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4/5/16 9:33:00 来源:燕赵都市报 阅读数:
【导语·中国畜禽网】河北大学毕业的郭峰没参加一场招聘会,便回到了老家涞源县东团堡村。现在郭峰的合作社里已经有了上百只羊,他给所有的羊起名都叫“咩咩羊”,看着小羊羔渐渐长大,他对它们产生了感情。
2012年,从河北大学毕业的郭峰,没参加一场招聘会,便回到了老家涞源县东团堡村。“败家子!瞎折腾!没出息!”当他想回家开养殖场的消息传开后,各种非议扑面而来。郭峰的父母本不支持,但在看到郭峰刻苦学习养殖知识后,开始转变。现在郭峰的合作社里已经有了上百只羊,他说:“我的创业梦想就是,让村里所有放羊的人都富起来,吃得起羊肉。”
争执 父母“不认你这儿!”
1989年出生的郭峰,上到大三时,突然萌生了要创业的打算,经过考察他发现生态养殖很有前景。
2012年从河北大学毕业后,他没有参加一场招聘会,背着行李,便回到了老家涞源县东团堡村。很快,郭峰回村放羊的消息便像炸了锅一样,迅速传开。“败家子、没出息、瞎折腾!”十里八乡各种非议迎面而来。郭峰的父亲郭玉贵略带无奈地说:“全村2000口人都知道了,我儿子是我们乡里第一个上大学回家放羊的!他算是开了个先河!”
为此,父子俩不只一次吵红了脸。2013年,郭峰又一次提出想开养殖场的想法,郭玉贵越说火气越大:“开养殖场,没门!你要是执迷不悟,你这儿子我就不认了!”
执着 常常恶补养殖知识到凌晨
郭峰在喂草料
乡亲不理解,就连父母也不支持,郭峰心里很委屈,他说:“开养殖场也是工作,也是为了干出一番事业才选择这条路。”
为了开养殖场,郭峰买了一千多元养殖方面的书籍,进行研究,他关注的养殖网站有几十家。郭峰每天都对着这些养殖知识学习总结,几乎天天到深夜。
渐渐地,郭峰父母态度发生了转变,郭玉贵说:“有时凌晨1点看见儿子屋内灯还亮着,推开门,他还在看养殖方面的书。”
郭峰母亲邹白子说,她有一次让郭峰去买猪肉,谁知儿子竟拎着羊肉回来了,笑嘻嘻地说:“羊浑身都是宝,更有营养,养羊肯定能挣钱。”邹白子虽然无奈,但仍被儿子逗笑了。郭玉贵说,是儿子坚定的创业信念感动了他们老俩。
坚强 盖厂房搬砖头累到胸闷憋气
2013年6月,父母终于同意郭峰开养殖场,但只为他出资。郭峰便开始一个人的奔波,建羊场,找同行学习,找部门审批,历时半年终于建成了合作社。
为了减少开支,郭峰将盖厂房的8000多块砖拉到养殖场。每天5时,郭峰便起床搬砖,一直干到19时。
郭峰说,一块砖30斤,他一手拎一个,很快手就被磨破了皮,晚上吃饭,只能用勺子,因为用筷子根本夹不动饭菜。
“最苦要数腊月时给羊接生,稍有不慎小羊羔就被冻死。”郭峰说。2014年1月某天2时,养殖场一只母羊难产。郭峰和他的弟弟在零下10摄氏度的养殖场帮母羊助产。直到5时,母羊才将三只小羊生产完。
梦想 办合作社让大家富起来
郭峰和他的小羊羔
现在郭峰的合作社里已经有了上百只羊,他给所有的羊起名都叫“咩咩羊”,看着小羊羔渐渐长大,他对它们产生了感情。“有时觉得它们就是自己的孩子。”郭峰说,“再苦再累,我都没有想过放弃。”说到这里时,他的眼眶有些湿润。
郭峰告诉记者,东团堡的村民世代以养羊为生,但放羊人一辈子也没怎么吃过羊肉。他现在开合作社,就是为了让更多的村民加入进来,将养殖业壮大,形成自己的品牌和产销链,让所有牧羊人都能吃得起羊肉,让乡亲们富起来。