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资讯中心 >  市场评论 >  贵州生猪生产稳中向好

贵州生猪生产稳中向好

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2/5/11 10:34:00 来源:中国畜牧网 阅读数:

  据国家统计局贵州调查总队主要畜禽监测调查资料显示,一季度,贵州生猪存栏、出栏持续增长,生猪生产稳步发展,养殖户积极性较高。

  当前贵州生猪生产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生猪存、出栏实现双增长,农户养殖积极性较高。一季度,贵州生猪存栏比上年同期上涨2%,出栏同比上涨 6.1%。生猪出栏较高虽然有春节期间宰杀年猪的因素影响,但近期猪肉价格一直稳定在相对较高区间,养殖利润的上升驱动,使生猪存栏在节后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一季度共补栏生猪634.7万头,农户养殖积极性较高。二是猪群比上升,仔猪供应稳定。据调查,全省能繁母猪自2010年四季度以来持续走低,从 2011年四季度止跌回升,到今年一季度达159.6万头,猪群比上升至10.3,处于较为合理区间,为下一阶段仔猪生产提供了后续保障。

  未来一段时期贵州生猪生产形势有望保持稳定。一是新一轮价格周期到来。始自2010年春节后一直低迷的生猪价格到2011年上半年发生逆转,仔猪价格和能繁母猪价格出现强劲反弹,甚至一度出现养殖户补栏困难的现象。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种猪养殖增加,2011年下半年能繁母猪及仔猪供应得到缓解,市场供需相对稳定,猪肉价格进入一个新的周期。二是从目前生猪生产环节看,贵州省猪群比、猪粮比都处于正常范围。从生猪存栏结构分析,目前全省待育肥猪 921.4万头,15公斤以下仔猪455.8万头。受农户养殖习惯影响,在一、四季度为生猪出栏高峰,猪肉市场需求量较大;到二、三季度市场需求减小,生猪出栏也将减少,故生猪市场淡、旺季基本可以持平。考虑疫情、外调等各种因素,以及生猪的出栏周期,以此推算,贵州省今年生猪生产将保持稳定态势,猪肉价格将缓慢回落。

  从全省生猪监测数据分析,生猪生产健康发展的不利因素有四:一是散养户比重高,不利于生猪生产的稳定发展。自2008年开展生猪监测以来,贵州省生猪生产散养户比重一直高居不下,生猪存栏量达到100头以上的养殖户比重不足10%。由于散养户养殖技术以及对市场的应变分析能力弱,导致生猪生产的稳定发展受到影响,价格周期缩短,养殖成本高,农户养殖利润空间小,养殖积极性不高。二是生猪头均重大,挤占养殖户利润空间。一直以来,贵州省生猪毛重都是全国最高,生猪头均重基本维持在每头120公斤左右,而散养户养殖肥猪更有高达每头200公斤以上的。从生猪的生长周期分析,120公斤以上的出栏肥猪利润空间很小,不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三是生猪生产周期较长,经济意义不明显。与生猪头均重过高相对应,贵州省生猪出栏率一直不高,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由于贵州省仍然以散养户养殖为主,生猪养殖在很多地方都处于自给自足状态,农户养殖年猪普遍,通常一头猪从年初养到年尾,然后作为年猪宰杀用,生猪生产周期较长,经济意义不明显。四是养殖成本上涨较快。近年来,生猪出栏成本不断增加,玉米、麦麸等为主要原料的饲料价格一路上涨,环保及人工成本也大幅上升,尤其是人工成本,人员工资上涨较快。另外,受疫病及养殖风险因素影响,日常防疫保健成本不断增长。由于贵州生猪养殖仍然以散户养殖为主,市场信息不畅,不能及时了解市场信息并用于生产的调整,在生猪养殖成本一直高居不下,养殖户利润空间不高的情况下,养殖户容易出现追涨杀跌的情况,造成行情的暴涨暴跌,从而影响生产者积极性和生猪生产的平稳发展。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shenqi

首页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