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动态 >  重庆:科学发展生猪产业 保供稳价

重庆:科学发展生猪产业 保供稳价

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1/10/10 15:01:00 来源:人民网 阅读数:

  在本轮猪肉价格走高过程中,在饲料、人工、环境治理以及运输等成本不断上升的背景下,重庆猪肉价格与涨幅却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据商务部日前发布的信息显示,重庆生猪收购价为每公斤17.21元,在全国33个省区市中排第32位,比排名第一位的城市低3.19元;白条肉价格每公斤21.89元,处于全国最低,比排名第一位的省市低4.99元。与此同时,重庆市猪肉价格涨幅也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6.09个百分点。

  保证供需平衡是价格稳定的关键,供需关系是商品价格涨跌的直接推手。涨,市民苦;跌,农民苦!面对新一轮猪肉价格涨声不断,如何防止猪肉价格在猛涨与狂跌之间“打跷跷板”,既兼顾市民又兼顾农民双方的利益?近年来,重庆市始终高度重视生猪产业发展保证供给这一民生问题,超前思维,逢贵不赶,逢贱不懒。据了解,自2007年以来,重庆生猪出栏常年保持在2000万头以上的水平,今年上半年,生猪出栏1182.91万头,存栏1688.29万头。预计全年出栏2050万头,存栏1690万头。对3200万重庆人而言,生猪产量无疑是充足的,也就不难理解在全国本轮猪肉价格走高过程中,重庆为什么能保证供给、稳定价格了。

  狠抓良繁体系建设打牢发展根基。稳定的良繁体系是生猪产业发展之基,重庆这些年来,一是引进优良品种。先后从四川、浙江等省引入优良地方猪种10000余头,按照国外引进一头原种猪财政补贴5000元,从美国、丹麦等国家引进优良外种猪4500多头,使重庆成为全国优良种猪的集散地。二是打造供种高地。目前重庆市已建成隆生、69原种猪场、祖代猪场及父母代猪场1020个,存栏能繁母猪146万头,年向市外提供种猪11万头;建成良种猪精液检测中心1个、velos智能化种猪场3个、良种猪供精站82个,初步形成了以市级核心群场为中心、以区县(自治县)扩繁场为骨干、生猪人工授精网点为基础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三是保护地方品种。全市拥有全国三大地方优良猪种之一——荣昌猪,并被列入*重点畜禽资源保护名录。现已建成荣昌猪、合川黑猪、渠溪猪、罗盘山猪等地方猪资源保种场和保护区。成功培育出*猪配套系渝荣1号猪、省级猪新品系渝太Ⅰ系、新荣昌猪Ⅰ系等新品系。四是推广改良品种。重庆近三年向20多个省市推广二杂优质瘦肉型父母代良种猪20多万头,供应仔猪300多万头。荣昌猪推广到了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地方猪种。目前,重庆市每头母猪年产仔2.2窝,平均每窝有11头仔猪,均高于全国不到两窝、每窝10头的水平。这意味着每头母猪每年至少可多产2.2头仔猪,大幅缩小了重庆与外地的养殖成本。

  狠抓标准化规模养殖力避市场风险。规模化养殖有利于节约成本,标准化是实现规模化的具体形式。近年来,重庆市逐渐淡化家家户户的散养模式,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推进产业化经营,增强畜牧业生产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一是科学制定发展规划。2008年,重庆市就制定了《重庆国家现代畜牧业建设实施方案》,根据各地的区域资源特征、环境承载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确定了26个生猪优势产区,完善了规划布局。二是大力推行标准化规模生产。良种、良法、良料、良舍“四推齐下”,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与中小规模养殖户产销联动,有力地促进生猪标准化示范规模养殖。

  近三年,重庆市共实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改扩建项目1030个,其中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小区(场)200个,项目总投资4.7亿元。目前,全市共建成年出栏生猪1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场)有18073个、出栏1000头以上的有1321个、出栏5000头以上的有79个,建成万头猪场32个,生猪规模养殖率达到45%。三是开展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按照品种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处理无害化和监管常态化的总体要求,深入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2010年,重庆市有9个生猪养殖场通过了验收,获得农业部授牌。2011年重庆市又成功创建4个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场。通过遴选生猪典型示范场,带动发展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四是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按照“全程监管、重点监控、及时处置”的原则,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对全市规模养殖场实行备案管理,2010年抽检各类畜产品320批次,对16个区县51个超市、39个农贸市场、25个屠宰场和53个养殖场的猪肉、禽肉抽检了甲硝唑、瘦肉精、磺胺类、氯酶素等,检测结果全部合格。五是积极探索生态养殖循环利用模式。科学划分限养区、禁养区、适养区,在适养区实施了粪污设施同步规划、建设、利用的“三同时”和粪污减量化处置、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的“三化”综合措施,探索了猪—沼—果(菜、粮)、养殖小区(场)+联户沼气等循环生态养殖模式。对500个生猪养殖小区(场)进行了粪便沼气化处理,建设养殖小区联户沼气1144处、规模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124处,规模养殖污染难题逐步破解。重庆市5月份已将4000万元的标准化规模养殖专项资金下发到各有关单位。

