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1/4/8 14:20:00 来源:互联网 阅读数:
“瘦肉精”事件曝光后,引起了各地商务部门的高度重视。河南省、江苏省、北京市、上海市、宁夏回族自治区、云南省昆明市积极采取行动,全面排查“瘦肉精”生猪。为规范生猪屠宰行业经营,各地商务部门针对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加强监管、提高技术水平、推进可追溯体系建设以及打造现代化屠宰企业等,确实保障猪肉的质量安全。
北京扩大检验范围 提高检验技术
“瘦肉精”生猪事件曝光后,引起各地商务部门的高度重视。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快速反应,及时作出部署,不仅将“瘦肉精”抽检率,由原来的5%提高到10%以上,而且扩大了“瘦肉精”的抽检范围,由原来宰前检验扩大到宰后检验。从检验情况看,“瘦肉精”等项目检测均未出现疑似阳性。为保证生猪屠宰行业的健康发展,北京市将对所有生猪定点屠宰企业无害化处理设备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提高检验技术,确保生猪肉品的质量安全。
京城未检出“瘦肉精”生猪
据了解,此次双汇“瘦肉精”事件发生后,北京市商务委员会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布署生猪屠宰企业食品安全工作,并要求所有企业要进行一次屠宰操作规范和技术要求及检验规程的全面自查。
“为全面了解北京市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待宰生猪宰前停食静养的情况,我们进行了专题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全面掌握了市里各屠宰企业待宰圈容、宰前停食静养的情况,为加强对定点屠宰厂的监督与管理提供了依据”。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闫小彦说道。
“私屠滥宰与注水窝点必须要取缔。”闫小彦坚定地表示,目前,北京市已加大了对重点区域的执法力度,取缔私屠滥宰和注水窝点18个,没收违法屠宰生猪及生猪产品50.5头,无害化处理违法没收的生猪及产品4545公斤。“每隔一段时间,我们都会对这些场所进行再次巡查,防止已被取缔的生猪私屠滥宰及注水窝点死灰复燃。”闫小彦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号召屠宰企业对生猪采购环节、入场检验环节、生产环节、站台发货环节及销售环节严格把关,并且加大了“瘦肉精”抽检率,由原来的5%提高到10%以上;扩大了抽检范围,由原来宰前检验扩大到宰后检验。从检验情况看,“瘦肉精”等项目检测均未出现疑似阳性。
投资改造无害化设备
近几年,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在生猪屠宰管理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在历次抽检中,北京市猪肉合格率均在98%以上,猪肉“瘦肉精”监测合格率连续4年达到100%。”闫小彦自豪地说,从2002年到2006年,北京市采取“分步实施、平稳过渡”的政策,按照“先近郊、后远郊,先改扩建新厂、后关闭不达标厂”的步骤,先后关闭、淘汰了技术落后、设备不达标的57家屠宰企业。
目前全市仅保留了14家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经过改扩建,鹏程、资源、千喜鹤等6家企业达到欧美发达国家屠宰技术水平,9家企业通过了HACCP认证。全市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达到1000万头,规模效益和肉品安全水平显著提高。
闫小彦表示,今年,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开展了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审核换证“回头看”工作,从生猪定点屠宰企业设施、设备、人员、管理、屠宰和检验方面进行了全面审核,确保了审核效果,完成了换证工作。
“瘦肉精”的检验技术需要不断提高,这样才能使肉品质量更加安全。闫小彦对记者说,北京市商务委员会要求屠宰企业硬件设施要完善,企业需配备必要的“瘦肉精”检测装置,提高检测水平;配备专用冷藏运输车辆,确保生猪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质量卫生;建立稳定的生猪货源基地,确保货源安全;建立严格的台账制度,实现可追溯。
此外,为确保病害猪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北京市投资5000多万元对所有生猪定点屠宰企业无害化处理设备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并在无害化处理间安装摄像头实现远程在线实时监控,初步建立了病害猪无害化处理监管系统。
