达到61家,星级屠宰企业数量达到281家。从业人员12.1万人。全省生猪年屠宰加工能力达到2500万头,牛羊屠宰加工能力达到1000万头(只),家禽屠宰加工能力超过2.5亿只。

  ——畜牧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既成为畜产品输出大省,也成为地方财源建设新增长点。

  2004年至2009年,我省生猪、肉牛、肉羊饲养量年均分别增长6.75%、1.87%、7.3%。2009年,全省生猪存栏2839.2万头,定点屠宰生猪1470.2万头;家禽存栏3.2亿只,定点屠宰家禽2.2亿只;肉牛、肉羊存栏分别为566.6万头和1067.2万只,定点屠宰牛羊1000万头(只),规模屠宰加工能力和屠宰总量均位居全国前列。特别是随着肉类食品产量增加和质量不断提高,使我省猪、牛、禽、蛋实现了由自给不足到调出大省的跨越式发展,已有60%的生猪和45%的禽蛋销往全国各地。2009年我省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40%,达到870.2亿元,为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提供了强力支撑。大庆市的金锣集团年均上缴税金4000万元以上,克山县的雨润集团年缴税金1200万元以上,哈尔滨大众肉联年缴税金5000万元以上,已成为当地财源建设新增长点和台柱子。

  ——畜禽屠宰加工业发展秩序日趋规范,肉品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1998年经省政府批准13个地市、66个县(市)、农垦、森工设立畜禽屠宰管理机构,现有专业执法队伍700多人,对畜禽屠宰企业生产、加工、批发零售等各个环节,实施了畜禽入场登记、检疫检验、质量追溯、缺陷产品召回、无害化处理、信息报送及联合执法监管等一系列刚性制度体系,并建立了黑龙江省“放心肉”工程监管信息网。全省共有27家屠宰企业通过了ISO9000认证和HACCP认证。严格落实国家病害猪无害化处理补贴政策,2009年全省生猪定点屠宰企业按国家规定处理病害猪50876头,折肉4578.8吨。目前,全省县城以上生猪进点屠宰率达到100%,乡镇进点屠宰率97%,畜禽产品挂牌销售的“放心”专卖店(柜)达1300多个,冷却肉、分割肉和小包装肉在大中城市的销售覆盖率接近20%。如,以双汇、雨润、金锣等三户企业为龙头的肉类供应商团,占哈尔滨市肉类市场的60%以上。

  二、我省畜禽屠宰及肉类加工业

  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尽管我省畜禽屠宰及肉类加工业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仍然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面临着国内行业激烈竞争和国际跨国资本的挑战。可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一)面临“三大挑战”

  第一,从全球看,国际巨头和跨国资本纷纷登陆,正欲加速谋变中国肉食工业。

  第二,从国内看,兄弟省份捷足先登,不断加快向全国扩张的脚步。

    第三,从我省看,诸多困难和问题阻碍龙江畜禽屠宰及肉类加工业发展。

  一是屠宰环节利润少、效益低。据调查,2008年,在生猪养殖、贩运、屠宰、零售四个环节,每头猪的平均净利润分别为206元、28元、23元、49元;2009年每头猪的平均净利润为71元、25元、14元、40元。其主要原因是:市场机制不完善,企业担负着肉品检验等公益职能,最多高达每头10元的检疫费;定点屠宰布局不合理,造成结构性过剩;企业间存在无序竞争,人为压低肉价,使中小型企业生存更加困难;部分企业投入少,影响新产品研发,延缓了发展步伐和行业升级。

  二是深加工能力弱,产品附加值低。我省肉类加工企业大多属于中小型企业,中低档产品多,高档产品少;猪肉制品多,牛羊禽肉制品少;西式制品多,中式制品少。这“三多三少”现象严重制约了行业升级和发展。同时,省内没有规模以上的副产品加工企业,副产品的开发加工不够且附加值低,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三是大型企业主导作用不突出。目前,大型龙头企业开工明显不足,而中小企业屠宰量明显大于大企业。全省规模以上企业屠宰量占58.2%,而中小企业屠宰生猪109万头,牛羊164万头(只),家禽2737万只,总量占比分别达7.4%、16.4%和12.4%,影响了屠宰业健康发展。加之肉品冷链运输发展薄弱,企业自有冷藏冷冻仓储设施有限(其中60%用于出租他用);产品形态同质化严重,肉类龙头企业以鲜销片肉为主,分割肉和小包装的冷却肉占比少;受肉品营销方式制约,品牌企业的专卖店实行加盟扩张,监控难以到位。

