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2/4/10 14:35:00 来源:中国畜牧网 阅读数:
猪肉市场上,抵御价格风险能力最弱的要属养殖散户。而散户追涨杀跌的心理恰恰成为他们进入猪养殖市场的原因。随着猪肉价格的不断下跌,民间养殖散户正遭遇“被退市”危机。高投入低产出之下,本地养猪散户将何去何从?
降价潮刺痛养猪户
早上6点,天刚透亮,周有福已经站在自家的猪圈里。听到门响,猪们哼哧哼哧地挤到食槽前,拼命地拱着。周有福从东至北边走边依次看过去,目光最终落在大圈前突出的一个个小圈里:几百瓦的灯泡又亮了一夜。晕黄透亮的灯光下,4头小猪安然无恙地蜷缩在一起,睡梦中轻声地打着鼾。周有福轻轻地嘘了一口气,心完全放在了肚子里。
从2007年开始,在经历了三聚氰胺事件、有抗奶之后,奶业公司牛场4队兴盛一时的奶牛养殖已经不见往日风光,而周有福的养猪事业就是从此时开始的。彼时,猪肉价格一路走高,峰值时甚至首次突破10元大关。
在忍痛卖掉最后一头奶牛后,周有福开始借钱建起了现在这座现代化的猪舍,“大约可以容纳100多头猪”。由于资金有限,只用塑料布围挡的猪舍俨然一囤蔬菜大棚,但里面却颇现代化,不但有自动喂水机,还有“空调”。
然而,由于去年冬天猪拉稀病蔓延,春节前后,周有福家已经大大小小死了20多头猪。“一下子赔了3.5万元,去年赚的那点钱都赔进去了。”上周,周夫妻俩两晚没睡,接生了一窝7头小猪,虽然精心有加,还是相继死了3头。
周有福期盼着,小猪仍能卖出去年的价格,“一头小猪500元,比育肥猪挣钱。如果养到五六十斤,就能卖到700元。”但现实的情况是:春节后,猪肉价格每天都在降,小猪有价无市,已经有人在急着卖还没有育肥的猪。
3年周期来了?
4月6日中午,友谊蔬菜批发市场肉食大厅里顾客并不多,除两家已经提前收摊外,其他商户均百无聊赖地坐等顾客,头顶旁边半扇半扇的猪肉散发着新鲜的油脂味。管理人员梁海军带着记者在大厅里转悠,不时有商户招徕:“要点什么?猪肉便宜了!”当天,猪后座的价格是每斤11.5元到12元,而腰条的价格是每斤 11元,猪精排的价格也有十二三元。
与市场零售价格相对应,生猪收购价格也在下调。目前,在春节前能够达到9.3元左右的本地生猪的收购价格最高也只能达到每斤7.5元,下调了1.8元,降幅达19%,而河北唐山生猪收购价格只有每斤6.7元左右。
“猪肉的价格从半个多月前就开始掉,每天一两毛地在降。”梁海军说。从事生猪买卖十几年的朱四则表现镇定:“3年的养猪周期又到了。”2009年,猪肉降价潮从春节后开始一直持续至当年的七八月份,其后价格小幅回调,但已经跌至成本以下,许多诸如周有福的散养户都已经难以抵挡。
“去年,猪肉价格达到2008年以来的最高峰,当年猪存栏量大幅度增长,节后去年下半年新增存栏猪育肥集中上市,使得猪肉价格整体下降,同时,春季正是猪肉消费的淡季,市场上积存的库存猪肉大量上市导致供大于求,因此价格会出现下调。”梁海军分析。
梁海军介绍,目前包头市主要流通猪肉来自于河北唐山,“由于近期价格下降,不少养殖户急着将还没有育肥的生猪出手,加速了猪肉价格的下降”。
小散户的养殖轨迹
梁海军称,猪肉市场上,抵御价格风险最弱的要属养殖散户。而散户追涨杀跌的心理恰恰成为他们进入猪养殖市场的原因。
周有福的经历几乎能代表大部分养猪散户的养殖轨迹。2007年猪肉价格开始疯涨,当年周有福淘汰奶牛,开始建设自己的猪舍。2008年,周有福整体接手了外甥手中的大大小小十几头猪,开始了自己的养猪生涯。当年上半年,猪肉的价格仍然坚挺,一路维持在10元左右,但到10月初,生猪价格在短时间内一度下跌2元,“但那时还是有利润的,我的猪那时也有三四十头吧,大猪出栏后,那一年仍有不错的收益。”首战告捷,周有福至今想想仍有些得意。
