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2/11/5 9:20:00 来源:中国畜牧网 阅读数:
在没有矿,没有林、没有在河川的旬阳县城关镇瓦渣河村来说发展经济的确不是件容易事。该村发展经济抓产业历经多个项目始终未能解决家庭收入的来源。然而,探索规模养猪算是比以往其他几种产业项目收益好地多且稳定。这就是该村四组年近六旬的共产党员向自强,他自强不息抓产业,规模养猪树标杆,带动了该村养猪过万头的目标。
地处旬十路中段的秦岭前山余脉丘陵地势的瓦渣河村,地广,土层厚,阳光足,盛产粮。可粮多不值钱,经济咋发展?是该村一致寻找产业项目的问题。
提起他曾有一段不寻常的故事。向自强一家八口人,俩儿子在外打工并在外成家。就他(她)夫妇俩固守本土。他曾担任该村党支部书记,自九一年社教退下,一致在本村当一个合格的模范党员抓生产发展经济。八十年代他听说栽毛烟可见钱,栽了几年毛烟看不行,转栽烤烟,2007年最多栽到15亩,经卖烟后收入最高才达2.3万元,细算帐纯收入不多;还听说栽桑养蚕收入好,又栽了三亩桑,结果没养成一张蚕;2002年黄姜值钱,2003年初他赶种黄姜四亩,年末黄姜价跌至0.4元/公斤,而且要三年以上挖才行。黄姜价低迷有的种下7、8年才挖。对家庭经济收入来说黄姜也不能成为农民常年收入或产业。尽管这样他每抓一项产业都有人跟随。如烤烟栽植全村曾达到300亩,但到目前一亩也没有人再栽。桑树也发展到 500亩可目前整片荒废也没有一户人在养蚕,相比黄姜种植还存在。向自强经几样产业试抓,回头来总觉得按年算种黄姜还是不如种玉米收成好。把玉米配成配合料喂猪经济效益会更好些?这一试,养猪的经济效益果真不同于前几种产业,猪粮转换猪粪做玉米底肥循环利用经济效益明显,从此他开始了规模养猪的选择。在镇畜牧兽医站指导下,2009年该户把养猪作为支柱产业,兴建了300㎡标准化圈舍养猪300余头,出栏200头的目标,初显了当地未有的规模,周围群众以他为标杆。目前,该村已建150㎡以上圈舍达51户,养猪7千余头。 2012年初,出去打工多年的二儿子向江重返家乡继承父业,在县农业局申请了千头场项目,在原有基础上又扩大养猪规模,新建圈舍350㎡,累计圈舍面积达 1350㎡(含租圈),现存栏猪481头,已出栏肉猪210头。并以万达猪场名在县工商局注册。
预计明年底该户养猪将过千头,产值过百万目标在这个家能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