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2/7/2 15:34:00 来源:互联网 阅读数:
养殖鸭子,是受到很多江南水乡农民欢迎的一种致富方式,因为江南水乡河道多、水田多,放养鸭子很有优势。但由养鸭带来的环境污染、水源浪费问题,却也限制了这个传统产业的发展,农民们对养鸭的热情也在逐步随市场降温而下降。这时,我市南浔区善琏镇的浙江卓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营者沈建良,通过引进先进农业科技,开发“水禽旱养”技术,避免了这些问题,为这个传统农业产业带来了新的生机。
记者近日就来到了这家公司,采访了公司总经理沈建良,和他聊起了养鸭的经历以及其中的酸甜苦辣。
跟着父亲养鸭 学会了看市场走势
沈建良是南浔区善琏镇港南村人。因为父亲就是一个养鸭户,他就从跟父亲学习养鸭开始,一步步走上了职业化养鸭的道路。
“我16岁就开始跟父亲学养鸭,那时候都是放养在河道里的,而且那时善琏镇上养鸭的人也不多,大多养鸭人家就是卖卖鸭蛋,鸭蛋价格高了就赚一点,低了就赔。”沈建良说,因为跟着父亲学会了养鸭,他也就顺其自然的“子承父业”,开始养鸭。当时,沈建良还没有意识到这个事业将成为他终生的事业。
1999年,他承包了善琏镇港南村30亩水田,开始进行适度规模化经营,养殖小麻鸭、种鸭1万只,当年就赚了30万元左右,掘得了规模化养殖的第一桶金。养殖技术的成熟、积累,以及对市场行情趋势的正确判断,第二年他全部转养利润高、风险大的种鸭,规模逐年扩大。
2000年前后,全国鸭养殖市场萎缩,导致很多地方的养鸭户损失惨重。这个时候,沈建良的种鸭场也受到了影响,但他已经发现了一个机会:同样是卖鸭蛋,如果卖肉鸭的种鸭蛋,是不是就不受市场影响呢?这样不仅利润高,还能将肉鸭市场的源头占住。2001年12月,沈建良在南京家禽市场接到了一个订购2万斤种鸭蛋的合同,也开始了他新的创业。
对于一个养鸭户来说,最怕的就是市场价格的波动,无论是高是低,他们永远没有办法预测,也没有办法阻止,因此养鸭的收成在很多养鸭户看来,就是靠运气。2000年到2003年间,善琏镇上养鸭子的人家数量增加了很多,但仍旧以养麻鸭卖鲜蛋为主,几乎所有的养鸭户都在家门口等待客商上门,所以鸭蛋的行情一遇到低谷,养鸭户们就赔惨了。
“我们家当时也遭遇了市场寒流,就是2004年的时候遇到非典和禽流感,那时的鸭子根本卖不出去,光那一年我就赔了近千万。”沈建良说起当时的情景,还是不胜唏嘘。他告诉记者,当时他家的养殖规模已经很大,而且他组建的公司也才刚刚起步,这对他的打击还是很大的。
经过这次沉重的打击,沈建良有些后怕,更有些庆幸。他说,是禽流感让他意识到了市场的风险,也看到了传统养殖业的脆弱。于是,他就想办法,通过提高养鸭产业的价值,避免市场风险。
在2003年,他创建了湖州众旺禽业有限公司。为更好地把养鸭产业做大做强,沈建良引进了新品种樱桃谷(SM3)优质父母代种鸭进行推广,并建立了湖州众旺种鸭场,同时组建南浔善琏建旺禽业合作社,引导全镇养殖户向规模化、科学化饲养方式转变。沈建良说:“我当时的想法就是将养鸭户们团结起来,共同抵抗市场风险,同时也能保护养鸭户的利益,不让市场低谷伤到养鸭户的积极性。”
在他的积极推广下,新品种的种鸭销路大开,很多当地农户和周边几个镇,甚至嘉兴等地的农户也慕名而来。同时,沈建良的专业合作社实行“公司+农户+基地”的生产模式,对社员实行保护价收购,让养鸭户们放心养鸭。目前,该公司已经带动周边农户1600多户养鸭,每年孵化种鸭达1500多万羽,种鹅数十万羽,2011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他们创建的樱桃谷种鸭养殖基地已经成为浙江省*的水禽繁育基地,沈建良和当地农户创建的合作社也获得了全国优秀专业合作组织、省示范性合作社、湖州市“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湖州市先进农民合作组织、市级先进农业龙头企业等荣誉称号。
引入先进农业科技 发展“水禽旱养”
随着沈建良的合作社规模越来越大,养的鸭子也在不断增长,新的问题随之出现。
鸭子养殖是水乡湖州的传统产业,养殖户一直以来都是利用四通八达的河道、水田进行养殖,但这种养殖方式易对水质造成污染,而且规模越大,环境污染问题也越突出。看到往日清澈的河道被大量水禽搞得浑浊不堪,沈建良陷入了深思。