  (二)具有“两大有利条件”

  其一,国内市场需求增长将促进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按照国际肉类组织公布的数字,中国畜禽肉类生产量约占世界生产总量的29%,其中猪肉占47%,羊肉、禽肉和牛肉分别占26%、17%和9%。据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肉类消费量将增加到1.2亿吨左右,平均每人每天比现在多吃1.5两肉。2009年我国肉类总产量7642万吨,要满足1.2亿吨的消费需求,增量将达到5000万吨。到2020年,我国畜禽屠宰企业资产总额将超过5000亿元,屠宰及肉制品加工经营收入将达到1.5万亿元以上。如果肉制品加工中的熟肉制品占比由目前的不足10%提高到30%以上(发达国家已占50%以上),深加工收入就会成倍增长。实践证明,肉类屠宰加工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几乎没有被替代的可能性。另据权威部门预测,在未来10年内,我国肉类屠宰加工业将完成由传统行业向朝阳产业的转换和过渡。这为我省畜禽屠宰及肉类加工产业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空间和难得的机遇。

  其二,我省具有畜禽屠宰及肉类加工业的发展优势。大致有三方面:一是地理位置优越。我省地处祖国北疆,属于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无霜期一般在100~154天,降水量一般在386毫米,与荷兰、丹麦及日本北海道等畜牧业发达国家同处于世界玉米带,面积辽阔,气候冷凉,生物多样性强,是国际公认的*畜牧养殖带,畜禽产品肉质好、口感佳。二是畜禽养殖资源充足。我省是全国十大牧区之一,仅次于内蒙古草原面积,居全国第二位。拥有6500万亩草原,年产饲草800多万吨;拥有1.7亿多亩耕地,粮食产量即将超过千亿斤,为畜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源保证。三是发展环境良好。省级财政每年投入大量资金扶持企业提档升级改造和对生猪病害肉处理进行补贴,促进了畜禽屠宰管理更加规范、准入门槛逐步提高、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和加工质量稳步提高。尤其我省制定的5000万头猪发展规划已成为引导畜牧业发展的政策引擎。

  三、我省畜禽屠宰及肉类加工业

  发展对策探析

  “十二五”时期,我省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力推进“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着力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畜禽屠宰及肉类加工业作为重要的关联产业和下游产业,必须抓住有利机遇,加快发展步伐。而且,要建设畜牧业大省和绿色食品产业强省,就必须尽快做大做强畜禽屠宰及肉类加工这一朝阳产业。

  ——要做大做强畜禽屠宰及肉类加工业,就必须科学制定规划,确定发展目标,实现畜牧业发展水平的新飞跃。

  畜牧业是我省传统优势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作为畜禽屠宰及肉类加工业的“源头”,只有实现畜牧业质和量的扩张,才能使畜禽屠宰及肉类加工业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只有畜牧业做大做强,才能使畜禽屠宰及肉类加工业做精做优。因此,应在三个方面做足文章。

  首先,要科学规划发展思路。即:“科学组织、释放能量,借助优势、巩固存量,把握机遇、放大增量,产品升级、提升质量,拓展市场、增加总量”。顺应发展趋势,把握发展机遇,扩展发展空间,增大发展规模,树立绿色发展先进理念,实施农业与畜牧业并举,增加粮食产量与增加畜禽产量并重,以资源优势为依托壮大产业规模,以转变发展方式为手段促进产业升级,以增加科技含量为基础推动产品精深加工多创效益,以绿色食品和打造自身品牌为推动力,拓展出口创效能力,实现畜牧业和畜禽屠宰及肉类加工业做强产业、做优企业、做大规模。

  其次,要积极组织发展规划。将畜牧业、畜禽屠宰及肉类加工业纳入我省“十二五”经济及社会发展规划之中,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用规划指导发展战略,引导发展政策,督导各级政府和企业认真组织落实,创造全社会关心、关注、支持我省传统优势产业发展的强烈氛围和人文环境。