  狠抓防疫体系建设防范于未然。预防疫病是生猪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重庆市为了完善防疫体系、强化疫病防控、严格质量监管,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完善防疫体系。健全市、县、乡畜牧兽医服务和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成了全国领先、西部第一的现代化信息平台——重庆动监110指挥中心和以生物安全实验室为支撑的重庆动物疫病诊断中心,建成了一批标准化乡镇畜牧兽医站和64个公路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畜牧科技推广、动物疫病控制、动物疫情监测、动物防疫监督、动物防疫屏障、兽药饲料等投入品残留检测六大体系。二是强化疫病防控。在成渝、渝涪、渝合等高速公路路口均设置了1~2块“国家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示范区”警示牌,在示范区的国省道、主要县道的交界处也各设置了5~10块标志牌。这些站、点、牌与天然防疫屏障一起,构筑起了“陆、海、空”三位一体的多层次立体防疫屏障体系,确保了对进出项目区的动物及其产品、人员、车辆等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和消毒净化。对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鸡新城疫、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工作,做到了“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坚决杜绝防疫空白、防疫死角。三是创新管理机制。建立了常年免疫工作机制、免疫质量综合评价考核机制、动物产品生产全过程监督机制、防疫财政政策长效机制、防疫责任分解与追究机制等“兽医工作五大机制”,落实了“动物重大疫病防控行政首长问责制”、“兽医工作定点联系制”、“规模场挂牌兽医责任制”、“散养农户兽医包片负责制” 兽医四大责任,实现了从季节性免疫向常年免疫转变、从只重免疫密度向密度与质量并重转变、由盲目免疫向“以监定免”转变、养殖者从被动接受防疫向主动申报防疫转变、兽医人员工作考核由经济指标考核向疫病控制、免疫密度、免疫质量等工作绩效考核转变、基层防疫人员报酬由依靠收费向财政定岗补贴转变、防疫监督从畜禽生产重点环节监督向动物产品生产全过程监督转变的“兽医工作七大转变”。使动物防疫工作由过去畜牧兽医部门单打独唱转变成政府、部门、业务技术人员、养殖者合声齐唱的良好局面。

  狠抓扶持政策激发生产积极性。因势利导的奖补政策能“四两拨千斤”。重庆市因地制宜,一是认真落实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激励政策。今年重庆市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达到9873万元,支持全市24个生猪调出大县用于改善生猪生产条件,加强防疫服务、贷款贴息、保费补助等方面,重点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快速发展。投资1.2亿元资金扶持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改扩建、现代农业生猪专项建设,加快项目实施,发挥政策效应。各区县(自治县)也安排一定的资金重点支持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改善饲养、防疫条件,提高粪污处理能力,确保本地区生猪生产能力不下降。目前重庆市4月份已下发9000万元资金到21个生猪调出大县,对其进行奖励。二是继续实施生猪良种补贴政策。今年重庆市生猪良种补贴区县由去年11个增加至16个,受配母猪数量由44万头增加至53万头,补贴资金由1760万元增加至2120万元。三是落实生猪养殖保险政策。继续按照现行政策对能繁母猪养殖保险进行全覆盖。在前几年试点探索的基础上,今年重庆市生猪养殖保险从6个区县(自治县)扩展到22个区县(自治县),区县财政补贴达5000万元,2012年全市将达到全覆盖。四是健全信用担保体系。重庆市各级财政加大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市和区县(自治县)农业担保公司对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小区)信用担保服务予以倾斜,市级农业担保公司今年已为畜牧业担保贷款8.6亿元。充分利用重庆市正在探索开展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居民房屋产权、林权抵押的“三权”抵押政策,加强对标准化规模生猪养殖企业的信贷支持,目前全市“三权”抵押贷款14亿元用于畜牧业生产发展。四是全面试行能繁母猪养殖保险。今年重庆市能繁母猪养殖保险实现了全覆盖,100多万头能繁母猪共得到补贴资金7000多万元。重庆市在执行国务院出台的扶持政策同时,加快生猪规模化生产步伐,帮助改进猪场饲养、管理水平,对猪场能繁母猪生产、仔猪饲养进行技术指导,强化疫病防控,尤其是严防口蹄疫、蓝耳病、猪瘟等多发的重大疫病。通过重庆农业信息网、12316等平台,及时发布价格预警信息,帮助养殖者看清“风向”,实现科学有序补栏,加强对饲料、饲养、加工等环节的监管,保证市民吃上“放心肉”。这些措施,都极大的降低了养殖风险、减轻了价格波动,经受住了严峻考验。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wubin

首页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