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2/4/27 10:46:00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阅读数:
“圈里现在有41只羊。”51岁的高拖玲是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孟家湾乡马场村的一名村民,她和丈夫王玉堂从2005年开始养羊,两个孩子上大学的钱都是从羊身上得来的。“村里家家户户都养羊。”该村支部书记赵红广说。
榆阳区森林资源林政稽查队队长王建国说:“全区羊数量在190万只左右。”榆阳区是全省养羊大县,部分乡镇农民70%的收入来自养羊。从前有的农民为了节省饲料将羊放养,如此一来,林草地就可能被破坏。
畜牧业要发展,农民收入要保证,林草更需要保护。王建国说,单靠行政措施很难达到封山禁牧和农民致富的双赢局面。
为使更多的农民接受“以草定畜、舍饲养羊”,榆阳区政府办公室2011年8月发放《榆阳区推行以草定畜、舍饲养羊实施方案》。该方案指出,农民引进优良品种,经区畜牧局鉴定及价格在6000元以上的,每户可领到每只羊价格30%的补贴;农民进行圈舍维修或新建后,每只羊活动场所须达到5平方米,每户每平方米可领取补贴6元。
榆阳区禁牧大队书记聂中华说:“种多少草养多少羊。”该方案中要求沙区乡镇应以种草为主,允许1亩草载养5只羊。
舍饲养羊让养羊户尝到了甜头,4月9日下午,笔者来到康家湾村,见到了有名的羊老板张栓则。
张栓则的养殖公司雇了3个人负责喂羊,一天喂3次,他说:“一只羊一天平均花费1.8元,比散养省钱省时还省力。”2002年,张栓则接过父亲手中的揽羊铲子,每天早上铲子一挥,一群羊被吆喝着散落在各个山头,一直到天黑,张栓则才从山里揽羊回来。他说,在山里揽羊又累又闷,一年下来挣不了几个钱。2004年,张栓则贷款8万余元,通过熟人从辽宁引进了绒山羊,并在康家湾租了50余亩土地集中喂养,同时承包了1000多亩的人工草地。
“别人一只羊羔卖200元,我的卖700多元。”张栓则说,由于自己的羊是优良品种,又集中饲养,用专门加工的饲料,所以羊绒质量好,价格也就高。现在,张栓则的养殖公司已被纳入榆阳区以草定畜示范点。
4月9日下午,51岁的白成胜来到红石桥古城界至肖峁万亩侧柏林区。白成胜是红石桥乡房梁村村民,自去年9月起,经村上推荐,乡政府和区禁牧大队审核,成为一名专职护林员。“每天早上6点到林地走一趟,上坡下洼都走一遍。”白成胜说,因为林地大,去趟林地得3个多小时,每天至少要去林地走两趟,“保护林地是大事,最害怕有人偷 牧。”
红石桥乡乡长尚建军说,为了保证护林员每天都去林地查看,林地里设了报到箱,每天护林员到林地查看后,将“报到卡”放入箱中,负责护林工作的乡镇干部,3天查看一次。据了解,榆阳区24个乡镇目前共聘118名专职护林员,设有343个报到箱。
除了专职护林员,各乡镇还选派一部分干部专门负责封山禁牧工作。“我们每天到各个村查看,发现偷牧现象会严肃处理。”孟家湾乡干部尚占斌说。
“沙石上长点草木不容易,但引导农民放弃传统养羊方式也需要一个过程。”王建国说,只有把“以草定畜”落实下去,才能达到封山禁牧和农民致富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