  再次,要明确发展战略目标。“十二五”期间,我省畜牧业GDP产值占农业GDP产值的比重要由目前的40%上升到50%左右;产值提升到1700亿元以上;生猪产量超过5000万头;鲜奶产量超过5000万吨;出省出口产值分别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畜禽屠宰及肉类加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屠宰量占比由目前的58.2%提高到70%以上;畜禽屠宰及肉类加工业销售收入在全国力争实现“保十争七”目标,专业化水平、科技含量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明显提升。

  ——要做大做强畜禽屠宰及肉类加工业,就必须加强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扶持,有效调控“原字号”出省。

  事实充分证明:如果屠宰加工业发展不起来,龙江就会继煤、木、粮、油等之后,又增加了畜禽等新“原字号”出省,继续成为内地省份的“原料”供应地。所以,加快发展壮大畜禽屠宰及肉类加工业,是建设畜牧业大省和绿色食品产业强省的“命门”所在。

  一方面,要制定产业发展政策,支持企业做大做强。要制定畜禽屠宰及肉类加工业的产业发展政策,推动大型畜产品加工企业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增强对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协调中小企业之间加快战略性资源整合步伐,通过合并、控股等形式做大做强。要大力支持畜禽屠宰及肉类加工龙头企业和养殖基地建设,进一步推动我省畜产品加工业由初级加工向精深精细加工的转变,朝着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集团化、一体化、低耗高效环保化方向发展,朝着优质化、多样化、方便化、档次化、低成本化的畜产品与制品生产及供应方向发展。

  另一方面,要加大对畜产品加工业的投放力度。借鉴《辽宁省2008-2010年畜产品加工业建设项目及财政扶持资金管理办法(试行)》中规定的省级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和奖励畜产品加工优秀企业加快发展的做法,加大对畜产品加工业的投放力度。要鼓励企业通过发行股票或债券在金融市场上融资,在省内、省外迅速扩张市场份额。也可考虑有效整合省级资金项目资源,投放于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经初步测算,如果持续加大支持与发展的力度,到2015年将全省生猪定点屠宰厂压缩到100家以下,百万头以上大型屠宰加工企业发展到10-15家以上;把牛羊和家禽定点屠宰厂压缩40%以上,推动全省定点屠宰生猪、牛羊、家禽加工能力分别达到3000万头、1500万头和3亿只以上,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有望达到400亿元,进而推动(包括奶业推动)畜牧业产值提升到1700亿元以上,进一步增强后发优势,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永续发展。

  ——要做大做强畜禽屠宰及肉类加工业,就必须延伸畜牧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实现效益*化,把利税留在龙江。

  畜禽屠宰及肉类加工业在整个产业链中,涵盖了畜禽生产、屠宰、精深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批发零售等多个环节,以及冷藏运输、包装保鲜等物流活动,也是实现高附加值的最“末端”和最关键部分。这就要求我们,一是大力支持畜禽副产品加工业发展,引进和组建副产品专业加工企业,延伸畜禽屠宰加工的企业分工合作,使产业链条拉长;二是大力支持综合利用畜禽骨、血、脏器,开发生产活性肽、骨肉蛋白粉等生物制品,变废为宝,提高副产品附加值;三是大力支持各企业加大新产品研发,提高畜产品精深加工比例和加工附加值;四是大力支持扩大冷链加工、小包装部位加工和半成品加工等,使企业深加工水平和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五是引导企业从肉食消费观念改变中探寻延伸产业链,实现“吃干榨尽”。加快转型生产各种精深加工的分部位冷鲜肉、小包装肉、半成品肉、冷冻肉、熟肉制品以及以肉类为原料的方便食品、功能性食品、休闲食品和旅游食品,从引导消费上寻找商机和市场,借以延伸产业链,在省内产生高增加值、高附加值、高利润预期值的良性效果。

