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1/11/15 16:37:00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阅读数:
今年1月至9月份,中国进口猪肉及其副产品达到87万吨,同比增长44.6%。业内人士指出,进口猪肉量对于弥补国内供需缺口只是“杯水车薪”。随着猪肉等农副产品需求的大幅增长,中国应该更好地通过农产品进口来平衡国内市场。
我国近几个月来进口“洋猪肉”数量大增,与国内市场需求旺盛有关,也与国内猪肉供给不足有关,进口“洋猪肉”数量增长,对于平抑国内猪肉市场以及促进世界性贸易增长都会起到积极意义。从目前国内进口和需求“洋猪肉”的数量和比例来看,即使是今年年底达到约100万吨的标准,对于国内猪肉销售市场而言也是杯水车薪,并不会主导或对国内猪肉市场起到决定性影响。这是目前对“洋猪肉”进口数量增长的清醒判断。
但长期持续增长的进口“洋猪肉”数量,对于国内猪肉市场和农副产品供给的影响将是巨大的,这不能不引起重视和警惕。
进口“洋猪肉”将持续升温有极大的必然性。其一,我国城市化进程远未止步,大量城乡接合部地带农副产品生产将逐步消失或退出,部分农村撂荒现象突出;其二,我国养殖产业规模化转型远未完成,但正是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出现了衔接断层,并引起供求失衡,这种失衡短期内不会改观;其三,过去主要分布在长江等内河领域的小型养殖已整合并转,直接影响市场供应。一些经纪机构透露,在四川、河南、湖南、山东和江苏等传统生猪养殖地区,散养户的数量在持续减少,更多养殖农户倾向于进城务工。这些都将是促使国内猪肉市场进一步“依赖”国外猪肉的潜在因素。
对于“洋猪肉”的依赖和依存程度越高,越不利于稳定市场和猪肉保障供给安全。我国庞大的消费群体市场的猪肉供应,不可能主要建立在国外猪肉的基础上,这不仅关系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也与国内消费者利益息息相关。“一头猪”可以“拱”起CPI,如果这头“猪”是受制于外国市场的“猪”,隐患将是巨大的。这不仅会关系到猪肉价格的稳定,也关系到粮食价格和其他农副产品市场价格。
商品国际化贸易是世界发展趋势,但任何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国内消费品市场,断不应受制于人。我国进口铁矿石价格多年来处于被动局面,就与国内铁矿石市场对国外铁矿石依赖度过高有关,由于我国近年来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能源资源类消耗逐年递增,近几年,每年消费着世界铁矿石市场交易量的60%左右,仅2010年一年我国铁矿石进口就高达6.2亿吨,但国内铁矿石供应却远远不足,这就导致铁矿石价格谈判上长期被动和“吃亏”。别看猪肉从性质上属于日常消费品,但在市场规律上却是一样的。
就此,笔者希望对于国内连续攀升的进口“洋猪肉”数量,有关方面应有一个清醒的判断。更希望真正稳定市场的“抓手”是国内供给,而不是靠“洋猪肉”调剂,更希望今后若干年乃至多少年之后,“洋猪肉”的进口数量永远只是对国内市场需求的“调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