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资讯中心 >  致富经 >  农民牵着黄牛奔小康

农民牵着黄牛奔小康

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1/3/11 10:58:00 来源:山东农业信息网 阅读数:

  在山东曹县韩集镇,提起范庄寨村的养牛无不竖起大拇指,这两年该村养牛真可谓一绝,全村200户人家,有150多户靠养牛致了富,养牛数量达到800多头,这个原来的贫困小村也一跃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说起养牛,范庄寨村的人那是个个喜上眉梢,人人乐得开怀,随便找个人问问,他都会娓娓道来,兴奋的谈他如何在信用社帮助下,走养牛致富之路的,每一户都是一部小小的创业史,够你听上个把钟头的。按照村支书范文成的话说:“一个养牛场60多头牛,一年下来净利润8万多元,比干啥都强。现在我们村家家养牛,少的养上2、3头,多的都养10-15头,一年比平常多收入5000多元,比别的村外出打工可是强多了,这都是信用社给我们帮的大忙,没有信用社,我们村现在还不知道穷成啥样。”

  两年前,范庄寨村还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一穷二白,近半数人家揭不开锅,老百姓只知道面朝黄土背朝天,牵着牛一天到晚的梳理着那二亩三分地儿,到头来可还是收入微薄,村民没有一点致富观念,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别的村一步步发家致富。

  韩集信用社在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中,了解到别的村都有贷款的,可是范庄寨村一户贷款的都没有,很是奇怪,于是专门派业务员到该村查找原因,这才发现了这个令信用社感到十分不安的情况:该村十分贫穷,村民不想着贷款,又怕贷款,怕无能力归还。在信用社的服务范围内,居然还有这样的贫困村存在,韩集信用社发现这一情况后立时感到重任在肩,认为这是信用社的疏忽,是工作不到位的表现。信用社主任王信方立即召开了由全体业务员参加的会议,专门研究范庄寨村的问题,最后大家一致同意,由主任带领全体业务员进驻该村,对每一户进行摸底排查,*限度的给予贷款支持,一定要帮助该村脱贫致富。全体人员一住就是一个多月,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他们发现村民的生活还是依靠传统的耕作方式,家家养牛,一家老小就指望着一头牛,同时发觉到周围乡镇养牛的还真不多,作木材加工生意的倒不少。于是,信用社决定从该村的特点入手,大力发动村民养牛,帮助村委会建养牛场。信用社现场办公,发放小额信用贷款,短短十天就发放养牛贷款12万元,贷款户达到100%。同时请来了镇畜牧指导站的工作人员传经送宝,向村民传授养牛的技术。

  半年多的时间过去了,范庄寨村发生了微妙变化:地里的庄稼汉是越来越少,村里的养牛量却越来越多,人人忙忙碌碌,处处牛声哞哞,重要的是老百姓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初次尝到了养牛的甜头,少的卖出1头,多的卖出2、3头牛,平均下来一家收入2000多元,比他们一年的收入都多。老百姓高兴了,不再惧怕贷款,而是主动到信用社请求贷款。信用社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及时给予多方面的支持,帮助每一户走规模化养殖。

  截至目前,已向该村发放养牛贷款115笔,累计金额达34万元,发放贷款证129本。该村的养牛数量达到了800多头,新建养牛场4处,村民的收入由原来的每户不足3000元增加到了现在的近万元,70%的农户在信用社的帮助下脱了贫、致了富,这个小农经济的村庄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变得越来越多姿多彩,正如一位村民说的:“现在我们村怎么越看越不象了,连我自己都不敢认”。

  现在的范庄寨村民正“牵着黄牛奔小康”,任你拉都拉不回来。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cxj

首页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