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资讯中心 >  市场评论 >  理性看待肉鸡规模化养殖(图)

理性看待肉鸡规模化养殖(图)

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4/3/19 9:07:00 来源:中国畜牧网 阅读数:

  【导语·中国畜禽网2014年尤其是上半年的鸡苗供应还是很充足的、价格会在,氐于成本价或成本价附近(2.2~2.6元/只)波动,种鸡暴利时代还很遥远。鸡苗多、便宜,养殖企业就会觉得成本低、还有机会,于是社会存养量也很难下来,量大了、价格自然好不了,2014年养殖企业发财梦无期。

  一 我国肉鸡养殖的历史

  我国的肉鸡养殖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一直以来是以家庭副业定位的,没有标准、没有样板、缺乏专业化。在30年的快速发展中,养殖户几经洗礼,规模日益扩大(从300只、5()()只发展到几千只甚至几万只);模式不断翻新(散养、平养、网养、笼养,从开放、半开放鸡舍到半封闭、全封闭鸡舍);设备日趋机械化和自动化(从刚开始时盆盆罐罐到自动水线、料线,从自然通风到机械通风,从自然光照到人工光照,从人工操作到半自动或全自动操作),随着养殖量的持续快速扩张,在非专业化、不规范发展的情况下导致环境严重污染、鸡病越来越多、药费越来越高、鸡越养越难养、食品安全隐患日益突出。传统肉鸡养殖在推动畜牧业发展、解决鸡肉供应方面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培养了很多肉鸡养殖方面的民间达人,他们的经历和经验以及相对成功的技术成了肉鸡养殖产业化的基础和中坚力量,也恰恰是这股力量给后续的规模化肉鸡养殖的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经验主义、自负、固执成为产业升级的重要障碍。

  二 肉鸡养殖转型与升级

  随着外资的进入、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国内的肉鸡养殖面临着转型和升级的压力,这样才能在成本和质量上与国际市场接轨,单纯的低效率、高风险、高成本的数量扩张已经没有意义,更不具备任何竞争优势。如何转型?既然是肉鸡规模化养殖,就一定要在规模化基础上迅速完成以规模化为前提和支撑向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安全化的转型。如何升级?就是要落实科技兴牧的基本思路,充分解放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不断挖掘生产潜力,把规模化养殖当成企业来做,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向管理要效益(众所周知,中国的农牧企业起步晚、管理松散、缺乏必要的科学管理,这是很多农牧企业不断陷入困境、长期遭遇亏损、不得不破产的根本原因)。

  三 规模化养殖存在的问题

  1 投资

  很多有钱人光听到有人养鸡赚了钱、没有了解更多的人养鸡赔了钱,于是在头脑发热的情况下涉足养殖业,隔行如隔山的道理等进来以后很快就明白了,往往是明白了也晚了,很多规模化肉鸡养殖场投产后2~3年就血本无归了。

  2 技术

  30年来肉鸡养殖业的发展的确培养出了一大批养殖能手和民间养殖达人,在传统养殖向规模化转型的时候,很多“达人”被高薪聘请到规模化肉鸡养殖企业(场)负责技术、经营、管理,结果是达人并没有成为牛人,而是成为了败家子。现在由政府、协会、企业组织的技术研讨会、高峰论坛铺天盖地,来自职能主管部门、集团公司、企业、养殖场的总裁、总监、技术主管、场长、技术员也多如牛毛,这么多历史辉煌的达人怎么就摆不平规模化肉鸡养殖呢?夜郎自大、不思进取、盲目迷信自己所谓的经验,在养殖向规模化转型中个人英雄主义突出、团队意识淡薄、学习力不够,自我感觉良好,结果就是“夜郎(自大)”难以成为“牛郎(养殖牛人)”。传统养殖和规模化养殖的技术和技术体系是不同的、管理和管理体系是不同的、经营和经营体系是不同的、雇工和员工是不同的、人力和人力资源也是不同的,这么多的不同,你与时俱进了吗?穿着旧鞋子走新路,哪里来的高速度?很多人在失败的时候往往会刻意追求所谓的技术,而不懂得从自身和团队管理上下功夫。技术是武器,管理才是武术,给不懂得管理的人去讲技术等于把宝剑交给了一个不懂武术的人,结果还是没有用。

  3 培训

  随着规模化养殖的发展,各地针对肉鸡规模化养殖的培训也如雨后春笋,讲课的还是那些专家、教授,听课的还是那些刚刚踏入肉鸡规模化养殖的民间达人和那些刚刚毕业的学生,通过培训真的这么容易转型吗?讲课的没有从业经历、听课的缺乏或从业经历不够。规模化养殖的养殖模式、经营模式、管理模式、技术模式、产品模式、人力资源的培训模式和传统养殖有着根本的区别,难道我们忘记了量变到质变的基本规律了吗?这种不负责任的商业培训、这种主观误导如何能帮助规模化肉鸡走出困境并走向成功?还需要长期的反思、探讨、转型和提高。

