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动态 >  “后H7N9时代”家禽业调查:18年养殖村剩不到十户养鸡(图)

“后H7N9时代”家禽业调查:18年养殖村剩不到十户养鸡(图)

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3/6/25 16:52:00 来源:聊城新闻网 阅读数:

   

  “200天的种鸡下的蛋,当商品蛋卖,多可惜呀!”20日上午,看着一箱箱的种蛋卖不出去,耿丙周很无奈。

  耿丙周是东昌府区斗虎屯镇唐铺村村民,从事家禽养殖业已经有18个年头。18年的风风雨雨,让耿丙周切实感受到家禽养殖业的起起落落。他所在的村子,也因着这些起伏发生了许多变化。

  从3家养殖户发展到50多户,再从50多户退缩到如今的不到10户。H7N9禽流感似乎在其中充当了不光彩的角色。如今,H7N9禽流感的阴云似乎快要散尽,但在耿丙周和其他村民看来,家禽养殖业的回暖之路还得一段时间。

  不仅如此,几年来的经历更让耿丙周等有经验的养殖户认识到,这种家庭散养模式有些落后了,已经不再适应市场的需求,且缺乏应对风险的能力,他们正在寻求一种更好的模式——扩大规模,统一经营、统一管理,走股份制发展道路。

  【兴起】3户人家带动一个村走上养殖路

  上世纪80至90年代,唐铺村是东昌府区斗虎屯镇一个偏僻又贫穷的村庄。村民以种地为生,很少有人外出打工。说是以种地为生,其实地也不好种,唐铺村的土地都是盐碱地,地下水苦涩、发黄,用村民的话说,这里的地下水连庄稼都能浇死。全村人饮水都要去村上的一口深井挑水。

  光靠地里的庄稼也存不了多少钱,村里一些有头脑的村民便琢磨着干点副业,增加一些收入,耿丙周就是其中的一个。

  耿丙周告诉记者,他从1995年开始养鸡,那时全村只有3家养殖户。“那时候养的鸡都很少。我在自家的院子里用土坯盖了一个五六十平方米的鸡棚,养了500只鸡,这在那时已经算多的了。”耿丙周说,当时3户养殖户加起来也就1100只鸡左右。不过,因为村里养鸡的少,鸡很少得病,加之家禽养殖、鸡蛋价格行情比较好,很是让他们尝到了一些甜头。

  看到他们赚钱了,一些村民开始眼红,有钱的把存款拿出来,没钱的就五户联保贷款养鸡,几年的时间里,村里养鸡的农户多了好几倍。到2011年,全村200多户人家有50户都养起了鸡,不少村民也因为养鸡赚了钱,盖了大房子。

  养鸡,因此成为唐铺村村民“发家致富”的门道。

  【兴旺】他靠养鸡盖起二层楼还供出俩大学生

  2010年和2011年是养鸡最赚钱的时候,唐铺村全村养鸡户达到50户,加起来有将近12万只鸡。

  “那两年,行情比较好,鸡蛋价格涨到每斤4.8至5.0元,养一只商品鸡的纯利润能达到30至40元,一家养5000只鸡的话,一年就能赚15万至20万元钱。”耿丙周说。

  村民耿立友也是通过养鸡致富的农户。他从1999年开始养鸡。2007年那一年,他靠养鸡就赚了10多万元,这让他成为村上最早盖上二层小楼的农民。

  “多年来养鸡攒了一部分钱,2007年我盖了楼房之后,还结余了几万块钱,供养了两个大学生。”一提到这些,耿立友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如今,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已经大学毕业,一个还在读研究生。“要是不养鸡,光靠种地,我肯定供不起他们两个上大学。”耿立友说。

  “2011年我们村人均年收入过万元。”唐铺村村委书记耿丙华给记者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唐铺村共有村民700多人,近200户,全村共有1500多亩地,按照一亩地一年收入1000元计算,全村一年种地收入是150多万元;全村按200人出去打工计算,每人一年赚1.5万元,全村打工赚的钱就是300万;2011年全村养鸡将近12万只,一只鸡的纯利润是30至40元,养鸡这一项能赚360万至480万元,三项收入加起来就是八九百万,这些钱平均到700多人中,人均年收入过万元。