“吸引外省市优秀屠宰企业进京的同时,我们也将北京市的优秀屠宰企业向外省市推荐,鼓励企业走出北京,走向全国。”闫小彦表示,目前北京市已经有4家屠宰企业在外省市建立了5个分厂,生鲜猪肉产品已经销往十多个省。
加强监管严防私屠滥宰
“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保持高压打击态势,严厉查处私屠滥宰、制售病害猪、注水肉等违法行为,做好净化生猪屠宰外部环境,确保首都市场肉品的食品安全。”在谈到未来北京市商务委员会整顿生猪屠宰行业所要做的工作时,闫小彦这样表示,将继续加强日常监管工作,从严格落实“六项制度、三项纪录”入手,对全市屠宰企业进行定期巡查和不定期抽查,不断加强屠宰企业抓质量保品牌的危机意识。
江苏推进追溯体系建设从源头保质量
南京兴旺屠宰场被发现“瘦肉精”生猪事件被曝光后,江苏省商务部门当即责令兴旺屠宰场停产,并对存栏生猪和库存猪肉进行“瘦肉精”检测,对问题生猪及猪肉迅速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加大淘汰落后屠宰场的力度,大幅度关闭规模小、设施差、不符合设置规划的屠宰场,鼓励当地屠宰企业扩大养殖规模,通过“厂场挂钩”从源头上保证肉品质量安全。
南京出现“瘦肉精”生猪
3月14日南京市建邺区兴旺屠宰场从河南省孟州、桑水、开封、沁县、温县和获嘉等6市共调入生猪541头。“那批生猪调入时,是凭"三证一标"入场的。当日宰杀了521头,肉品品质检验时用感官进行了检测和简单判断,并盖章出场,批发给了南京市85个农贸市场。”江苏省商务厅副厅长陈晓梅介绍说,南京市相关部门于17日晚对封存的生猪和从市场召回的猪肉运往江宁天阁垃圾场进行无害化处理。
记者了解到,“瘦肉精”事件发生后,江苏省商务厅相关人员便立刻赶到了南京,查明问题生猪的屠宰销售情况,并且责令兴旺屠宰场停产。南京市商务部门联系动物检疫部门对存栏生猪和库存猪肉进行“瘦肉精”检测,对问题生猪及猪肉迅速进行无害化处理。
陈晓梅表示,目前,南京市已确定对不达标的其他3家屠宰场停业整改。此外,苏州、镇江、南通等市也相继对生猪屠宰企业进行了排查。
小型屠宰场也要重视起来
“‘瘦肉精’事件的发生暴露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的淡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也存在着缺口。”陈晓梅如是说。
记者了解到,为保证社会就业、社会稳定,压缩小型屠宰企业就成为江苏省商务部门未能下定的决心。“关闭小型屠宰企业的决心不大,确实给兴旺屠宰场发生“瘦肉精”事件留下了可钻的空隙。”陈晓梅感叹道。
据了解,质量控制环节涉及的部门多,检测环节繁复,工作量大,检验成本高,这些也都在客观上造成了社会监管的漏洞。
从源头下功夫
“今年全省的压缩比例达到15%以上,确保到2015年全省压缩生猪屠宰场点60%以上。”陈晓梅告诉记者,今后江苏省生猪屠宰管理工作将加大淘汰落后屠宰场的力度,大幅度关闭规模小、设施差、不符合设置规划的屠宰场,压缩过剩产能,减少总量,优化布局。
“换发证牌很重要。”陈晓梅表示,今后凡达不到规范和标准要求的屠宰企业一律不得换发证牌;严格实行“谁审核、谁负责”的制度,强化现场验收。
据了解,市场监管在生猪屠宰管理工作中尤为重要。陈晓梅介绍说:“生猪来源的控制非常重要,今年我们将鼓励本省雨润等大型龙头屠宰企业扩大养殖规模,建立和建设好自己的生猪养殖基地。同时,积极引导规模屠宰企业与声誉好、诚实守信的规模养猪场建立厂场挂钩关系,形成长期稳定的供应渠道,确保屠宰生猪质量安全。此外,还将加强日常监管,畅通"12312"举报投诉服务网络,加大对屠宰企业的巡查和社会监督力度,严格规范代宰屠宰企业的工作流程,取消租场宰杀型企业的定点屠宰资格。对无自营业务的代宰企业严格加强质量监控,促进其增加自营业务,逐步取消代宰业务和类型企业。”
据了解,南京市肉类追溯体系在“瘦肉精”事件查处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江苏省相关部门在第一时间能够查询到兴旺屠宰场所进生猪的来源、饲养场所、猪肉销售情况等信息。陈晓梅强调,今年,江苏省将积极推进苏州、常州开展升级试点工作,按照国家规范标准和“五统一”的要求加快建设进度,扩大覆盖范围和品种,推动更多地方建设追溯体系。
上海推动屠宰企业优化布局
“经过全市的详细排查,上海市没有发现"瘦肉精"猪肉。”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张新生说。“瘦肉精”事件曝光后,引起了全国各个地方的广泛重视,上海市更是每周两次对生猪屠宰场进行“瘦肉精”抽检。推进生猪产品产销对接、健全法规制度、关闭违规的小型生猪屠宰场成为上海市规范生猪屠宰行业的主要工作。
积极排查“瘦肉精”生猪
