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资讯中心 >  疾病防治 >  猪冬春季节的多发病的防制措施

猪冬春季节的多发病的防制措施

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2/4/20 14:27:00 来源:重庆农业信息网 阅读数:

  冬春季节是一年中猪病发病率最高的时期,这与气候和环境特点有密切关系,主要是:(1)气温降低且变化剧烈,寒流及雨雪频频侵袭形成寒冷应激,大环境对猪的健康产生直接危害;(2)猪舍内保温不足,通风不良,供氧不足,有害气体增加,致使猪抗病力下降,尤其对猪呼吸器官损害严重;(3)通风与保温矛盾突出,且难以控制和解决,往往成为猪发病的主要诱因;(4)低温环境更适于各种病原微生物的生存,多风、风速大及风向多变等可促使猪群间疾病的传播扩散;(5)用药物或物理方法实施消毒的难度加大,消毒效果明显降低;(6)寒冷的气候影响,饲养管理人员疏懒,日常管理操作不到位。

  一、猪瘟

  猪瘟是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的传染病,是危害*、流行最广的传染病。近二三十年,猪瘟由过去的典型性转为非典型的温和性猪瘟为主,这给猪瘟的诊断和防制带来了新的难题。

  (一)流行特点:(1)只发生于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猪,而且流行广泛;(2)感染后还未表现临床症状时已可向外排毒,耐过猪在一二个月后甚至终生仍可带毒、排毒,引起健康猪感染发病;(3)近些年典型性猪瘟大为减少,主要发生的是非典型性的温和性猪瘟;(4)以零星散发为主,没有明显季节性,但寒冷季节发病加重;(5)用疫苗免疫后猪仍有发病。

  (二)临床症状:(1)典型性猪瘟:多见于未用猪瘟疫苗免疫的猪和猪群。急性型体温41-42℃,滞留不退,病程可持续1-2周,嗜睡、怕冷、有眼屎、包皮积尿、便秘及腹泻交替,皮肤上有小的圆形出血点。慢性型消瘦、贫血、全身衰弱,常伏卧,行走无力,后躯摇摆,便秘腹泻交替,皮肤上有小出血点及出血斑,耳朵、尾巴干性坏死,病程可达1个月以上,形成“僵猪”。(2)非典型性猪瘟:母猪出现不孕、流产、产死胎或产木乃伊胎儿。新生胎儿衰弱,吃奶无力或不吃奶,拉稀,陆续死亡。猪体内长期带有猪瘟病毒,持续向外排毒,或用疫苗免疫,不产生抗体,增重缓慢或形成“僵猪”。

  (三)诊断:典型性猪瘟可根据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做出诊断。非典型性猪瘟需依靠实验室诊断和动物试验才能确诊。

  (四)防制措施:(1)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猪圈空出后用2%-5%苛性钠或20%热石灰乳涂白消毒。粪尿要定点堆积发酵,病死猪要做深埋等无害化处理。(2)使用的疫苗要合格,要选用猪瘟单苗,并从出厂到使用时全程冷藏贮运;稀释后4小时不要再用。每注射1头猪应换1个经煮沸消毒的针头。(3)一般地区在猪25日龄及65日龄左右各免疫1次,每次注射疫苗4头份。繁殖母猪在配种前15天或在仔猪断奶时注射疫苗4头份;配种或怀孕期不要注射猪瘟疫苗。种公猪每年注射2次猪瘟疫苗,均为4头份。在一个猪场内,猪瘟的免疫注射应达到头头不漏。(4)猪瘟发生较重地区,对仔猪可用乳前免疫,即仔猪出生后立即注射猪瘟疫苗2头份,过1-2小时才让仔猪吃奶。乳前免疫后应在猪35日龄和70日龄时再各注射4头份猪瘟疫苗1次。(5)为提高免疫效果,可使用猪瘟牛体反应疫苗或猪瘟淋脾疫苗。

  二、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目前该病在我国普遍存在,发病数逐年升高,并可引起7-10日龄以内的仔猪近于100%死亡,成为冬春季节的一种危害严重的猪病。

  (一)流行特点:(1)多发生在冬春寒冷季节。(2)各种年龄、品种的猪都易感染,对其他动物无易感性。(3)在猪群中传播迅速,数天内可传遍全场及周边猪场。(4)新疫区常呈暴发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老疫区呈地方流行或间歇性地方流行,又称常在型猪传染性胃肠炎,发病率低,症状较轻。

  (二)临床症状:哺乳仔猪突然发生呕吐,急剧水样腹泻,粪便为黄绿色或灰色,有时呈白色,并含凝乳块,气味恶臭。体温在病初升高,腹泻后迅速下降。病猪迅速产生严重脱水,体重明显下降,被毛粗乱,出现口渴症状。在发病2-7天内,多数或全部仔猪死亡;日龄越小,死亡越快,死亡率越高。3周龄以上仔猪死亡率低,耐过不死的仔猪发育不良,有的成为“僵猪”。断奶猪、育肥猪和成年猪症状较轻,只有1天至数天的减食、腹泻,个别猪有时出现呕吐、水样腹泻,呈喷射状,粪水呈黄绿或灰白色。泌乳母猪泌乳量减少或停止。育肥猪及成年猪发病后1周内好转康复,极少死亡,发病后体温一般正常或略低。