2009年春节过后,生猪价格持续走低,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及时启动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下半年,猪肉价格出现小幅反弹。2010年,生猪价格前低后高,以7月份为拐点,基本持续了2009年的走势。“过山车式的行情让我连续赔了两年钱,大约有5.3万元。”周有福有些心疼。
2011年,猪肉价格达到了2008年以来的最高点,猪肉价格一度突破15元大关,而老周的养殖也迎来春天,那一年,周有福不但补上了前年的亏损,还挣了3万多。
在周有福眼里,3公里外的张拴柱家是养殖大户,但其三四百头猪的数量,远没有达到集团化养殖的规模(业内认为,集团化养殖规模应在千头以上)。而连日来,张拴柱也在为生猪价格的下降而惆怅。最近,他已经开始考虑将未育成猪出栏,降低生产成本。
脆弱的养殖基础
3年来,周有福家的养猪规模从未超过70头。目前,散养仍是包头市绝大多数养猪户的经营现状。“这也是为什么唐山猪肉大量入包的原因。”梁海军说。
由于规模不稳定,且国家出台的种猪补贴到位慢甚至无法全额到手,周有福多年来从未向政府申请过补贴,而像他这样的散户为数不少。同时,没有技术支持,也使散养养殖户规模难以扩大,虽然常常清扫,按时给猪免疫,但疫病仍然肆虐。“去年我们从北京花大价钱买进的4头种猪,到年底就因伤病全部死掉了,养殖场元气大伤。”周有福说。
同时,资金短缺也阻挡着养殖户做大做强。以周有福为例,他原本打算贷三五万用于购买新的种猪,但由于有人用他当年养殖奶牛时递上的身份证贷了款,无法拿到贷款。即使拿到贷款,三五万元钱也犹如杯水车薪。
据了解,当地的养猪户中散户占到90%以上,脆弱的养殖基础使养殖成本增加,难以抵御市场风险。周有福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般散养户由于无力喂养精饲料,相较于规模养殖,生猪出栏得9个月,比规模养殖场长3个月,以现在的饲养价格为例,平均每天喂料5斤,平均每斤饲料1.4元。以现在每斤本地生猪收购价7.5元计算,一头250斤重的育肥猪养殖成本约1890元,而出售价格却只有1875元,勉强能够收回成本,但人工就全都白搭了进去。
不仅如此,唐山规模养殖生猪对于本地猪肉同时形成了合围之势,无价格优势的本地生猪在竞争中一直处于劣势。
“地产猪”的最后希望
“既然已经开始赔钱,那么你还养猪吗?”记者问。
“当然得养,不然我的猪舍白白投入了,赔得更多,只有坚持下去才可能回本。”周有福说。在小规模的经营模式下,养殖户早已习惯了养殖业的高投入低产出。他们*的希望,就是在年关时,可以以“地产猪”的身份卖出高的价钱。
据了解,每年12月底开始,就有包头市以及鄂尔多斯市市民开车到包头市农村采购猪肉,去年,养殖户自己宰杀的净猪肉甚至卖出了每斤25元的高价。但大家都清楚,这一高价,是以冬天疫病大量死猪以及超长时间的出栏为代价换来的。而事实上,现在的“地产猪”其实也是饲料猪,区别只是,规模化养殖场用精饲料,而本地散户非精饲料,散养户猪出栏比规模化养殖出栏晚两至三个月。同为饲料猪,其实均难称绿色猪与粮食猪,除了来路清楚,相对安全。
“如果到下月,猪肉价格仍然不能止跌,那么今年猪养殖业又将遭遇滑铁卢。”梁海军说。完败之下,谁来拯救高投入低产出的本地猪养殖产业?今年被迫退出市场的本地散户又将有多少?本市猪肉自给自足又要等到何时?一系列疑问均在这个春天里显得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