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动态 >  青海干部下乡 让农民掌握科学的养牛技术

青海干部下乡 让农民掌握科学的养牛技术

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2/3/12 9:37:00 来源:青海日报 阅读数:

  3月5日晴

  上午,寒风凛冽。为了把送科技落到实处,我们组织了46户养牛专业户到青海三江一力农业有限公司参观了养牛技术。

  为了使村民能看得见,听得懂,公司经理赵依林安排人员事先印制了“养牛培训手册”,帮我们一起挂上了“送科技,让农民掌握一门养牛技术”的横幅。上午10点,湟源县日月乡哈城村46名养牛专业户来到公司。尽管天气寒冷,可群众参观学习的积极性很高。

  透过玻璃窗,村民们立刻被膘肥体壮的肉牛吸引住了。“这牛这么壮,有多少斤?几个月能出栏”有村民兴奋地问道。“每头牛有500公斤,这是西门塔尔,优良品种,育肥4个月后就能出栏。”薛技术员一一进行介绍。村书记边守基边看边说“我们村有1000头牛,但没有一家把牛养的这么壮,这个技术课一定要好好听,机会难得。”他不断叮咛大家,生怕哪个人没听懂。“青饲料和干饲料怎么搭配?防疫注意什么……”对于村民的提问技术人员一一作了解答。

  在青饲料储藏厂房,工作人员打开了一包被群众称为“面包草”的青饲料,一股略带酒糟的气味扑鼻而来。大伙立即围上来,有的拿到手里仔细端详,有的用鼻子闻。“这是箭舌豌豆草,这是黑大麦草”, “这酸溜溜的,牛能吃吗?”看着大伙满脸疑惑,技术员立刻给大家讲了储藏青饲料的好处。“黑大麦,打包能储藏2至3年,解决了牛冬天吃不到青饲料的问题。”“就和我们冬天吃酸菜一样”有农民悟道。发展养殖业,首先要解决饲料问题,选一两种优质饲草品种,就可提高投入产出比。“喂这种青储饲料,奶牛的平均日产奶量增加4至6公斤,产奶高峰期延长2个月,2岁的肉牛,日增重1.5公斤左右”技术员在认真讲,村民仔细看、认真听。把青饲料的好处一一记在心中。

  看到外墙上“托牛所”三个大字,人们感到了好奇,“冬季寒冷,牛很容易掉膘,你们可以把自家牛托养到我们场,经过科学育肥后,可以提高利润”,工作人员向大伙解释道。村民对这个托牛所很感兴趣,“这个办法好,企业和养殖户连在一起,既提高收入,又学到养牛技术”,“这个冬天我也来试试”有农民附和道。

  你一言,我一句,意犹未尽。养殖户甄全武感叹道:“养了多年的牛,原来离科学喂养还差一大截呢。给牛喂饲料有一顿没一顿的,有时一天喂三四顿,有时只喂一顿,没有考虑到牛的反刍功能,喂的饲料没有充分消化,既浪费了饲料,营养吸收又不好”。看来参观已经起到了作用,人们在用学到的知识反思自己的喂养方法。“赶紧上车回家,我要给小牛犊喂水去。”王老汉的话,引来一片笑声。薛技术员刚刚讲了,一定要给小牛犊喂水,许多养牛户在小牛犊吃奶期间不给喂水,影响了牛的生长。

  通过今天的活动,让养殖户进一步掌握了科学养牛技术。村民纷纷说,今天没有白来,工作组送技术,真正送到我们的心坎上了。看到群众对活动满意,虽然天寒地冻,但我们心里热乎乎的。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lingxia

首页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