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3/10/17 15:24:00 来源:中国畜牧畜医新闻网 阅读数:
若不是亲眼所见,很难将这个寡言少语、略带腼腆的90后青年与6000多只芦花鸡联系在一起。他叫胡小华,今年22岁,临川区罗湖镇华溪蔡家村人,退伍士兵。2011年底,他在湖南乡黄远山水库附近山区散养了数千只芦花鸡,不到两年,成为抚州小有名气的养鸡大户。
2008年,初中毕业后在家的胡小华正好赶上冬季征兵,顺利通过体检后,正式成为军营中的一员。几年的部队生活,练就了胡小华吃苦耐劳的性格。退伍后,胡小华回到家乡。作息没有了规律,生活没有了激情,人生仿佛一下子失去了方向。他开始思索自己的将来,在家种地、外出打工、学一门手艺……未来的选择似乎很多,但他却不知如何定夺。
2011年的夏天,他与朋友来到抚州近郊区的一家农家乐餐馆吃饭。“现在很难吃到真正的土鸡了。”聊天时,朋友不经意的一句抱怨让他顿生创业的念头。胡小华虽然少言寡语,但头脑灵活,行事果断。随后,他开始东奔西走,在经过一番市场考察后,作出了一个决定———自主创业养殖芦花鸡。芦花鸡肉质细腻、味美,集观赏、美食、滋补、保健于一体,尤其是中高档酒店需求量大,利润高。最重要的是,他发现芦花鸡养殖是抚州的空白领域。对于这个决定,家人一开始并不支持,一是缺乏经验,二是大规模养鸡要承担很大的风险,家人建议他去学手艺,工作好找,但胡小华心意已决,拿着仅有的2万元退役士兵自谋职业补偿金开始了创业之路。
创业之初,一切从零开始。胡小华从山东引进了1000羽芦花鸡苗在家里试养,但不久后发现自家附近的农户较多,场地有限,不适合大规模养鸡。经过四处考察,他在湖南乡黄远山水库附近的一座小山包办起了芦花鸡养殖场。
初次搞个体养殖,胡小华遇到了许多难题。芦花鸡发瘟率高,自己无法及时准确地作出诊断;由于缺乏相关技术,饲料配量把握不准。面对种种困难,胡小华摸着石头过河,边学边干。2011年试养的2000只芦花鸡因为发病死了近三分之一。可是,当过几年兵的胡小华骨子里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为摸清芦花鸡的生活习性,胡小华干脆把家搬到了养殖基地,又从山东请来了有经验的芦花鸡养殖专业户,学习养殖技术和防疫、消毒知识。他还坚持每天收看央视的《农广天地》和《致富经》等农业节目,并购买了《芦花鸡的饲养与管理》等学习资料,通过学习和查阅资料,不断提高养殖技术。经过近一年时间,情况逐渐有了好转,胡小华也摸出了一些门道。
现在,只要一提起养鸡,寡言少语的胡小华便会滔滔不绝起来。“我养的芦花鸡不仅外观漂亮,而且肉质细腻又筋道。”说起自养的芦花鸡,胡小华一脸自豪。与一般养殖场的鸡不同,胡小华养的芦花鸡呼吸的是新鲜的富氧空气,吃的是玉米、豆粕和野生虫子,饮用的是黄远山水库里的水,在山区自由放养长大。由于品质优良,胡小华养的芦花鸡一直卖得俏,3斤左右的每只均价都在60元以上。目前,他已经是市内多家大型酒店的芦花鸡指定供应商。据胡小华估算,今年山区散养的6000多只芦花鸡可创产值30多万元。
“当兵回来后,一个人搞起了这么大的养鸡场,真不容易!”他的成功让身边的同龄人为之惊叹。谈及创业经历,胡小华只是腼腆一笑:“我们当兵的就是特别能吃苦,我有一双手,有一副强壮的身板,而且年轻,很多东西可以从头学、从头干。”他说,创业要成功,少不了吃苦,只有持之以恒,才有可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