  4 经营

  作为一个养殖企业来讲,规模化养殖需要现代化的经营理念、经营体系来保驾护航,很多养殖企业都不具备这一点,养殖计划、养殖流程、技术路线、购销合同、财务、设备、人力资源等都没有标准、缺乏规范,人用不好、鸡养不好、钱也就赚不来。经营就是做生意,没有专业化、职业化也是很难奏效的。

  5 管理

  现在很多养殖企业基本上还是家族式管理体制,分工不明确、责任不具体、行为不规范、相互掣肘和扯皮,缺乏必要的、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各司其职、各自为政、条块分割、为了权力和虚荣而难以协同,于是管理者在发牢骚,老板在发火,鸡也就只有死路一条了,为什么人家出栏你出殡啊?道理很简单,有的规模化养殖常年出栏率在92%-95,也有的规模化养殖企业(更多的是一些集团公司)出栏率经常跌破80%、70%、甚至达到非常可怜的40%,还有发财梦吗?胸怀打不开、不懂得信任、授权、放权,有效的企业管理也就无法实现。

  四 消费空间与发展前景

  不可否认,目前我们的养殖量已经饱和甚至是超载、明显供过于求,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那么重的疫情和那么低的行情了。很多专家、甚至是行业内的“星级”人物一直以来在竭力鼓动产业发展,后果是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疫病泛滥、大量鸡肉被冷冻保存,大量库存的冷冻鸡产品无论对口味还是品味都是不好的选择,甚至因为污染和过期而影响到食品安全。很多人喜欢用欧美人均消费鸡肉的标准来预判国民对鸡肉的消费潜力,希望有朝一日我们也能人均消费掉30~50千克鸡肉,他们得出的结论就是我们的社会养殖量还要翻好几番,于是那些有钱人开始跨行业投资,那些热钱、游资甚至是大量外资注入我们本就产能过剩的肉鸡产业,结果呢,就是大部分人都死在独木桥下了。为什么?中华民族是个追求美食和养生的民族(舌尖上的中国是让外国人羡慕的),我们的食谱非常广,什么不敢吃?什么不能吃?什么没吃过?我们对肉类的消费几替代品。我们人均能吃20千克鸡肉吗(我估计国人真正能达到人均12~15千克鸡肉的消费就算到头了)。

  未来鸡肉消费的前景是稳中略升,但空间不会很大,国人毕竟还是更倾心于猪肉的。未来鸡肉消费以品质提高为主,不以数量增加为主,安全消费就是要严格控制重金属残留、兽药残留、农药残留。未来鸡肉消费潜力更多的是在农村,城镇居民还没有吃多就开始吃够了。鸡肉是个传统消费项目,还是要遵循国人传统的消费习惯来设定未来的消费和发展前景,不能盲目乐观。

  从行业、产业、消费、市场综合分析,2014年的养殖形势比2叭3年会更残酷,竞争会更激烈。育种、饲料、屠宰、养殖会有很多中等水平以下的厂家(场家)被淘汰。

  尽管从2(114年开始,在行业协会和企业的努力下压缩了诅代鸡的进口数量,但后续影响会在2015年年底和2016年上半年才能看到效果。何况还有很多国内的地方品种诸如三黄鸡、芦花鸡、麻鸡、土鸡、肉杂鸡等不规范育种存在,变数也很大。能坚持赔到现在的肉鸡育种公司和企业基本上都是大的集团和上市公司,他们都知道坚持到底还有希望的道理,现在撤出来就没有机会了,这种资金和耐力博弈,什么时候是个头?什么价格才算见底?什么时候才能在决战中决胜?恐怕他们自己也不好说。总的来看,2014年尤其是上半年的鸡苗供应还是很充足的、价格会在,氐于成本价或成本价附近(2.2~2.6元/只)波动,种鸡暴利时代还很遥远。鸡苗多、便宜,养殖企业就会觉得成本低、还有机会,于是社会存养量也很难下来,量大了、价格自然好不了,2014年养殖企业发财梦无期。屠宰企业历经长期亏损后剩下的也是比较强的了,他们也在希望一夜翻盘,欲罢不能。一方面他们要消化2013年的库存、一方面为了维持正常生产还要杀合同鸡(哪怕保底、哪怕继续亏损),在不盈利、疫情漩涡里面对提前出栏的鸡,他们不再手软,磨刀霍霍,养殖户在雪上加霜的情况下只好引颈待戮,何况2014年1~5月份还是个疫情肆匡的季节,奈何?至于近乎同质化的动保企业,谁有拳头产品?有几个?在兽药管理日益规范和严格、食品安全高压之下,那些习惯于打擦边球的企业、那些偷工减料的企业、那些投机取巧的企业,还有多少机会?没有了,有的只是痛苦、风险、破产。未来动保企业要经过法律、法规、市场、用户的大洗礼,重新洗牌、优胜劣汰。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zd

首页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