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资讯中心 >  致富经 >  胡永清和她的养牛场

胡永清和她的养牛场

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1/3/11 10:58:00 来源:致富经 阅读数:

  在永善县最近召开的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一位普通农村女青年的交流发言博得了与会者热烈的掌声。她就是永善县黄华镇黄葛村青杠一组村民胡永清,她是作为全县养殖大户先进个人代表出席会议,并被评为养殖大户先进个人,受到县委政府表彰奖励。3月22日,我们借“进村入户,恳谈民情”的机会,参观了这位女能人“苦心经营”的奶牛场。

  (一)

  胡永清的养牛场,位于黄华镇黄葛村青杠一组,距黄华镇集镇4公里,占地面积15亩,其中牛场占地1.2亩,有578平方米的牛舍,能厩养牛110头,运动场、沼气、水电等配套设施齐全,有饲料地13.8亩。现有奶牛4头,肉牛26头,其中荷斯坦犊牛16头,本地良种母牛8头。截至2004年,仅饲养奶牛已实现经济收入5万多元。2004年初,为扩大再生产,她又多方筹集资金15万元进行肉牛养殖,并积极走生态农业发展之路,开展多种经营。充分利用牛粪,在13.8亩饲料地里实行林粮间种,全部种上了优质枇杷、脐橙、花椒等经济林果,使之尽快形成“产业链”,走生态农业发展之路。经过4年多的努力,她的养牛场已初具规模,并已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

  腼腆文静、精明能干的胡永清很健谈,说到她这几年在发展养牛上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时,她的说法还很有见地。

  她说,任何项目要发展,必须紧紧抓住市场的需求,只要生产出来的东西质优有人要,有人爱,就不怕“项目”发展不起来。要抓住机遇,紧跟市场,还要不怕风险。黄华在永善县是经济发展较快的乡(镇)之一,集镇群众消费水平也相对较高。2000年的一天,她无意间听到黄华集镇许多单位职工和街坊居民闲谈,希望像大城市的人一样能喝上牛奶。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她立即进行了全面的市场调查和了解。结果发现,在黄华饲养奶牛的前景好,只要搞好科学管理,收入还是十分可观的。她把这一想法告诉了家人,开始家人都认为投资太大,风险高,效益不一定好,搞不好还会赔本。她便把黄华的市场潜力、发展奶牛的前景以及自己喂奶牛的优势,在“家庭会”上作了仔细的分析,并说明虽然是有一定的风险,但不冒点风险,就一辈子都没有自己发展的路子,只要细心管理,科学饲养,生产出优质的牛奶,就不愁赚不到钱。最后全家人一致同意饲养奶牛,并决定由她主要负责奶牛场的生产经营和管理。

  通过精心筹划和充分的准备后,2000年4月,她便想方设法托人贷款1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同时向私人以高利息借了1万元,自己又东拼西凑了1万元,凭着她自己的一双手和敢冒风险的胆识,干起了发展奶牛的事业。首先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她在当时的昭通地区奶牛场学习了三个月的奶牛饲养管理后,买回了一头高产奶牛,边学边干,正式开始了奶牛的养殖。由于精心管理,买回的奶牛比原来还健康,每天可稳定地产鲜奶50斤,由于奶质好,很受黄华居民的欢迎。第一个月便获得利润1500多元,更增强了她养好奶牛的信心。为了使自己的养牛业能健康地发展,她一直把牛奶的质量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即使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也决不作假。她说,是客户让自己的事业得以生存和发展,让消费者喝上放心的牛奶是自己的精神回报。

经过四年多的苦心经营,她已还清了贷款和借款,奶牛发展到4头,固定资产达到了5万余元。她家生产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家里新修了住房、购买了摩托车,添置了新彩电,生活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三)

  2003年底,随着溪洛渡电站建设筹建工程的开工,大批的建设者来到永善。她也看到了由此带来的巨大的市场需求,养殖肉牛保准能赚钱。2004年初,已积累了一些养牛经验的胡永清又筹集资金15万元,租用土地扩建了牛场。并从昭通购买了16头杂交小牛和8头本地良种母牛,从事肉牛养殖。

  按她的说法,就是要以短养长,多种经营,综合利用,走生态农业发展之路。随着养牛规模不断地扩大,饲料特别是青、粗饲料的供给已成为养殖中制约发展的重要环节。同时,牛场每天产生的大量优质有机农家肥又无处可放,不充分利用又十分可惜。针对这种情况,她便转包了8亩耕地加上自己的承包地共13.8亩,进行林粮、林草间作,全部种上了枇杷、脐橙、花椒等经济林果,在林间空带种植皇竹草、黑麦草和薯类作物作为饲料,既可增加经济收入,又能较好地解决饲料问题。

  同时,在林业部门的扶持下,建了三个沼气池,一家人一年几乎可以不用烧柴、买炭,不但解决了过去最困难的燃料问题,现在每天的牛粪通过沼气腐熟后又成为林、草地里优良的有机肥源。由于有了得天独厚的有机肥源,生产出完全不与“化肥”沾边的生态林果和肉、奶,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绿色生态食品。

胡永清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嘴上常挂着“科学” 二字。她说,搞养殖,对自己来说是一个新的项目。要想获得成功,就要信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就是报刊杂志上讲的“依靠科技”才能进步,才能发展。虽然自己曾在昭通奶牛场专门学习过3个月的饲养技术,但所学的那点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为此,她特地请人从昭通、昆明购买了几百元的有关科学养殖方面的书籍进行学习,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经营管理水平和能力。在搞好养殖业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现有的资源优势,利用有利条件在自己的承包地上发展精品种植业。

  (四)

  面对自己的牛场,胡永清像“场长”汇报工作一样,谈起了自己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她说,由于资金短缺,养牛场基础设施滞后,比如蓄水池、青贮窖等不能满足生产和发展需要;饲养管理技术不足,由于养殖业操作环节多,技术性较强,加之自己文化水平有限,虽有一定经验,但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技术难题自身难以解决。谈到今后的发展,她说,只要有各级各部门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有信心和决心把自己的养牛业做大做强。她打算到2006年底,养殖奶牛达到10头,每天产奶150公斤,除供应黄华鲜牛奶外,每天向县城供应100公斤优质鲜牛奶;到2007年,养殖优质母牛达到50头,出栏育肥肉牛达到40头以上。同时,利用县农业局在养牛场建立的冻精改良点,带动周边乡、村、组群众发展养牛业。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cxj

首页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