“瘦肉精”事件被集中曝光后,上海市立即进行了全面的排查工作。“我们开始要求各区县有关部门立即对辖区内生猪屠宰场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并且组织各生猪屠宰企业开展自查工作。检查内容包括:是否按照有关屠宰操作规程进行生猪屠宰;是否严格执行生猪屠宰检疫、肉品品质检验、“瘦肉精”自检、病害猪无害化处理制度;屠宰工人及品质检验人员的配置是否合理;屠宰设施、设备是否符合有关规定;猪肉流通追溯系统运行是否正常,相关数据上报是否及时、准确等等方面,对自查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整改。”张新生告诉记者。
“每周都得抽检两次。”张新生介绍,上海市相关部门加大了对生猪屠宰场“瘦肉精”的抽检频率,并重点加大对河南省生猪“瘦肉精”抽检比例,以保证生猪肉品的质量安全。
完善肉品可追溯体系
记者了解到,近几年来,上海市通过压缩关闭不达标、规模小的生猪屠宰场,规范生猪屠宰行业秩序,目前,全市生猪屠宰场已压缩至15家。与此同时,上海市鼓励企业建设现代化生猪屠宰加工厂。“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上海市已经建成投产上海五丰上食现代化生猪屠宰加工厂,而另一家现代化肉类加工企业上海雨润肉品加工流通中心也于2008年底开工建设,即将正式投产。”张新生介绍说。
据了解,近几年上海市投入1500万元生猪屠宰场改建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生猪定点屠宰场信息化管理、环保设施、检验、检测设备及冷链建设。目前,全市有3家生猪定点屠宰场通过HACCP认证,另有2家通过上海市安全卫生优质农产品认证。
“我们规定生猪定点屠宰场对进场生猪必须按每批次5%比例进行"瘦肉精"残留检测,未经检测和检测不合格的产品不得出场。”张新生坚定地说。针对肉类流通领域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上海市逐步加强对生产加工源头的准入管理,积极推进生猪和生猪产品产销对接制度。“我们通过企业申报、审核推荐、进沪备案等方式,形成产销对接企业名录,向社会公示。”张新生表示,目前,全国已有18个省市的1105个生猪饲养基地和11个省市的108家肉类加工企业,与上海市生猪屠宰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卖场或肉类配送中心签订肉类产销协议,落实企业责任,建立了稳固的产销对接关系。
“从2005年开始,我们就从制度和技术支撑等方面探索建立猪肉流通安全长效管理机制。经过几年的努力,基本完成本市猪肉追溯系统建设。”张新生告诉记者,上海市在800家标准化菜市场、11家肉类批发市场、16家肉类配送企业、13家生猪屠宰企业、181家大卖场和36家外省市肉类加工厂全面建立猪肉信息追溯系统,构建上海猪肉流通信息数据库,形成上海市猪肉流通从生猪屠宰、肉品批发到零售终端全过程、全覆盖、较为完整的肉品安全监管信息网络。
完善安全监督管理
为满足市民需求,提高猪肉产品质量,上海市相继关闭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小型生猪屠宰场,淘汰落后产能。积极推进五丰上食、安森、雨润等大型肉品加工企业集约化经营和发展,推动上海猪肉屠宰企业的优化布局。“今年,上海市打算组织生猪产品产销对接会议,完善产销对接机制,引导国内大型肉类加工企业进入上海市场,提供货源稳定、优质安全的生猪产品,保障市民肉类消费安全,做到肉品源头可追溯。”张新生坦言,健全法规制度,修改和完善现有的《上海市生猪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同样成为完善可追溯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手段。
宁夏引导屠宰企业发展品牌经营
为保证消费者能够吃上质量有保证的放心肉,宁夏在两年内建成了102家“放心肉示范店”,对放心肉示范店实行了“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标识”的三统一规定,全面排查注水肉、病害肉的黑窝点,不断完善放心肉服务体系,成为宁夏日后生猪屠宰行业管理工作的重点抓手。
“瘦肉精”排查结果为零
“瘦肉精”事件曝光后,宁夏开始对18家重点生猪定点屠宰企业检疫检验设备、工作程序、人员配置等方面进行逐项检查,并对各定点屠宰企业屠宰生猪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是否如实记录生猪来源和产品流向、是否建立或实施肉品品质检验制度等内容进行全面核实检查。
“截止到3月25日,我们没有发现含有"瘦肉精"的肉品质量安全问题。”宁夏商务厅厅长马夫说到。
据了解,为防止“瘦肉精”生猪肉品在宁夏消费市场流通,宁夏相关商务部门立即扩大了检查范围,督促所有畜禽屠宰企业进行自查,并要求屠宰企业对畜禽来源、产品流向、检验制度等方面进行自查。
与此同时,为保证“瘦肉精”肉品的排查效果,宁夏相关部门发挥了“12312”商务举报投诉服务中心作用,及时受理肉品质量安全投诉举报,并且鼓励广大消费者积极参与和配合生猪排查工作。