  (三)诊断:根据发生于寒冷季节,传播迅速,先呕吐后水样腹泻,10日龄内仔猪高死亡率等特点,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可用实验室方法。但在诊断中应注意与猪大肠杆菌病、猪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感染的鉴别和混合发病。

  (四)防制措施:(1)免疫:用猪传染性胃肠炎弱毒疫苗于妊娠母猪产前20-30天免疫1次,以保护出生仔猪,必要时于产前7天再用疫苗免疫1次。新发病区对育成猪也应进行免疫接种。(2)药物治疗:口服抗菌药物如氟哌酸、庆大霉素、磺胺、黄连素、高锰酸钾等,可防止继发感染,减轻症状。腹泻严重时给收敛性药物,如次硝酸铋矽碳银等;为减轻因剧烈腹泻引起严重脱水,还可注射适量的阿托品。(3)补水:应首选口服补液盐(配方为氯化钠3.5克,碳酸氢钠2.5克,氯化钾1.5克,葡萄糖20克,加温开水1000毫升),让病猪充分饮用,对仔猪1天多次灌服,可挽救不少仔猪生命。(4)注意猪舍保温和清洁卫生,空气应新鲜,湿度不可过高。

  三、猪流行性腹泻

  猪流行性腹泻是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水泻、呕吐和脱水为特征,因主要发生在寒冬季节,又俗称冬季拉稀病。新生仔猪感染后常发生严重脱水和死亡,死亡率可达50%。

  (一)流行特点:(1)只感染猪,各种年龄、品种均可感染发病。(2)主要发生于冬季12月至次年2月的寒冬季节。(3)哺乳仔猪、断奶仔猪和育肥猪感染发病率可达100%,成年猪为15%-20%。(4)传播速度较猪传染性胃肠炎慢,在1个猪场中缓慢传播,常在1个月左右自行停止流行。

  (二)临床症状:与猪传染性胃肠炎十分相似,不论大小猪均可发病,哺乳猪主要表现为呕吐、水样腹泻、脱水,腹泻开始时排黄色黏稠便,以后变成水样便,同时精神沉郁、厌食,消瘦及衰竭。体温一般正常或稍偏高。一周内哺乳仔猪常在腹泻后2-4天内死亡,致死率约50%;断奶仔猪和育成猪症状较轻,一般2-3天后逐渐恢复正常,成年猪症状更轻。但是,饲养管理条件与应激因素等往往与临床症状和死亡率有密切关系。

  (三)诊断:流行特点及临床表现等均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相似,但传播速度较慢,病死率较低。确诊需做实验室诊断。

  (四)防制措施:(1)免疫:可用猪流行性腹泻灭活疫苗注射,重点给妊娠母猪在产前20-30天时免疫,以保护出生仔猪,减少其发病和死亡。(2)其他事宜可按猪传染性胃肠炎进行。

  四、猪流行性感冒

  猪流行性感冒简称猪流感,是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高、死亡率低等特点。

  (一)流行特点:(1)有明显的季节性,在秋末、寒冬和早春气候寒冷多变的季节易发生。(2)各种年龄、品种的猪都有易感性。(3)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的传染源,人流感病毒可使猪发病,猪可以贮存人的流感病毒并引起人发病,所以猪流感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

  (二)临床症状:发病突然,全群体温突然升高(40-42℃),厌食或食欲废绝,极度虚弱。精神萎顿,常卧地不起,有时跛行。呼吸急促,呈腹式呼吸,阵发性咳嗽。眼、鼻流黏性分泌物,鼻分泌物有时带血,病程一般4-7天,大部分病猪自行康复,极少死亡。但继发其他疾病时,病情加重,引起不同程度的死亡。

  (三)诊断:根据流行特点、发病季节和突然大群发病但死亡率很低可做出初步诊断。应注意的是,近些年单纯的猪流感发病很少,往往并发或继发数种疾病,使临床表现极为复杂,病情严重,死亡率高。

  (四)防制措施:主要做对症治疗,注射复方氨基比林等解热镇痛药。为防止继发感染可注射抗生素类药物,如青霉素+链霉素、丁胺卡那、环丙沙星等。预防发病应采取综合防制措施,加强饲养管理,防寒保暖,注意通风,定期消毒,防止与外界的猪、人及禽类、鸟类等接触,以免带入猪流感病毒。

  五、猪喘气病

  猪喘气病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使病猪的生长减慢约12%,饲料利用率降低20%,而且在抗病力降低或继发其他病原体感染时,会造成严重死亡。

  (一)流行特点:(1)仅发生于猪,各种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猪都可发病。(2)在寒冷、多雨、潮湿或气候骤变时发病较多。(3)该病在我国猪群中广泛存在,且很难彻底扑灭,除非急性暴发或有继发感染,一般死亡率不高,但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4)繁殖母猪大多带有猪肺炎霉形体,哺乳仔猪都会被传染,断奶仔猪混群可造成相互传染机会,有时可形成急性发病。

