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资讯中心 >  致富经 >  陈代平:规模养殖奶牛走上富裕路

陈代平:规模养殖奶牛走上富裕路

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1/1/14 11:44:00 来源:中国养殖网 阅读数:

     在竹溪镇春秋村7组,有一位叫陈代平的村民,他在广东打工养奶牛6载,2008年怀揣技术返乡办起奶牛养殖场。他以3头奶牛起家,在两年时间里规模扩大到20头,年产值达48万元。今年,为他决定在村里建起了占地400平方的奶牛场,规模发展奶牛养殖,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他乡养牛6载返乡办起奶牛场  

     1月7日,记者走进竹溪镇春秋村英平奶牛养殖场,陈代平正在奶牛场清扫圈舍里的粪便,他的妻子则忙着给奶牛喂草料。养殖场里共有产奶奶牛10头,小奶牛10头,它们见有陌生人来,发出“哞哞”的叫声。他说:“饲养奶牛就跟带孩子一样,需要用心去关怀它们的成长。”  

     据了解,2001年前,陈代平和妻子一直在家种田,尽管起早贪黑地劳作,可一年到头还挣不上3千元的纯收入。为补贴家用,2001年10月,陈代平只身前往广东打工,因为没技术不能找到高薪工作,他只好进了一家小型的奶牛场当清洁员,每个月只有1600的工资。因为工资低,陈代平一进奶牛场就下定决心要学好养殖技术,等技术成熟后到大型的奶牛厂上班。  

     在奶牛场打工的日子里,每天,陈代平在完成自己的工作后从不休息,只要一打扫完奶牛场,他就跟着饲养员学习饲料调配、奶牛防疫治病知识。奶牛场老板见陈代平既勤快又辛苦,一人能干两人的活,便将他的工资涨到了2500元。  

     在奶牛场打工一段时间后,陈代平发现饲养奶牛是个不错的致富门道,并萌生了回家饲养奶牛的想法。在妻子的鼓励和当地政府的支持下,2008年初,陈代平花2.44万元从自己打工的奶牛场购买了3头产奶牛回家,养起了奶牛,然后以滚动发展的方式在2年时间内,把养殖规模扩大到20头,有10头产奶牛,10头小奶牛。  

    收割村民过季蔬菜降低养殖成本  

     “要提高奶牛的产奶质量,冬季青饲料不能间断。”陈代平介绍,由于冬季黑麦草长得慢,供给不了20头奶牛的食用量,县内又没有专门种植黑麦草出售的人,而到县外拉黑麦草饲养成本又太高,如何才能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是陈代平夫妇一直思考的问题。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本村许多村民地里过季变老的蔬菜不但卖不掉,还要花时间把它清理掉。如果从村民手里将这些过季变老的蔬菜收购过来,不但可以解决饲养奶牛青饲料不足的问题,还可以增加村民的收入,岂不是两全其美的事情。  

     于是,他和临近的蔬菜种植户商量,要他们将地里过季变老的蔬菜以20元每亩的价格卖给自己,自己雇人去收割,并承诺收菜的时候将菜连根拔起,方便蔬菜户播种下茬蔬菜。蔬菜种植户见过季蔬菜太老,在市场上根本无法销售,反正变不成钱,播种下茬蔬菜,每亩不但可以省下200元的人工清理费,而且还可以增加20元的收入,很乐意地答应了陈代平。  

     陈代平告诉记者,家里的20头奶牛每天要吃800斤青饲料,在市场上购买青科饲料最便宜也要0.3元/斤,20头奶牛一月就要吃掉7200元的青饲料。每亩过季白菜可以收割1000斤,一个月需要24亩,要付费480元,收割的人工费需要4000元左右,与蔬菜户合作,每月仅青饲料一项就可节省3000元。  

    通过亲朋好友建立销奶网络  

     奶牛养起来了,怎样将牛奶销出去又成了困扰陈代平夫妇的又一难题。  

     据陈代平的妻子介绍,当初他家产的牛奶很不好销,2008年,她把奶牛产的奶拿到城里去卖,根本就没人相信也没人敢买。她说:“创办奶牛场时,买奶牛、修化粪池、建牛舍等花光了家里的存款,而3头产奶牛每天要吃上300多元钱的饲料,加上奶卖不出去,为了不让牛挨饿,每天家里人只好裹着肚皮过日子。  

     牛奶不畅销,让陈代平把心一横,反正都是亏损,找亲戚借了20万元作为运作资金,通过亲朋好友的关系把牛奶免费送给城里人喝,让他们养成喝自己场里牛奶的习惯,等时机成熟后再断奶。   

     2008年10月,陈代平夫妻通过亲朋好友开始向城里免费供奶,不少喝过陈代平的牛奶的人都说奶新鲜、纯,陈代平则在免费送奶的同时,与这些人建立了联系。2009年1月,陈代平感觉牛奶市场趋于稳定,便停止了免费供奶,接受赠奶的人们突然喝不到牛奶,纷纷打听牛奶的来源或给陈代平打电话要求订奶,依靠这样的方式,陈代平将牛奶的销路越拓越宽。2010年,陈代平将养殖规模扩大到20头,实现了月收入2万元,年收入24万的目标。  

     谈到下步打算,陈代平说:“我想稳扎稳打的走下去,将奶牛场扩大到50头,然后再吸纳10个留守村民,教授他们养奶牛技术,给奶牛他们代养,为他们发工资。并注册鲜奶商标,以生鲜牛奶送入户的方式,进军全县牛奶市场。”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zmm

首页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