“作为农业龙头企业,理应要考虑更多的社会效应,特别是对当地的生态不能造成破坏。”沈建良说。为了解决环境污染的难题,他下定决心,开始钻研“水禽旱养”技术。
2006年,沈建良找到了浙大、省农科院的专家,与他们合作攻关“水禽旱养”技术。“水禽旱养”就是将养殖场搬至内陆,利用水池进行养殖,并逐步建立污水处理系统,避免养殖粪污对外河水质的污染。后来,沈建良和专家们经过改进,又将水池改为水沟,进一步节省了水资源。据测算,水禽旱养模式可节水80%,节约土地30%。养殖污水先进入集污池,再经沉淀和厌氧发酵处理后,废水已完全符合农业灌溉标准,可直接排放至农田。同时,采用水禽旱养标准化技术,料蛋比、产蛋率、种蛋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等技术指标与传统养殖模式相比,均有明显提升,疫病防控得到明显加强,发病率显著下降。
现在,沈建良还在研究将养殖污水处理后,排放至鱼塘中,用于淡水鱼和小龙虾养殖,再将通过养殖净化的水,用提水泵回用至樱桃谷种鸭的嬉水沟,实现“鸭-鱼-鸭”水体循环利用,真正做到养殖废水零排放和水资源充分合理利用。
2008年,“水禽旱养”技术在试点成熟后,进入了大面积推广。沈建良的建旺禽业合作社的社员首先就使用了这项技术,并带动当地近半数养殖户应用了水禽旱养和半旱养养殖技术。大量水禽的内迁及水禽旱养标准化技术的应用,有效减少了养殖对当地水质的影响,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提升了养殖效益。
“在尝到先进农业科技带来的甜头后,我就更有信心了。”沈建良说,在获得了农业专家们的支持后,他的养鸭事业走得更为顺畅。随后,他成立了浙江卓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为他发展科学养殖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为实现科技创新,卓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先后与浙江省农科院、浙江大学等科研院校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依托全省首家农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组建了强大的科研团队。目前,公司内有农业专家数十名,致力于新品种研发、新技术试验以及对养殖户的技术指导服务。同时,公司还邀请浙江大学、浙江省农科院导师进行相应的专业课程培训,现场授课,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开展标准化饲养管理。
沈建良说:“只有通过改变传统的养殖模式,提升农业产品层次,开创新的市场,传统养殖业才有生存的可能。”正是有了这个想法,沈建良一直致力于开发新产品,创新养殖模式。几年来,他和他的团队从遗传育种、饲料营养、疫病防治、家禽标准化生产、成果转化、推广等方面进行攻关,研究适合水禽的先进养殖、免疫及污染治理技术等,先后成功完成了樱桃谷种鸭旱养技术规范制定、太湖鹅遗传多样性研究与应用、Z性北京鸭引进与应用推广等课题。
这一系列的科技创新举措,让公司获得了诸多荣誉,先后被命名为浙江省二级种禽场、浙江省现代畜牧生态养殖示范基地、优秀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种子种苗科技示范基地。核心基地“湖州卓旺太湖鹅原种场”已成为浙江省祖代种鹅场,2011年又被评为*太湖鹅原种繁育基地,这标志着家禽种业科技创新实现了新突破。
如今,沈建良的公司正朝着规模化、现代化的农业龙头企业前进。他告诉记者,今年公司已经投资1亿多元,建设了规模化生态养殖及副产品精深加工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将通过经典育种,提高优质家禽品种覆盖率,并拓展禽肉、蛋精深加工项目,促使“繁育优质品种—高效生态养殖—副产物加工—绿色食品”的现代循环农业产业链不断趋于完善,推进水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