建立放心肉示范店
据了解,近年来国家先后投入2300万元支持宁夏规模屠宰企业进行生猪、牛羊产业经营一体化建设,先后有6家屠宰企业建设了猪、牛、羊养殖基地,建立了冷藏冷链设施和连锁销售网络。
“我们鼓励、引导屠宰企业发展品牌经营,先后培育了"灵农"、"杞生源"、"穆和春"、"涝河桥"等多个地方名牌产品,品牌肉的市场占有率已达到70%以上。”马夫表示,两年间宁夏建成了102家“放心肉示范店”,其中清真店36家、汉民店66家。对放心肉示范店建设实行了三统一,即“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标识”,对肉品配送、质量卫生条件做出了严格规定,使“放心肉示范店”建设标准统一。
“此外,我们还在宁夏的盐池县、红寺堡区、中宁县等5个县(区)共12个养殖场以及相关联的6个屠宰场、5个"放心肉示范店"建立了肉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马夫说到。
“多年来,宁夏的屠宰企业没有发生过生产注水肉和病害肉情况。”据马夫介绍,宁夏始终坚持“县以上城区只设1家定点屠宰厂”的规定,防止屠宰厂设置过多过滥。同时,宁夏相关部门要求企业建立进厂验收、检验检疫,产品流向、不合格产品召回、无害化处理等规章制度,并针对宁夏生猪定点屠宰是以代宰加工为主的情况,实行了统一的收费标准。
截至2010年底,宁夏县级以上城区生猪进点屠宰率达到100%、乡镇达到95%;牛羊和家禽进点屠宰率均达到90%以上,切实保障了上市肉品质量安全。
扎实工作强化责任
谈及今后宁夏生猪屠宰行业管理的工作方向时,马夫表示:“我们将借鉴兄弟省区的好经验好做法,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健全检疫检验规章制度,把屠宰检疫和肉品检验工作抓紧、抓实;落实肉品安全排查责任制,防止染疫畜禽及其产品进入流通领域。此外,我们将要求各企业在原有检疫检验设施的基础上,加大资金投入,建立人员培训制度,不断提高检疫检验水平,全面推广肉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强化监管服务和产品质量安全责任溯源机制。”
昆明整合升级产业链
为保证生猪肉品的质量安全,杜绝私屠滥宰、病害猪肉进入流通市场,昆明对主城区12家生猪定点屠宰企业进行整合提升,打造现代化屠宰企业。为保证12家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的和谐关闭,昆明市将按照“一厂一策”的原则分门别类地处置企业土地和地上资产。
建设现代化屠宰企业
2009年以来,为加快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城市,提升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打造“放心肉”工程,昆明市相关部门决定对主城区12家生猪定点屠宰企业进行整合提升,建设一个现代化屠宰企业,优化布局、减控总量、升级改造、规范经营。
“截至去年12月25日,昆明主城区的12家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已经全部关停。新规划建设的4家现代化生猪屠宰企业中有1家实现投产,有1家试生产,其余2家也已经开工建设。”昆明市商务局副局长董锦元告诉记者。
关停屠宰企业不易
“关闭12家生猪屠宰企业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儿,我们遇到了许多困难。”董锦元介绍说,由于这些企业大多数都是在2006年6月才完成了“三化”改造,才4年多的时间就要关闭,企业很不理解,阻力很大。另外,此次动迁涉及企业资产3.7亿元左右,涉及土地面积428亩,涉及人员数量相当多。
“为此,我们制定并出台了《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主城区生猪定点屠宰企业搬迁整合提升工作的指导意见》,目的是希望昆明主城区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的搬迁工作能够顺利进行。”董锦元说到。
据了解,针对12家屠宰企业不同的用地性质和今后的规划用途,昆明市相关部门提出了要按照“一厂一策”的原则,分门别类地处置企业土地和地上资产。
“对原址土地已经办理土地使用权证并按照区域城市规划,可以改变土地用途进行经营性开发的企业,我们鼓励企业转向经营。对不具备转向经营条件,但可纳入城中村改造范围的,我们就按照城中村改造的相关政策处置土地和地上资产。而对属于8·31清理完善用地的企业,我们则按照关于妥善解决昆明市清理土地市场秩序中历史遗留问题后续工作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置。对不属于上述范围的企业,我们将其由辖区政府按照平稳、和谐、有序关闭的要求,在尽可能维护企业合理利益的前提下,按照现行其他政策依法处置土地和地上资产。”董锦元详细地介绍说。
