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资讯中心 >  疾病防治 >  兔黏液瘤病的原因及综合防治

兔黏液瘤病的原因及综合防治

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2/7/23 16:04:00 来源:江苏农业信息网 阅读数:

  兔黏液瘤病是由黏液瘤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以全身皮下,尤其是脸面部和天然孔周围皮下发生黏液瘤性肿胀为特征。

  流行病学 病兔是传染源,以病兔眼垢和病变部皮肤的渗出液中含毒量最高。主要通过节肢动物(最常见的是蚊和蚤)叮咬传播。也可与病兔直接接触或与污染有病毒的饲料、饮水和用具等接触而传染。

  本病只发生于兔和野兔,其他动物无易感性。多发生于夏秋昆虫滋生繁衍季节。

  临床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3天~7天,最长可达14天。以全身黏液性水肿和皮下胶冻样肿瘤为特征。被带毒昆虫叮咬部位出现原发性肿瘤结节,然后眼睑肿胀、流泪,有黏性或脓性眼垢,严重的上下眼睑互相粘连。肿胀可蔓延整个头部和耳朵皮下组织,使头部皮肤皱褶呈狮子头外观。肛门、生殖器、口和鼻孔周围浮肿。浮肿部位出现皮下胶冻样肿瘤,尤以黏膜和皮肤交界处多见。

  病理变化 突出病变是皮肤肿瘤,皮肤、皮下水肿,尤以颜面和天然孔周围皮肤明显。有的毒株可引起皮肤出血,胃及肠道浆膜淤血,心内、外膜出血,肝、脾、肾、肺充血。

  防治 采取一般性的综合防疫方法。发生本病时,扑杀病兔和同群兔,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彻底消毒被污染的环境、用具等。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ycq

首页 打印 字体 [ ]

转发到: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