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1/11/3 14:57:00 来源:鸡病专业网 阅读数:
近日毛鸡价格有所反弹,山东西部地区上市毛鸡棚前价4.7/市斤,中东部地区4.65元/市斤,进入11月毛鸡有所下滑,降幅在0.05-0.1元/市斤之间。鸡苗受毛鸡上涨及春节前出栏毛鸡补栏的影响上涨约0.5元/羽,而且孵化计划较满,11月规模企业出孵计划基本预售一空。看着这疯狂的涨跌,不免为鸡民们的效益捏一把汗。近期出栏毛鸡上苗时成本在6-6.2元/羽,即使毛鸡价格4.7元/市斤,养殖场每只鸡仍有亏损,规模场的欧洲指数达380以上仍不挣钱,这难免让人不解:鸡养不好不挣钱可以理解,然而养得好还是不挣钱!究其原因不外乎几点:
1.尽管养殖有散户和规模标准化鸡场区别,但其分散经营,各自为政的局面没有改变。大家在看似可以上鸡的情况下疯狂补栏,造成鸡苗供应紧张,难免涨价从而增加了鸡苗成本,从九月中旬的6.0元/羽到10月中旬的3,0/羽,一个月的时间鸡苗价格被腰斩,这个过程就是我们鸡民疯狂补栏和养殖亏损表现在鸡苗环节的现象;透过这个现象可以知道我们的肉鸡养殖是否理性。
2.养殖出栏量与屠宰场的生产量不匹配。由于鸡民们不理性的补栏导致出栏毛鸡数量的波动和急剧升降,出栏数量多屠宰场应接不暇,前期毛鸡4.1-2时屠宰场满负荷生产,工人加班加点,当毛鸡回升至4.5时,屠宰场正好可以借休班来调整产品销售和毛鸡采购,所以就有了涨上去又滑坡的现象,11月过去的两天正处于冷藏场休班期间,由于毛鸡总出栏量已低于10月中旬,因此滑坡毛鸡近期还会震荡上升。
3.产品销售的渠道及用途单一。肉鸡产品属中低收入的大众群体消费,多以冷冻分割的形式出售,即使有出口的订单,但在国内的养殖环境下难以产出无药残的毛鸡,因此出口比例及其有限,产品仍以市场批发、快餐、加工厂为主要渠道,进入家庭餐桌的产品所占比例不大。所以鸡肉始终难以超越猪肉在国人餐桌的主导地位。10月中旬产品的生产成本虽然低于养殖成本,但各屠宰场的大量产能最终释放在上述的有限渠道中,必将相互倾轧,挤占有限的市场资源,最终价格战难免。因此毛鸡价格的涨跌对屠宰场短期利益有利,长期有害。
从上述鸡苗、养殖、屠宰三环节看,暴涨暴跌对各环节有百害无一利;对投机者有利,对真正从事养殖事业的鸡民无利。契约化将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在西方的市场经济中计划无处不在,农民未种田之前粮食已预售,肉鸡未饲养已确定了采购商,而我们现在所从事的肉鸡行业却鲜有计划,行业主管或协会的作用不明显,无序生产不断造成生产过剩,产品销售渠道拥挤,挤压企业利润,最终损害养殖场的利润,受伤的鸡民减产及疫病损失造成毛鸡稀少,又孕育出新一轮的补栏、鸡苗涨价、疫病频发、集中出栏、养鸡亏钱等等一系列的恶性循环。在这里我无意诋毁我们的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但不论何种经济形势,供需平衡才是真正的法则,否则便要受到市场的惩罚,具体表现就在我们行业的上下游企业。
因此,肉鸡产业链中的各环节对生产和销售都应有合理的计划,用契约、合同来约束与保障,平衡各自的产能,维持正常的供求关系。对于鸡苗企业来讲,生产的鸡苗在销售时应有所规划,稳定各自市场,形成稳定的客户群,保持固定的市场份额,不因涨价而乱卖,不因落价而乱砸价;养殖场应与屠宰场有紧密的合作,因为最终所以毛鸡都需要屠宰场消化,市场经济不是自由经济,自由惯了的人说我们与屠宰场合作是与虎谋皮,但如果不合作又能怎样,您能抵御市场行情的风险吗,作为生产者最好的回报就是:获取好的生产指标的同时就能获取相应的利润;很多鸡民在毛鸡落价时说屠宰场在联合压价,那行情上涨时是不是冷藏场在发善心联合涨价呢?其实屠宰场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屠宰场同样面临困境,压力来自市场和毛鸡原料两方面,屠宰场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其盈利的根本就是薄利多销,不存在投机的机会,即使有涨跌差价,也是沾光绝非人为操作,原因在于市场规模太大,你想暴利,别人不答应;所以屠宰场也需要稳定的毛鸡原料和稳定的原料成本,否则必须承担毛鸡涨价时产品销售价格滞后的差价损失。只有肉鸡产业链各环节之间建立起稳定契约关系,均衡产业链中各环节利润,行业才会健康发展。微利时代即将到来,规模最终取胜,广大鸡民应好自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