记者了解到,为鼓励生猪屠宰企业搬迁整合或关闭,昆明市还明确了相关奖励政策,奖励资金由项目土地收储主体负责垫付,在给予政策扶持的同时,也规定了限制性政策。比如,对违法排污企业实行“一次性违法排污,永久性推出市场”;对在昆明市“四创两争”中不过关的企业提前关停;对搬迁整合提升期间扰乱市场秩序的企业从重从严处罚等等。
“对于企业该拆除的设备坚决予以拆除,该依法注销的证照也必须及时注销,做到真关闭真停产。”董锦元表示,对新建企业布局规划、昆明市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等重大事项,昆明市相关部门都将组织专家论证和社会听证后才进入决策。
延伸提升产业链
“开展这项工作,不仅触及现有屠宰企业业主和屠宰经营户利益格局调整,最重要的是将带来整个产业链从生猪养殖、屠宰加工到销售终端的延伸和提升,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董锦元强调,今年,昆明市将重点抓好新建企业的提升工作,抓好市场供应保障,高度重视肉品质量安全,坚决依法打击各种违法行为。“我们将充分利用作为全国首批肉菜流通追溯系统建设10个试点城市的机遇,确保肉品安全。”
河南坚决做到“五不放过”
3月15日,河南省孟州、沁阳、温县、获嘉等4县少数生猪养殖企业违法添加“瘦肉精”,济源双汇公司收购含“瘦肉精”生猪事件被媒体报道后,河南省商务部门检查出含“瘦肉精”生猪共134头。河南省商务厅巡视员耿建国表示,今后将重新审查屠宰企业,做到“五不放过”,从生猪收购、检验检疫、屠宰加工、肉品出厂等各个流程把好肉品质量关。
全面排查“瘦肉精”生猪
“瘦肉精”事件曝光后,河南省政府连夜发出《关于严禁非法制售和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的紧急通告》,相关部门立即赶赴事件发生地进行全面排查。记者了解到,截止到3月23日,河南全省共排查5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近6万个,确认“瘦肉精”呈阳性的生猪126头,涉及60多个养殖场;排查50头以下散养户7万多个,确认“瘦肉精”呈阳性猪8头。
“济源公司的猪源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来自经纪人的,另一部分是来自规模养殖场。生猪入场后,生猪是否含有"瘦肉精"则是由企业自行抽检,然后由动检部门开具准宰证,进入待宰圈。”耿建国告诉记者。
据耿建国介绍,事件发生后,济源双汇公司立即停业整顿,其所有产品全部封存。后经相关部门检测,除689头待宰生猪中有17头确认呈阳性外,其他产品未发现含“瘦肉精”。
问题凸显监管漏洞
“我们对"瘦肉精"的监管职责认识得还不够准确,对“瘦肉精”监管的督促不够严厉,检验工作不够具体细致,督促企业落实相关制度力度不够大。”耿建国遗憾地表示。记者了解到,对于生猪屠宰管理工作,河南省把工作重心更多地放在了打击私屠滥宰、查处注水、病害猪的监管上,而对生猪采购环节把关不严,这就为少数犯罪分子违法收购的含少量“瘦肉精”生猪流入屠宰厂提供了机会。
加强监督检查
谈及未来河南省生猪屠宰管理工作计划时,耿建国说:“坚决做到"五不放过":不放过一个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和屠宰点;不放过一个环节和部分;不放过一个工作流程和操作规程;不放过一项制度和规定;不放过一个企业法人签订肉品质量安全责任书。”据了解,从3月23日起,河南省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生猪屠宰行业集中整治行动,严把市场准入关,对不符合要求的立即停业整改,已换发证章牌照的予以收回,压缩淘汰一批屠宰场点。
“我们把3.15确定为屠宰行业警示日,警示教育生猪屠宰企业牢记肉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严格落实肉品品质检验制度,主动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瘦肉精”检测工作。我们把今年确定为生猪屠宰企业肉品质量活动年,将济源、焦作两市作为试点,进一步健全完善进厂验收制度、销售台账管理制度、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出厂检验制度、不合格肉品召回制度、病害肉无害化处理制度、责任追究制度。”耿建国介绍说。
此外,耿建国还表示,河南省商务部门将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的监督检查,督促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把好生猪收购、检验检疫、屠宰加工、肉品出厂等各个关口,特别要加强对屠宰企业生猪采购人员的教育和管理,规范其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