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资讯中心 >  致富经 >  甘肃瓜州:村里有了“托羊所”

甘肃瓜州:村里有了“托羊所”

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4/2/8 16:41:00 来源:和讯 阅读数:

马玉祥又该和妻子一起去青海打工了,他不必担心家里的80多只羊没人侍弄。在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的戈壁滩上,沙河乡民和村的村民可以把羊送进村里的“托羊所”。

在沙河乡民和村,居住着回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等少数民族群众。几年前,他们从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搬迁过来,虽然生活的地方变了,但当地群众还保留着牛羊养殖的传统。

“只要条件许可,每家都会养上几头牛、几只羊。就算数量不多,也必须每天搭上个劳力。后来我们就想着把村里的羊集中起来管理,让各家的劳力有时间出去务工挣钱。”谈起办“托羊所”,“托羊所所长”、民和村养殖示范小区负责人马海山说。

2012年,村里的养殖大户成立了养殖合作社,并通过政策补助盖起了养殖示范小区。看到大家养羊和务工之间的难处,合作社就将空余的圈舍开辟成“托羊所”。起初,即便是对于常年在新疆、青海等地打工,在村里算得上小有见识的马玉祥来说,“托羊所”也是个新鲜事。凭着对马海山的信任,马玉祥将自家的80多只羊以每只一个月10元的价格送到“托羊所”托管,这些羊在“托羊所”长得膘肥体壮,效果很好。大家伙是看在眼里,纷纷送羊入托,最多的时候,合作社“托羊”达700多只。

在“托羊所”,通过统一饲料使用、统一技术培训、统一防疫,甚至统一销售等措施,不但提高了经济效益,而且降低了养殖风险。对一年近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外打工的马玉祥来说,“托羊”的费用并不算一项过高的开支。“羊有人管了,媳妇就能跟我一起出去打工,养羊的效益也不错,家里除去花销,去年净收入近3万元。”马玉祥对记者说。

瓜州县农牧局畜牧股股长唐颖荃认为,羊只托养模式将劳动力从低效率劳动中解放出来,解决了养殖户因无暇饲养而制约扩大养殖规模的顾虑,可多渠道增加农户收入。

民和村“托羊所”的经验,如今已开始在瓜州县推广。但“所长”马海山还有忧心事,他说:“民和村地处偏远,与交易市场的距离太远,信息不灵,周边又没有大型屠宰场,羊卖不上好价钱。如果能把这些问题解决,村民收入还能提高。”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zd

首页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