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1/7/18 8:59:00 来源:中国养殖网 阅读数:
赤峰市翁牛特旗全力推进肉牛产业发展,肉牛年出栏规模已达到12万头,育肥牛产业发展已连续几年处于全市前列。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肉牛产业,该旗在确立育肥牛发展模式上充分考虑到广大农牧户现有的经济实力和借贷能力,既让老百姓养得起、养得好,又能降低养殖成本,减少投资风险,获得*效益,全旗确立了“高标准、规模化”的发展思路,结合实际推行五种发展模式带动育肥牛产业发展。
企业带动园区型。集中多方面项目资金,建设育肥牛养殖园区,采取集中饲养人畜分离,封闭式、科学化饲养管理方式,广泛吸纳旗内外养殖户入驻养殖园区,同屠宰加工企业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以契约的形式把养殖户纳入肉牛生产的“第一车间”,畜牧部门提供优质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技术,公司负责收购育肥牛,初步形成产销体系。如今,赤峰利源肉类加工有限公司育肥园区、白音他拉草原站育肥园区、翁旗二酒厂育肥园区等依托利源公司、他林草都公司,年出栏育肥牛达到5000—10000头规模,全旗计划发展年育肥出栏1万头左右育肥园区5个。
协会和专业合作社带动型。将有养殖技术和资金能力的养殖户集中起来,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优势作用,带动广大养殖户大力发展集约型、规模化、标准化育肥牛养殖,有效地提高了育肥牛产业社会化组织程度。合作社采取订单式饲养,实现了市场零风险、管理零风险、贷款有担保、投入零风险。另外合作社成员及订单养殖户实行统一供架子牛、统一供饲料、统一防治用药,保障了肉牛及其产品质量安全。计划发展年育肥出栏2000头以上协会、专业合作社20个。
专业村带动型。整村推进,一村一品,本着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原则,按照“统一圈舍标准、统一饲喂技术、统一饲料配方、统一饲草贮备、统一防疫程序、统一市场销售”的标准提供全方面的综合服务,增加了育肥牛饲养的科技含量。计划发展年育肥出栏1000头以上专业合作社30个。
养殖大户带动型。实践证明,养殖大户在推进全旗肉牛产业方面带动作用不容忽视,他们自觉接受新品种、新技术,通过他们用生动的例子引导四邻并带动全村。计划培育年出栏育肥牛100头以上的大户330户,其中超过500头的30户。
牧区家庭牧场模式。重点在东部牧区建高标准生态家庭牧场进行水、草、林、机、料五配套。采取自繁自养的形式发展育肥牛产业,计划建设高标准年育肥出栏500头以上的牧区家庭牧场3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