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3/12/19 11:09:00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阅读数:
近日,笔者在重庆市多家农贸市场和超市调查发现,进入秋冬季节以来,牛肉与羊肉价格,又开始了新一轮飙升,实现了牛羊肉价格连续13年走高的“传奇”。然而,这波多年走高的市场行情,对该市草食畜牧产业却并未产生明显带动作用——笔者从第六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获悉,在重庆市2012年肉类总产量中,牛羊肉产量仅占肉类总产量的7.6%,仍居“老幺”地位。
现象价格上涨快产业发展慢
“你卖的这个羊肉,怎么隔几天就涨一次价哟?”笔者在九龙坡区黄桷坪农贸市场采访时,恰遇一位张姓阿姨正向一名卖鲜羊肉的摊贩“发飙”。她告诉笔者,半个月前她在这里买鲜羊肉,每斤只要28元,现在却卖35元。“进价贵了的嘛,我又有啥子法呢?”摊贩无奈地说,自立冬以来,鲜羊肉的进货价格就开始大涨,每周都涨2元到3元,他们只能跟着涨价。
“牛羊肉价格上涨,不是重庆才有,全国都在普遍上涨;也不是这两年才涨,已连续涨了13年了!”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副院长黄勇富说。
据市畜牧科学院相关人员测算,牛羊肉价格的长期大幅上涨,使牛羊养殖效益远远高于养猪。就以去年投资100万元养牛与养猪作比较:投资100万元养牛,可出栏78头牛,盈利17万元;而投资100万元养猪,可出栏662头猪,只能盈利9万元。
但奇怪的是,重庆市牛羊养殖规模却远远小于生猪养殖规模。
原因市场缺口大制约因素多
黄勇富认为,造成牛羊肉价格连续多年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场缺口太大。
在过去的10多年里,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人们的饮食消费结构发生了快速变化,对牛羊等草食性肉类产品的需求大幅增长,但我国牛羊肉产量的增长速度却远远没有跟上。
“我市在发展牛羊等草食畜牧产业上,具有独特资源优势!”重庆市农委副主任王健表示:一方面,重庆市拥有川南山地黄牛、巴山黄牛、涪陵水牛、大足黑山羊等一大批优质地方草食畜禽品种资源,它们大多具备耐粗饲、抗病强、繁殖性能好等优点,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另一方面,重庆市还有2800万亩未被利用的天然草原,每年未被利用的秸秆资源也有800多万吨,开发利用好这些资源,可使重庆市载畜量在现有基础上提升1倍左右。
他认为,这些资源优势之所以还没有被转化为产业优势,主要原因在于制约因素太多。一是良繁体系建设滞后、基础母畜存栏量低。二是产业化经营水平低,产业链条短,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低,市外大型种畜公司、加工企业对市内种畜场和加工行业发展形成严重冲击。另外,还存在疫病防控形势严峻、养殖风险大等制约因素。
对策优化产业布局强化科技与政策支撑
“我国对牛羊等草食性肉类产品的需求还将继续增长,牛羊肉价格还将继续走高!”黄勇富说,重庆市草食畜牧产业现在不仅面临着市场需求缺口大、资源丰富优势大、载畜量提升空间大、种草养畜效益好等“三大一好”的良好发展机遇,对于渝东北、渝东南等“两翼”地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维护生态安全也有着重要意义。
为此,重庆市畜牧科学院与重庆市区县经济学会,联合编制完成了《重庆市草食畜牧业发展战略研究》,就重庆市草食畜牧业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一是可根据各优势区域品种和资源特点,突出主攻方向。在确定好主攻方向后,则引导推行种养结合发展模式,推进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与此同时,还要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推行多种生态养殖模式,提高粪污消纳能力。
二是畜牧主管部门和畜牧科研机构应根据各优势区域品种和资源特点,以纯种繁育为基础、杂交改良为主要手段,加快良种扩繁,加大良种推广力度,并大力实施以牛羊良种自主研发创新为中心、配套技术为载体的草食动物科技创新工程,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创新科技推广体系、强化科技服务、加强疫病防控体系建设。
另外,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应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和金融支持力度,从良种繁育、标准化规模养殖等环节,为养殖户和加工企业提供扶持和支持,并积极引导城市工商资本、社会资本积极参与,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