  ——要做大做强畜禽屠宰及肉类加工业,就必须壮大产业主体,形成集聚效应,打造龙江知名品牌。

  我省本地畜产品加工企业中,中小规模企业数量众多,亟待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业集中度,打造大型龙头企业及企业集群。而且,从全国同类行业发展情况看,屠宰企业正在不断从分散向集约化集中。2009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年屠宰量2万头以上)累计生猪屠宰量为2.25亿头,占定点屠宰量的69.66%。而且,国内一些企业着力推进实行品牌化经营,全国已有肉类注册商标500多个,其中双汇、雨润、金锣属于全国性知名品牌,影响力逐步提高,市场份额逐步扩大。所以,一要大力支持企业做大做强。重点支持先进屠宰加工企业兼并重组落后定点屠宰企业,推进城市及其周边定点屠宰企业的整合与集中,不断完善生产、加工、配送和销售供应链的管理体系。二要淘汰落后屠宰产能。采取法律、政策和市场等多种手段,严格限制小型生猪屠宰场点的肉品跨区域流通,妥善引导过剩产能退出,遏制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三要加快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大力培育我省肉类加工自有品牌,鼓励品牌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结构调整,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要支持品牌企业建立冷却间和分割车间,配备冷链物流设施,延伸产品辐射半径。逐步变龙江制造为龙江创造,变原料大省为品牌强省。

  ——要做大做强畜禽屠宰及肉类加工业,就必须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提升。

  保证肉品安全,是畜禽屠宰及肉类加工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一是要加强行业标准化建设。这是我省畜禽产品打入国内、国际市场的重要前提,要认真执行国家标准,要提倡企业执行国际先进标准,探讨设立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鼓励各企业积极开展国际相关体系认证。

  二是加强全省“放心肉”监管网建设。以“黑龙江省放心肉工程监管信息网”为中心平台,以地市及屠宰大县为节点,以重点监测企业为载体,构建上下贯通的屠宰市场监测网络体系。

  三是加强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要支持全省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政府公检制度、企业自检制度、进货查验登记制度,对检测不合格肉品进行及时召回并追踪溯源。

  四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食品安全执法队伍建设,积极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形成食品安全联动机制,及时有效打击私屠滥宰及制售假劣肉类制品等各种违法行为,切实保障食品安全,让省内外、国内外都知道龙江食品诚信为本,吃的放心。

  ——要做大做强畜禽屠宰及肉类加工业,就必须依法治理,强化价格调控,为国家稳定物价的民生工程服务。

  目前,受国外和国内各种因素影响,我国居民基本需求商品的物价不断攀升。肉、蛋、奶和粮油盐一样,是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必需品,是“菜篮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对此十分重视,国务院出台了稳定物价的16条刚性措施。

  省委、省政府采取积极措施调控物价,保证低收入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平。从物价总水平上看,我省物价的基本面是好的,特别是肉、蛋、奶等商品的价格涨幅低于全国平均涨幅。但是,我省作为生猪和禽蛋类调出大省,对国家调控物价和保证群众的基本生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因而,畜禽屠宰及肉类加工业在国家和我省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稳定当前物价水平中承担着重要责任,主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依法治理物价。对人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串通涨价的企业和人员要依法管理、依法处理,绝不手软。

  其次,要减少流通环节。积极探索和实施肉类、蛋类、奶类及肉类加工后的商品从加工厂家直接进超市,直接到市场、直接进厂矿和学校食堂的机制和渠道,沟通产销直接见面,直接供货。

  再次,要进行政策调节。采取增加补贴、减少税收、降低生产成本等办法,把实惠让给广大人民群众,让中低收入群体买得起肉、吃得起蛋、喝得起奶,并有承受力多消费畜禽食品。只有生产量加大了,供给市场的商品供大于求,物价才会自然回落。只有群众买得起畜禽及肉食加工产品,消费才会增长,国计民生才有保障,畜禽屠宰和肉类加工企业和人民群众才会共赢。

  还有,要强化综合管控。既把现存的分段管理转化成既分段又集中的综合管理系统,物价、财政、工商、商务、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应在应急方面采取联合协调的工作方式,强化共同监管,共同稳定物价。而且,应当作为加强畜禽屠宰及肉类加工业组织领导的系统工程,进行长期的深度探索并逐渐形成体系。

畜牧家禽网编辑:

首页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