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3/9/2 9:03: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阅读数:
【导语·中国畜禽网】得天时,占地利,仰人和。和顺县抓住地域优势,发挥品牌效应,全力实施“一县一业”养牛富民工程,使养牛业成为生态循环农业的关键环节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截至2012年底,全县存栏牛82452头,同比增长3.2%。养牛收入16667万元,人均养牛收入1508元,同比增长298元,养牛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
得天时,占地利,仰人和。和顺县抓住地域优势,发挥品牌效应,全力实施“一县一业”养牛富民工程,使养牛业成为生态循环农业的关键环节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截至2012年底,全县存栏牛82452头,同比增长3.2%。养牛收入16667万元,人均养牛收入1508元,同比增长298元,养牛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
高擎“和顺肉牛”活体地标品牌,加快“一县一业”养牛基地县发展进程
2011年“和顺肉牛”被授予全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0年“中国优质肉牛产业可持续发展峰会”在和顺召开,2009年和顺县入选全国优质农特产品(肉牛)百强县,2008年和顺牛作为优质肉牛直供港澳……
其实,早在上世纪70年代,和顺就成为全国黄牛改良试点县和全国商品牛生产基地县。和顺人用本地土牛与世界名种牛西门达尔精液进行“冷配”,开始了黄牛改良,如今已是杂交9代,全国惟一实现黄牛全部改良的县。
品牌的建立,为和顺养牛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十二五”规划中,和顺县将养牛业确定为“一县一业”主打产业,并列为“五地两区”建设之一,强势推进肉牛基地县建设步伐。如今,“和顺肉牛”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以和顺肉牛为生产标准,申报注册的“双和牛”、“太行红”等商品牛、肉远销全国30多个省市,免检直供港澳且供不应求。
建设“十企百区千户”现代养牛业链条,不断壮大养牛产业
以“十企百区千户”现代养牛业链条来壮大养牛产业是发展“一县一业”的主要抓手。多年来,该县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养牛业作为强县富民的基础产业进行发展壮大,组织实施了“十企百区千户”养牛富民工程,稳步快速壮大养牛产业。
截至目前,“十企”中,龙旺、德牧、天和、大友、东泰等五个肉牛育肥企业均正常生产,累计育肥出栏肉牛5622头,其中完成供港肉牛736头。龙旺公司肉牛屠宰场于2012年10月27日正式剪彩开刀,已屠宰分割肉牛282头,实现产值846万元,迈出了养牛业由过去的出售架子牛等低级产品,向出售分割牛肉高端产品的重要一步。绿和、宇蕻、和牧三个千头规模肉牛育肥企业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之中。“百区”建设中,改造完成的标准化园区已达到88个,完成五年规划的88%,提前完场目标任务达28%。在“千户”建设中,扶持5头母牛养殖户的扩大、发展,全县饲养母牛10头以上的规模户达到2153户,饲养母牛达2.4万头。新发展了荣德、宏泰两个存栏300头以上的母牛养殖大户,母牛饲养逐步走上稳定快速发展轨道。
打造“两条产业化”经营链条,实现养牛增收致富
由养牛发展起来的两条“牛”产业,不断鼓起和顺农民的钱袋子。第一条是围绕“繁育—育肥—屠宰加工”一条龙产业化经营链条。即确立组织形式、明确目标任务和主攻方向,推进养牛业产业化经营的*效益化。主要以龙旺肉牛屠宰加工厂和10个肉牛育肥企业为龙头,以100个标准化养牛园区为基地,连接全县6000个规模母牛繁育户。全面实行定单生产模式,为养牛户提供技术指导、饲料供给等服务。第二条是依托养牛业发展起来的延伸链条。即在牛的“吃”和“拉”上做文章,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青贮饲草种植和确立“养牛为主,种养结合循环发展”道路。双孢菇就是以牛粪为主要原料生产的一种食用菌,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这样就实现了“变废为宝”,即“青贮饲草种植—养牛业发展—双孢菇生产—废料还田”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
完善服务机制,推进绿色农畜产品加工基地县建设
和顺县完善的扶持政策为“和顺肉牛”发展壮大注入了活力,绿色农畜产品加工基地县建设不断加快。
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首先提供振兴养牛产业政策优惠,提出凡在本县境内兴办养牛企业的,均可享受县相关优惠扶持政策;其次,建立振兴养牛产业绿色通道;第三,农业专项资金捆绑集中向养牛业投放,每年安排一定额度的以工代赈资金、扶贫整村推进资金、片区开发专项资金和国家繁改体系、食品安全体系、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等方面的专项资金。同时,招聘专业人才充实基层,对于投资额达到500万元的肉牛育肥企业,县财政担保公司给予担保100万元的流动资金贷款支持;第四,加强执法监管,严格疫病防控,不留死角;第五,把推广应用科技适用技术作为推进建设的重要举措和重大支撑来抓,2012年共举办培训班16期。引进德系牛冻精1.2万支改良当地母牛,通过三元杂交进一步提高品质。目前,已有大友、天和、东泰三个公司注册了本企业的肉牛品牌;第六,在10个乡镇建设10个科普惠农培训中心10处、技术服务站15处、培训点100个,形成覆盖县、乡、村三级的网络培训体系,实现了办公自动化、电子化,开创全省畜牧系统电子办公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