  【拐点】不景气行情逼走养殖户全村仅余几户“坚守”

  “最近这两年,家禽、蛋类行情大不如前,现在养鸡,能保住本钱就不错了。”20日上午,耿丙周的老婆一边喂鸡,一边告诉记者。以前村上养鸡的少,鸡不容易生病,比较好喂;最近这几年大家都养鸡,空气质量下降,病毒也容易传播,一家的鸡得了病,不光自家的鸡受影响,附近村民的鸡也会跟着遭殃。

  耿丙周说,因为这两年鸡闹病严重,很多养殖户都亏了钱,一些新的养殖户因为无力承担风险,只能放弃养殖。“有的农户当初贷款养鸡,现在赔得连贷款都还不上,只能外出打工赚钱。”耿丙周告诉记者,现在村上还剩10户左右的村民在养鸡,而且大部分都是上了年纪没法再出去打工的家庭。

  记者在村子里走访发现,不少村民家的鸡棚内已经没了鸡。有的还剩下一堆破破烂烂的鸡笼子,有的已经被当成了农具储藏室。“幸好今年没养鸡,不然肯定赔死了。”村民孙秀玲说,从2009开始,她家养了1500只鸡,前两年还赚到了一些钱,到2012年,养鸡就开始赔钱了。“去年2月份,我家盖房子太忙,便没再养鸡。”

  近年来家禽养殖行业不景气,让唐铺村村民很受伤。今年的H7N9禽流感,更是让养殖户“雪上加霜”。

  “受H7N9禽流感的影响,今年行情更不好,都没人敢喂鸡了,我家种鸡下的蛋,现在只能当商品蛋卖。”耿丙周一脸忧愁地说,去年11月份,他从北京进了4000只“父母代”种鸡,喂到现在已经有200多天,正是下蛋的好时候,却卖不出去。

  “行情好的时候,一个种蛋能卖8毛钱,现在按商品蛋卖,只能卖4毛钱,一个种蛋就少卖4毛钱,加上买鸡苗、平时喂养饲料、打疫苗等花的钱,这一年下来,估计得赔好几万元。”耿丙周说。

  【思索】他想转变养殖模式走合作共赢之路

  教训总是沉痛的。在唐铺村不少人看来,家庭养殖模式已经逐渐显现出落后的一面。

  从事家禽种鸡养殖的唐铺村村民耿丙涛从19岁开始就跟家禽打交道,最初他和村民开着机动三轮车到100里地之外的河北馆陶县进行禽蛋交易,后来自己建起了养殖场,专门养殖种鸡。为了提高养殖技术,他还经常到一些有规模、发展比较好的养殖场参观学习。

  在耿丙涛看来,唐铺村养殖业之所以出现现在的困境,主要是因为村民的养殖意识、观念落后,养殖自动化、机械化水平太低,村民自负盈亏,没有统一的管理和领导,加之遇到风险时反应较慢,且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抵抗”,抵御风险的能力太差。

  “我觉得要想让我们村的养殖业重新站起来,就得走规模化、制度化、集约化的发展道路,这应该是养殖业今后发展的趋势。”耿丙涛认为,可以建立一个实行股份制的养殖企业,由村民出钱,一块办厂,统一经营、统一管理、集中养殖,获得的利润按比例分红。

  耿丙涛说,他在斗虎屯镇附近建了一个占地10亩的饲料厂,还未投产使用,目前他想做的是,在村里成立一个养殖合作社,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养殖户的家禽副产品,集中往外销售,并且想办法提高鸡蛋的附加值,做品牌鸡蛋,走一条产业化的道路,帮助村民致富。

  与耿丙涛有同样想法的,还有耿立友等几位老养殖户。在他们看来,做一些改变也许能让村子重现昔日的辉煌。

  思路虽然是好的,但耿丙涛等人觉得,这条路也并不好走,至少在目前,还有很多阻碍。“现在村民未必能接受我的这种经营模式,很多村民不放心把钱投出去,如此一来,这条道路就走不通。”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jinyimeng

首页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