  (二)临床症状:急性型多见于新发生该病的猪群,表现为精神不振,采食减少,呼吸次数可达每分钟120次,张口喘气,口、鼻流泡沫,常呈犬坐姿势,可因窒息而死亡,耐过猪转为慢性型。慢性病猪长期咳嗽,尤以清晨、夜间和驱赶运动及吃食后明显,有时连续一二十次,咳嗽时站立不动,弓背,伸颈,头下垂,直到呼吸道中分泌物咳出咽下为止。后期出现呼吸困难、次数增加,发生气喘,这些症状有时明显,有时减轻,病猪消瘦衰弱。我国的许多猪呈隐性型,感染后不表现症状,但用X线检查或剖杀后可以发现该病。

  (三)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及剖检的肺部典型病变可作出初步诊断,必要时可做实验室诊断。

  (四)防制措施:(1)免疫:目前有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2种,弱毒疫苗成本较低,但注射后的猪在两个月内不得使用土霉素等药物。灭活疫苗费用较高,但经济效益较好。(2)药物治疗:可用土霉素、卡那霉素、泰乐菌素、林可霉素等注射液,连用5-7天。还可按每吨饲料拌入土霉素碱粉2000克,或支原净100克+15%金霉素2000克,或泰乐霉素100克+15%金霉素2000克,或交沙霉素100克,连续饲喂2-3周,作为治疗或预防措施,尤其在母猪产前、产后各用7天,可明显减少哺乳仔猪的感染和发病。(3)加强环境控制,坚持带猪喷雾消毒。

  六、口蹄疫

  口蹄是由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传染几十种偶蹄兽,人也可偶然被感染。口蹄疫在国际和国内都将其列为动物A类或一类传染病之一。

  (一)流行特点:(1)口蹄疫以黄牛等最易感染,猪和羊也可发病。(2)患病动物和带毒动物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水疱皮、水疱液传染性最强,病猪排出物(如粪、尿、乳、唾液、精液等)及呼出气体都可散毒。发病初期猪传染性最强,病愈猪带毒可达150天以上。(3)直接接触及间接接触方式均可传播,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及未损伤的粘膜、皮肤等处感染而发病,空气也是重要传播媒介,病毒可随风传播50-100公里之外,呈远距离和跳跃式的暴发。(4)幼猪最为敏感,感染后死亡率可达90%-100%。(5)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冬春季多发,夏秋高温季节少发或平熄,常呈地方流行性及大流行。

  (二)临床症状:病猪精神不振,体温升高,食欲减少或废绝,在蹄冠、蹄叉、蹄踵和吻端皮肤以及舌面、口腔黏膜等处局部红肿、微热、敏感,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很快破溃。病猪跛行,有的蹄壳变形或脱落,卧地站立困难。有时母猪的乳头、乳房等部位也会出现水疱。口蹄疫对成年猪的致死率一般不超过3%,但近几年在猪口蹄疫暴发的初期也有急性死亡的病例,妊娠母猪可发生流产。仔猪尤其是哺乳期仔猪被感染后出现水疱症状不明显,但因发生心肌炎和胃肠炎,可在短期内迅速死亡,致死率高达80%以上。

  (三)诊断:猪口蹄疫临床特征与猪水疱病、猪水泡性口炎、猪水泡疹极为相似,应采取病料送化验室进行确诊。

  (四)防制措施:(1)预防原则是“早、快、严、小”。“早”为早教育、早普查、早发现,“快”为快动手、快扑杀、快消毒、快免疫,“严”为严格执行防疫措施,“小”为疫点划小,损失最小。(2)疫苗与免疫:使用血清型相符合的猪口蹄疫疫苗进行免疫。注射免疫时间为:母猪在分娩前一个半月(主要为保护出生仔猪),公猪每年9及12月份;仔猪出生后30-40日龄;肥育猪100日龄再加强一次。(3)发现口蹄疫后立即隔离病猪和可疑猪,进行严格的封锁、消毒,及对病、死猪做无害化处理。

  七、防制猪冬春疾病发生的总原则

  防制猪冬春疫病发生的总原则为:(1)认真贯彻防重于治的原则,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2)保温与通风并重,降低猪舍内有害气体和尘埃的含量,要认真纠正“重保温、轻通风”的错误做法。(3)猪舍内用煤取暖时一定要安装烟囱,将燃煤产生的气体及煤尘等排出舍外。(4)产房温度保持20℃左右,初生仔猪用保温箱进行护理,温度保持在25-30℃。(5)猪舍内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湿度越大,猪体散失的热量越多,猪患病几率越高。(6)加大饲养密度有助于保温,但密度过大明显会增加发病率,且往往造成严重死亡。(7)冬春季更应注重使用全价营养的饲料,增强猪的抗病力,降低发病率。(8)环境控制、免疫和药物预防三者不可缺一,冬季对环境的控制在许多方面更难实施,应充分加以关注。(9)入冬前淘汰弱猪和有慢性病且无饲养价值的猪。(10)入冬后老鼠集中于温暖的猪舍内,应有计划的灭鼠。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ycq

首页 打印 字体 [ ]

转发到: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