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动态 >  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2010年工作总结暨“十二五”重点任务讨论会举行

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2010年工作总结暨“十二五”重点任务讨论会举行

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1/1/10 11:27:00 来源:中国畜牧网 阅读数:

     近日,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2010年工作总结暨“十二五”重点任务讨论会在京召开。

     农业部科教司产业技术处处长张国良、副处长徐利群,奶牛体系顾问南庆贤教授和肖定汉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局长陈越,奶牛体系 “十一五”和“十二五”全体岗位科学家、站长以及团队成员130余人出席相关会议。

     本次会议包括两部分主要内容:2010年工作总结和讨论“十二五”奶牛体系重点任务规划,会议分别由首席科学家李胜利教授和各功能研究室主任分阶段主持。

     张国良对体系 “十二五”工作重点和工作思路提出要求,他强调要凝练好体系的重点任务,规划好重大创新成果,注重数据库建设;要要认真研究、合理安排体系的会议和重大活动,加强体系管理工作,注重工作日志和月度工作经费上报。

     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教授从任务书完成情况、工作情况、经费使用情况和阶段性成果等方面汇报了2010年工作情况,各岗位科学家、试验站站长也分别进行了工作总结。今年,奶牛体系在以下四个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第一,确定了奶牛磷需要量,经过近3年的研究,体系内四位科学家关于奶牛磷需要量的研究得到了相似的结果,一致认为目前我国奶牛日粮中的磷水平普遍高于需要量0.2个百分点,通过科学合理的调整奶牛日粮配方,降低磷酸氢钙的使用量,仅此一项技术推广至全国就可以节约生产成本10亿元/年,减少磷排放量8万吨/年。第二,奶牛疫病防控技术研究取得重大突破,通过疫病检测、免疫、监测等技术的创新性研究与集成,已经建立了与国际兽医组织(OIE)接轨的更加准确的布鲁氏菌病的大群跟踪和牛群鉴别技术,同时可以识别自然感染牛和疫苗免疫牛,为我国大规模净化牛群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这也是奶牛体系“十二五”的重点任务之一。第三,已经初步建立了我国奶业和国际发达奶业国家数据库。主要包括奶牛饲养标准数据库、奶牛重大普通病数据库、乳酸菌菌种资源数据库、全国1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小区)信息库、全国奶业科研现状数据库、奶业发达国家数据库,这些数据库对于我国奶业科技工作者追踪奶业发达国家奶业发展足迹,了解这些国家奶业发展过程中政策和技术的作用,为我国奶业的发展提供可以借鉴的政策、模式、经验和技术,从而提升我国奶业的整体水平。特别需要提出的是乳品加工功能研究室岗位科学家张和平教授在体系的支持下,用3年的时间,建立了国内*的益生菌菌种数据库和益生菌网站,并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为此,张和平教授获得国家自然基金委的2010年杰出青年称号,并获得进一步的研究资助。第四,科研、示范带动作用明显,2010年体系内岗位科学家都和综合试验站建立了密切的科研协作关系,据体系内统计数据,科学家在综合试验站开展的科学试验和研究达73次,实现了科研与生产的结合。体系内所有生产性的综合试验站生产水平比2009年都有较大提升,都实现了盈利, 2010年北京三元综合试验站牛场的年头均单产达到10181kg,个别牛场达到了12吨,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肖定汉点评体系一年来的工作时表示,大家为中国的奶牛产业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科研做得深,不但踏踏实实做了很多前瞻性研究工作,而且为奶业生产方面提供了可以用得上的技术和产品,营养与饲料功能研究室将重点放在“测奶配方、测料配方”,疾病控制功能研究室在摸清了我国奶牛重大疫病的流行情况后,提出了“从试验站和辐射牛场开始的牛群净化方案”,这些重点工作的开展将对我国奶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科技基础。他深有感触的说:这次体系内的工作总结其实就是一次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总结汇报本身就是一顿“科技大餐”。肖定汉对奶牛体系取得的研究成果与明显进步非常满意,对奶牛体系专家的团结和实干表示赞扬,对我国奶牛产业的健康发展充满了期待。

      会议讨论认为,“十二五”期间最迫切需要解决,也必须集中全体系的力量来解决的两项重大任务是:奶牛饲料营养价值和奶牛营养需要量的评定以及新奶牛饲养标准在全国的推广应用;奶牛重大疫病的净化工作。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zmm

首页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